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隐身战机可以使传统雷达在在正常距离上难以发现隐身战机。尤其是那些机载雷达功率和孔径都不够大的三代机,在面对隐身战机时几乎就是“睁眼瞎”,往往被击落了都不知道对方在哪儿,只能发出懵逼三连:“他在哪儿?谁打我?我怎么死了?”
然而,中国电科的专家们为三代机找了条生路,他们推出的新一代机载雷达将使三代机在面对隐身战机时拥有一搏之力。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雷达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特点说起。
和我们用来看东西的眼睛只能被动接受光线的原理不一样。雷达的工作原理则更像手电筒,通过发射电磁波“照亮”目标后接收并分析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特征来识别目标的。
结合雷达公式,我们知道雷达的探测距离Rmax和目标的RCS值δ、雷达发射功率Pt的1/4次方成正比,和雷达天线Ae的有效接收面积的1/2次方成正比。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次方的比值呢?主要因为电磁波的能量在空间是呈球面传播的,虽然在雷达发射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辐射能量进行定向增益,但辐射出去的主波束依旧是球面的一部分扇面。而电磁波遇到障碍物进行反射时也是以球面反射的,而且这时基本没有增益可言了。所以信号强度是两次随距离进行开方递减的效果,就是1/4。
从这个指数级别可以看出来,隐身战机动辄缩小几百上千倍的RCS值对于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大。比如RCS从1㎡缩小到0.0001㎡,探测距离则缩小为原来的1/10。
现在隐身战机的普遍隐身能力都在0.001~0.0001㎡这个数量级上,其可探测距离约为普通战机的1/10左右。而双方使用的导弹射程可以说都是差不多的,最大射程大多在百公里左右,实际交战距离受制于空战态势往往不超过50公里。隐身战机受限于弹仓问题难以携带射程更远、导引头更强(体积更大)的导弹:这种弹往往体积庞大。只要想办法在导弹的交战距离上成功发现并跟踪隐身战机,传统飞机就有一战之力。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提升对隐身战机的发现距离呢?
从公式上看,想要提升对隐形目标的发现距离,可以有这么些办法:提升雷达的发射功率、增大雷达的天线面积。但是战机的机头空间大小和所能提供的功率都有限,难以应对这种指数级别的数据提升。理论方法难以实现,就要从其他方向上来想办法。
雷达是一整套探测系统,这其中涉及到信号的生成、转换、收发、调制、传输和处理等多道复杂的程序。由于生产工艺和工作原理的因素,每一步都会引入杂讯,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往往会将这些杂讯数据抛弃。而隐身目标的回波信号又非常微弱,甚至低于杂讯,雷达即使接收到这些信号也会将其作为杂讯滤除。
如果在雷达上使用更纯度更高的材料、精度更好的元器件,那么就可以大幅降低这些内部产生的杂讯强度,从而将隐身目标散射的不稳定信号暴露出来。再使用更高性能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将这些信号从自然背景噪声中提取出来,就可以提升雷达发现隐身战机的距离。当然,具体的技术实现方式非常复杂且保密,就不能多说了。
中国电科在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根据中国电科的工作人员介绍,经过这种改进的机载雷达完全可以在百公里的距离上发现隐身目标。给三代机改装后将赋予他们面对四代机时奋力一搏的资本。 当然,四代机除了隐身外还在速度和机动性上相对三代机也有极大的优势。而双方的隐身性能差距并不能依靠一款先进雷达来弥补:一款能在百公里上发现隐身战机的雷达,理论上能在千公里的距离上发现非隐身战机,隐身战机的信息感知能力依旧处于压倒级别。只不过受限于机载空空导弹的射程限制必须逼近到百公里距离之内而已,如果隐身战机依靠体系优势引导超远程地空导弹设计,常规三代机依旧只能被动挨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