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特朗普从中国带回“加分项” 可能想想就会笑
www.wforum.com | 2017-11-17 20:02:2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中美宣布达成的商业协议总额达2535亿美元(约合1.7万亿元人民币),涉及“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建设、能源、化工、环保、文化、医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广泛领域。

  在这些大单中,能源领域的合作项目最引人瞩目。据不完全估算,能源领域合作项目的总额超过此次达成的商业协议总额的一半,其中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签署的页岩气全产业链开发示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此次签署的所有合同中最大的一单。

  总的来看,特朗普此次访华,大幅提升了中美能源合作的规模与水平,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两点的突破;然而也要注意到,从更长远、更深刻的角度来看,中美能源合作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忽视。

  中美能源合作取得亮眼突破

  具体来看,特朗普访华期间所促成的中美能源合作成果具有以下这些特征:

  第一,扩大能源合作已经成为美国对华商业合作的新期盼。这一点从随同特朗普来访的商贸团成员身份就能略窥端倪。此次随总统一同来访的美国商贸团成员共29人,其中超过10人来自于能源及环保领域。

  第二,成果规模越来越庞大。在整个高达2535亿美元的订单或合作协议之中,能源合作项目极为显眼。从单个项目金额规模来看,排名第一的是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签署的页岩气全产业链开发示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额达837亿美元。

  规模第二大的交易则是用于建设阿拉斯加天然气项目的430亿美元投资,中美两国公司在该项目中的投资细节仍在商谈之中。美方公司预计从2024年或2025年开始,这一项目管道的年收入将达到80亿至100亿美元。钱尼尔能源公司与中石油的液化天然气长期销售谅解备忘录规模也达到了110亿美元。

  第三,天然气可能会成为中美能源贸易的一个新亮点。在此次诸多能源合作成果中,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引人瞩目。因国内环保、减碳政策的要求,中国各地越来越倾向于增加天然气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比,从而减少煤炭消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过量碳排放,因此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规模不断看涨。

  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气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美国国内天然气长期处于生产严重冗余的状态。因此,美国政府在今年5月份就提出了一个新的声明,确定了鼓励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方针。扩大中美两国之间的天然气贸易规模,可能会成为一个典型的双赢商业合作案例。


  第四,中国对美能源产业投资有所突破。过去几年里,美国页岩油气产业受国际油气市场持续低价位影响,一度面临严重的经营困难。在这个时期中,一些中资企业前往当地,收购了一些小规模的美国油气公司,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总体而言,由于能源在美国始终属于敏感产业,中国对美国本土能源产业的投资一直面临着各种政策壁垒。

  此次中国对西弗吉尼亚州与阿拉斯加州的能源投资项目具有很强的标志性意义,特别是前者将成为一个完全由中国独立运作的投资项目,并没有美方企业的直接合作参与,这显示出美国地方政府出于寻求投资与增加就业的目的,对中国能源企业和相关资本释放出了更大的善意。

  需建立政府间宏观合作框架

  尽管成果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能源合作将会一帆风顺、一劳永逸。事实上,摆在两国面前的挑战依然是错综复杂的。要想实现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健康、深入、广泛的合作,所需要做的努力仍然很多。

  首先,政治壁垒依然是中美能源合作的头号风险。以当年中海油收购尤先科失败为标志,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进军美国能源领域的道路始终坎坷难行,政治壁垒是最常见也是最难克服的挑战。

  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CFIUS)是一个最典型的代表。这个隶属于美国财政部的机构,负责审查外国并购对国家安全是否构成潜在威胁,曾多次否决了中资企业对美国企业的投资。就在特朗普总统率领商贸代表团在北京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来自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的一批议员还在华盛顿提出法案,希望大幅扩大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的审查范围,此举无疑将会加强对中国对美能源投资的审查。

  其次,社会与生态风险也不容忽视。能源开发是重工业型产业,其生产经营活动往往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当地的地容地貌,一旦规划不当,就会带来生态及环境风险。美国是一个公众环保意识极强、环保组织活动能力极强的国家,任何企业引发的生态与环境问题都有可能被高度发达的媒体曝光,引来一众环保组织的关注,从而酿成企业的社会形象危机。

  比如,多年来,美国国会、白宫与民间为阿拉斯加油气开发背后的环境问题展开了无休无止的争吵,此次中美能源合作成果中涉及的阿拉斯加输气管道项目也可能会涉及类似问题,需慎之又慎。

  再次,中美能源合作依然主要以商贸合同为主,尚未能达到政策层面。为了能使两国在全球能源安全治理、能源保障等重大问题领域达成更有建设性的协调与合作,两国政府之间还需要建立一个宏观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框架与沟通交流机制。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台飞行员试图驾机降落山东舰,被判9年
兰德连发3报告: 解放军4大致命缺陷没法打
美国是怎么发现别国在研制核武器的?
川普警告第3次世界大战不遥远,暗示想要第三
俄军已攻入乌境内?第810旅的信息最为关键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台飞行员试图驾机降落山东舰,被判9年
兰德连发3报告: 解放军4大致命缺陷没法打
美国是怎么发现别国在研制核武器的?
川普警告第3次世界大战不遥远,暗示想要第三
美国务院网站删“中华人民共和国”
俄军已攻入乌境内?第810旅的信息最为关键
厕所激战片疯传 啪啪声响彻街头 大妈霸气
印尼或采购075 意大利航母标价1美元抢订单
中国展团亮相阿布扎比 “寂静猎手”成为焦
东非小国这么牛?曾让美军撤离给中国腾地方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