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二批055改进型(G)万吨驱逐舰可能上反舰“弹道导弹”,不少读者在看了笔者的055大驱要上弹道导弹?只因鹰击18打航母射程还不够一文后颇多异议,认为脑洞太大,还比出印度“大地”导弹海军版上舰的例子。其实如果仔细看过文章,会发现笔者所说中国海军新一代“高超音速战术导弹”与“大地”导弹上舰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在我国军事科技已从追赶、跟跑逐渐向领跑过渡的当下,军迷的认知可能反而有点跟不上国产新型装备的发展节奏了。“突破桎梏、颠覆传统”,其实才是中国军工正在全力为之的“大事”。055G型驱逐舰适配的新一代战术导弹,正是这一原则的突出成果之一。
中国目前已装备的反舰导弹,无论是全程超音速的鹰击-12重型导弹,还是“亚超结合”双速制的鹰击-18导弹,都没有彻底突破俄式(或红海军式)反舰导弹的传统理念。这些导弹都是通过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使得飞行速度更快。其中鹰击-18还得以巡航段亚音速飞行方式来延长有效射程。而从导弹推进装置、弹道、气动外形(隐身性)等方面来说,无论是鹰击-12还是鹰击-18导弹,都没有比俄罗斯的“口径”系列战术导弹有质的改变。
俄罗斯最新研制的“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数据并不确定,有速度5-8马赫,射程400-600公里等多种说法。其仍然采取大气层内飞行弹道,射程相比各大国新型反舰导弹没有本质提升,甚至还不如LRASM隐形反舰导弹宣称的超过900公里。所以,锆石导弹的主要威胁力来自高超音速的速度。但是射程没有本质提升的话,面对核动力航母群超过550公里的警戒范围,可以说打击效果不会有质的改善。
因此,无论中国还是俄罗斯,已经亮相的海军最新战术导弹,可以说仍然在榨取当年红海军超音速、饱和式反舰战术的最后几滴甘蔗汁。但是在域外强国日新月异的海上反导技术、协同交战体系面前,在核动力航母群超视距反导、超低空拦截能力面前,在超过550公里的警戒防御圈面前,不彻底抛弃固有思维,另辟蹊径研制新一代反舰武器,是无法取得真正优势的。
这主要需要解决反舰武器速度、射程这一对固有矛盾。就是说末端机动速度要超过“标准-3”最新型号的拦截边界值,射程又要远远超过核动力航母群的警戒范围。但是速度越快,往往意味着射程越有限。要打破这一怪圈,就得从反舰武器的弹道、动力技术上下功夫。比如,高超音速武器与弹道导弹技术等的结合。
这一次,中国军工彻底打开“脑洞”。据国内数位资深军事观察家对近年来的相关论文研究发现,国内反舰武器研究机构正在为海军研究一款全新反舰战术导弹。为方便行文,我们姑且称之为“超级鹰击”导弹。该导弹在高超音速俯冲攻击段的速度可达约6马赫,而最大有效射程却能超过1000公里。严格来说,这才是未来的“理想型”反舰导弹。
我国在2014年到2016年之间进行了约7次高超音速滑翔器飞行试验,其中被外界称为“DF-ZF”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在试验中的飞行速度已达10马赫。而去年11月,由火箭军负责进行的两次试射,被外界称为“东风-17”的导弹武器,在试验中飞行了约1400公里,耗时约11分钟,异常精准的击中了离靶标仅几米的位置。这次的飞行速度约为6马赫。
比对来看,“超级鹰击”导弹与“东风-17”导弹在射程和速度上更相似。只不过“东风-17”显然是火箭军的新一代战术导弹。由此其实可以推测,解放军海军、火箭军乃至空军等军种的未来战术导弹,很可能都会采用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技术,以彻底抛开速度与射程不可兼得的枷锁。
“超级鹰击”导弹发射后,会像传统弹道导弹那样,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迅速飞出大气层。然后在再入稠密大气层后,利用导弹的升力体状态在大气层边缘像“打水漂”一样,以6-8马赫速度跳跃高速滑翔,由此来大大延长导弹射程。在制导方面,导弹中段可能依靠激光惯导控制,末段则以主动相参雷达导引头发现、识别、锁定比如航母这样的敌军大型水面舰艇目标。
“超级鹰击”导弹仍然只是中国军队反航母作战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从发射到命中目标,需要得到预警机、侦察机(有人/无人)、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和通信卫星等的体系支持。只是它不像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那样属于火箭军,而是属于中国海军的新一代战术导弹武器。
“超级鹰击”导弹的长度会在9米以内,弹径会在850毫米以内。为什么能这么准确预测?因为该导弹未来的搭载平台主要是055型万吨驱逐舰,甚至是052D型6000吨级驱逐舰。它的尺寸,就是依照这两型驱逐舰通用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设定的。这种顶层设计式的装备体系研发思路,也为海军主战装备未来的改进升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预计“超级鹰击”导弹会在2025年左右成为中国海军主要远程反舰打击手段。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矛与盾的较量会一直存在。届时,域外强国海军又会发展出什么样的防空反导武器,只有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