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川普减税的前途 比里根更凶多吉少
www.wforum.com | 2017-12-04 10:02:20  观察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川普减税的前途   比里根更凶多吉少

美国所谓的供给学派鼓吹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以后税收就会增加,所以不但不会有财政赤字,还会有财政盈余。这是个神话,里根和老布什都试过,不仅没有成功,还把美国经济做空了。在里根总统任职期间,减税幅度倒回去一半,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国债增涨近三倍(从9970亿美元升至2.85万亿美元),这导致美国从世界最大债权国沦为最大债务国,成为里根任期内“最大的失望”(greatest disappointment,里根语)。现在特朗普还要再次推行,相信会比里根输得还要惨。

一、先要明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什么

首先,要明白经济增长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其实经济增长的动力分两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进步以后,生产力提高,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质生活的提高,生产又进而增加。但是,因为生产的增加是投资带动的,所以中国增加的生产大部分不是自己消费,供出口,出口赚的钱再进行投资,因此才有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

投资,方向要正确。比如中国前30年为了国防,不得不投资在军工领域,军工提高了中国的科技能力,但钱赚不回来,所以那时民众勒紧裤腰带,过得很辛苦;后来30多年,中国打开国外市场,出口赚了钱,改进基础设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两种都是投资带动,但是投资在什么地方是有讲究的。投资在可以扩张市场的地方,老百姓生活就能改善;投资在刚起步的基础工业、军工等领域,民众生活实际上改善不大,但是国力得到了增强。

而发达国家情况就不同了,现在的美国、欧洲国家早已不是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期时的样子。比如说美国,当年投资修铁路,带动经济高速发展,而投资带动的时候,因为没有竞争能力,所以搞保护主义,这一情况持续到二战前。

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降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大量投资科研,用于军工打仗,但打仗只烧钱不赚钱,不能增加生产。生产增加部分,靠消费拉动,但是西方经济增速也由此越来越慢,因为消费增长受西方福利负担牵制。福利包袱越大,社会越平稳,但是发展速度越慢。

所以大萧条开始,美国罗斯福总统就改变了政府先前采用的“看不见的手”的政策——若市场继续主张“看不见的手”,是没办法摆脱经济危机的。因此,罗斯福政府借战争的机会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包括美国的高速公路都是那时候修的。劳保福利制度则是借越战的机会建起来的。美国同时打越战和搞社会福利,然后持续出现贸易逆差,美元和黄金在1970年脱钩了。

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整个西方国家(包括英美在内)的趋势都是一样的,都是增加累进所得税。从富人那里挣钱补贴穷人,所以福利是扩大的。在这段时间里,西方社会之所以稳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依靠很高的所得税来补贴福利。

而里根搞减税,主要措施有两项:第一项,把最高的个人所得税,从70%降到50%,然后降到38.5%;第二项措施倒是有效的,把税收的档次从十五个等级减为四个等级,这受到很多人欢迎。但是他减税的经济效果怎么样?第二年,美国政府的税收就下降了6%,经济立刻陷入衰退。从1980年代以后,美国越减税,福利越困难。

这里面就讲到为什么减税在美国不会有好效果。

一说减税,首先是政府税收减少;政府税收减少的话,财政赤字增加。财政赤字增加靠什么办法解决?以前国民党靠印钞票,通货膨胀;美国不愿意通货膨胀,就借债。政府借债,企业也借债,推高利率;利率一增加,全世界热钱往美国跑,买美元;美元升值后,出口商愁了,进口商高兴了,所以进口贸易大幅度增加;进口贸易大幅增加以后,美国制造商的东西卖不出去了,制造业干脆就移到日本、东南亚,后来移到中国生产。

所以,美国制造业的外移,是里根搞减税造成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推高美元的结果。现在特朗普也要搞这个,结果会是一样的。有美国媒体做了数据预测:减税造成的经济成本是10年内财政赤字增加1万亿美元以上,收益的60%给了1%的家庭。经济增长率在1.5%左右徘徊,难达2%,特朗普许诺的4%没有可能。股市会出现泡沫,美元会走强,投机资本回流,但阻碍制造业回流。

川普减税的前途   比里根更凶多吉少

各国税负比较

二、改革的顺序很重要

中国也有很多人呼吁减税。其实,中国和西方不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税收制度不健全。中国个人所得税收的很少,不占主要地位;而在西方国家,个人所得税占大头,企业税占小头。所以特朗普如果给企业减税,企业也不一定会增加投资,还要看国内环境怎么样;但如果是减个人所得税,唯一的结果就是削减社会福利,增加社会矛盾。

而中国现状如何?中国政府现在要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大规模增加社会福利——如农村医保、养老保障等,再加上先前的一胎政策导致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中国的福利开支急剧增加;福利急剧增加,如果不同时加税,中国政府的债务就会快速增涨;债务增涨以后很有可能走上西方老路,没有钱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没办法投资新技术,结果失业率增加,就业困难,和现在西方一样,经济增长速度每况愈下。

中国若真要减税,只能是改税制。中国现在改革增值税,负担还是在企业身上,原因是企业税好收,个人所得税不好收。如果真想给企业减负,让企业创造就业,应该是减少企业所得税的同时大大增加个人所得税,以及征收房产税、财产税。这样一来才不会出现财政赤字,才能够缩小贫富差距。如果在扩大福利开支的同时,减少企业所得税,又不增加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那么中国将来恐怕走的道路就和西方一样,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

所以,改革的顺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到底是什么?除了大家都已经知道的渐进改革、双轨制以外,我认为还有一条——中国改革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比西方聪明得多。

改革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良性循环,就是:第一步棋下对了,初战赢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老百姓一高兴,消费增加;消费增加促进生产。西方的问题出在哪儿?奥巴马上台的时候,有人请我去做讲演,给奥巴马政府提建议。我就说,“你学中国经验,第一条就是先增长后改革。”

中国怎么做到先增长?

七十年代,中国经济非常差,如果像东欧一样先放开市场搞国企改革,中国经济马上就垮了——国企改革改得非常晚,难以改动。所以,中国先放开最容易的包产到户,然后放开农村集市贸易。养鸡几个月就可以下蛋,养猪也不到一两年,农业生产周期短,所以农业先发展;农业发展起来,农民收入提高了,着手盖房子;盖房子得花几个月到一年,建筑材料需求也导致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解决大量就业问题,农民工还进城了。

所以,中国是在乡镇企业发展起来,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的时候,又开放深圳特区。深圳特区引进新技术,沿海就有经济增长点。沿海增加的税收的钱可以拿来补贴内地的改革,所以才一点点放开国企改革。沿海的国企改革改好了,才一点点放开内地这个生态的建设。因此,中国一步步棋走的都是良性循环。

而奥巴马,第一步棋就走错了。我给他们建议美国先推动经济增长再施行改革,他们说找不到经济增长点。绿色能源周期很长,投资太阳能成本很高,都不赚钱。而奥巴马要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于是先搞医疗改革,给穷人们扩大医保。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扩大医保,增加财政负担,导致财政赤字更严重了。财政赤字,政府发债借来的钱却根本不投资,拿去救助大企业,可大企业拿到救助也不增加生产力,救助银行,银行拿了钱不信贷,只炒高股票市场。

特朗普比奥巴马高明,明白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就是先搞基础设施建设,不然硅谷研发好了,要生产时速度根本比不上深圳——深圳的基础设施、产业集群比美国生产效率高多了。所以,特朗普第一要搞的事情就是建设。没钱怎么办?不在国外支持人权运动,削减军费不再打仗,省下来的钱可以投资建设。但这两条立刻把美国左右派全得罪了。

首先,特朗普想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收缩军备竞赛,把钱省下来,但这样就得罪了军火集团,所以大闹“通俄门”,说他是叛徒。特朗普为讨好军方还得增加军费。增加军费不仅把救灾的钱搞没了,还把未来用于支持减税的钱也搞没了。

其次,前文有述,减税就是减福利,所以整个民主党坚决反对。但特朗普为了讨好共和党的多数,就得先通过减税而不是先搞基础设施。这样一来,财政赤字增加。我估计,这一两年内美国一定会加税。当年里根和老布什都这样子的,以为减税能带来经济增长,减少财政赤字,结果经济增长慢,财政赤字增加;财政赤字增加以后,入不敷出,一两年后又得加税。加税以后,美国制造业回来的可能性更小了。

这里面就体现了中国制度和美国制度的差别。

中国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所以可以有长远眼光,不用考虑任期,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计划都可以做;美国总统任期四年,最长做八年,短期政治没可能做长期的基础设施投资规划。这也是美国没办法跟中国竞争的原因之一。更别说欧洲国家,政府弄得不好的话才干几个月。

再者,中国共产党代表各个阶层的利益,所以可以在党内进行协调,沿海和贫困地区可以互相帮助;而西方所谓的议会制,每个利益集团都坚持自己的利益,根本就没有妥协余地,所以议会里经常出现“死结”。改革要适量调整时,主流经济学追求“帕累托最优”(简而言之,双方都不损失),这样的事情是不会有的——富人要减税,穷人要增加福利,这是天上掉馅饼。

三、辩证施治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企业的所有制“结构”有着很重要的关系。现在美国众多大企业已没有大股东了,股东很分散,老板多是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会、德克萨斯教师退休金会等基金会。基金会的主要目标是是增加福利和分红,因此就给CEO一个合同,要求后者在任期内让股票价值升高,这样就可以拿个大红包走人。

特朗普原来有一个商界的咨询委员会,问他们“如果给你们减税,你们投资吗”,没有人回答。道理很简单,减了税后,企业可以有三个选择:第一,给工人涨工资,但这对资本家、股东没什么好处,真要给工人涨工资,就是民主党希望的拉动消费,而不是给富人减税,共和党和大财团都不会干;第二,投资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企业有好处,但是也不一定肯干,因为可能是下一任的CEO赚好处,自己任内见不到收获;第三就是大家都会干的,拿这个钱分红,或者把股票买回来,拿大红包走人,而这对企业和国家都没好处。

当然,也有一个说法:如果给小企业减税,老百姓的消费增加,那我多开餐馆多雇人,经济就会因此繁荣,失业率也会下降。然而,给小企业减税,但整个大环境不好,退休金都在削减,你选择在家自己做饭,还是出去吃餐馆?现在不少中国人在街上吃餐馆,美国人多是在家里自己做,就因为手上的钱少了。

所以,讲“减税就一定会刺激就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这是一个片面的思维。在不同国家,效果不同。这点我倒建议大家读读《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都比美国经济学思维有辩证法。同样是经济不好,到底是属于“气虚”,还是“火旺”,不同的原因,辩证施治的处方是不一样的,不能说所有人服用泻药或补药。而西方经济学线性思维,按中国人的说法,一根筋,最后只会让事情变成恶性循环,而不是良性循环。

奥巴马搞医改,共和党反对,民主党强行通过,选票上去了,当了两个任期总统,但是经济效果很差,所以总统任期还没完,民主党在各个州的议席就丢掉了。现在共和党搞税改,又是共和党单方面表决,一个民主党议员都不赞成,相信未来经济效果也一定是极其糟糕的,你看好了,共和党一定会丢选票,甚至丢掉在两院的优势,最后改革又改不成了。至于特朗普能否度过“通俄门”,不被弹劾,继而四年后连选连任,我看更玄。

四、应对之道

特朗普的成就在于简化税制,但依前车之鉴,未必能促使美国制造业回流。若投机资本回流推高美元,只要中国不干盯住美元的傻事,也不买美国国债,才会大大增加和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要知道,美国如果财政赤字继续增加,又没有足够多的资金买美国国债,利率将会升高,股市必然下跌,最终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没有中国合作的话,极有可能难以奏效,美元地位会更加动摇。

美国若要求中国投资美国基础设施,中国就可以提条件,如要求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放宽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等,否则宁可投资巴西和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增加他们对美国的竞争力,以达到牵制美国的目的。

美国如果用台湾和南海问题逼中国在贸易和金融战中让步,中国可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如加强和美国传统盟国土耳其、沙特的经济合作,加强和俄罗斯、乌克兰、伊朗的互信,包括重启东北亚贸易自由区的谈判。日本经济界众多人士早就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明白,日本经济只有搭中国而非美国的便车,才有出路。韩国经济界也早有此共识。

安倍经济学的破产和美国在朝核问题上虚张声势的失败,尤其是美国在全球化层面的退却,让西欧东亚美国的传统盟友都心虚了。特朗普玩商业交易嘘声恫吓的游戏,若没有经济实力和国内政治的支持,吓不了任何人。特朗普最后自救的希望,和中国合作比和其他国家交易、在国内国际舞台上运作的希望大得多。

简单概括,特朗普税改凶多吉少。中国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有媒体认为,特朗普税改的国际影响堪比1980年代美国逼日本签下的“广场协议”,这纯属异想天开。美国当今的实力,连俄罗斯、德国都压迫不了,还想用国内摇摇晃晃的税改逼中国让步?相信国内一些经济学家盲目崇美的情结,和西方唱衰中国的观察家一样,终会受到历史的教训。

(1)
相关新闻
税改宣传有两大虚假!川普承认了川普发招后 法国英国印度也开始磨刀霍霍
地缘政治急升温!风险巨爆,看紧你钱包川普放出终极大招 中国面临4大冲击
税改重伤纽约 房价恐降1成当心美国减税激情过后
减税太伟大了 美国股市罕见狂升美国减税 中国为何心惊肉跳
川普税改,中国受到的冲击超乎想象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美国税改"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核潜艇沉没55官兵死亡? 台湾政府澄
习近平问为何这方面中国忽然大幅落后?专家
中国防长董军 遭网友耻笑吐槽
黄仁勋瞬间令大批中国网友崩溃
郭文贵案纽约开审 前贴身美女翻译竟是FBI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核潜艇沉没55官兵死亡? 台湾政府澄
中国防长董军 遭网友耻笑吐槽
习近平问为何这方面中国忽然大幅落后?专家
黄仁勋瞬间令大批中国网友崩溃
郭文贵案纽约开审 前贴身美女翻译竟是FBI
华为认输了!?
眼睁睁,中国看着菲国又在一个岛礁上“坐滩
美照曝光! 26岁空姐肛门塞1公斤黄金走私
美国海军前军令副部长被捕
黄埔建军百周年阅兵舞台忽然垮了
热门专题
1李克强猝逝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中美对抗5新冠疫情6香港局势
7委内瑞拉8华为9美国大选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