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从初代歼11到终极歼7:中国空军的"影子家族"歼击机
www.wforum.com | 2020-03-27 18:18:40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从初代歼11到终极歼7:中国空军的"影子家族"歼击机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有着“空中李向阳”之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研制的歼-12轻型战斗机。当时的越南战争空战证明,未来歼击机的机动性指标仍然非常重要,作为替代歼-5和部分歼-6的新机,歼-12的确贯彻了这一原则。但与之同时提出的,同样贯彻这一原则,却没有机会走下绘图板的另一个型号,却引出了一个在人民空军歼击机发展序列中,长期若有若无的“影子序列”。

  这个名为歼-11的方案,由112厂设计,采用接近幻影F.1的气动布局——更为强调格斗,起飞重量相当于歼-6/F-5的级别。由于该机的定位就是取代歼-6,112厂的首选方案也是使用和歼-6相同的双发布局,采用两台增推的涡喷-6丙发动机。但这样一来,由于后机身直径较大、阻力偏大,导致最大平飞速度只能达到M1.75,不符合当时部队提出的M2.0的指标。

  如果使用单台涡喷-7丙,能够保证控制阻力,但这款在歼-7当时使用的涡喷-7基础上有限增推的型号,考虑到两侧进气的损失,使得歼-11的起飞重量相对歼-7提升不大,武器装载量和作战半径也如此。因此虽然各方对第三个选项——英制“斯贝”涡扇发动机是否适合歼击机使用这一点始终存在争议,但这个选项仍然成为歼-11最终进入相对详细设计时的基础。

  涡喷-7实力有限的问题,负责歼-7之后大部分改进型研发的132厂也认识到了。1975年5月,在132厂讨论十年规划时,设计科科长屠基达提出在发展歼-7全天候型(后来演变成歼-7Ⅲ)的同时,预研使用两侧进气、具备拦截能力的歼-7后继机方案。这个当时被屠基达称为“超歼-7”的方案,从气动布局和名字的角度上说,可以算是歼-7CP/和超-7的缘起;而该机的动力选择,同样是“斯贝”发动机。

  相比当时仍未下马的歼-9,歼-11和超歼-7都算是与之高低搭配的“低成本歼击机”,前者并未要求中距拦射能力,后者也没有明确要求使用高性能雷达;但它们计划选用的“斯贝”,一方面并不适合歼击机使用,一方面也便宜不到哪里去。随着歼-9于1978年12月最终彻底下马转入课题研究,歼-11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就是二十年后的“十一号工程”了;而“超歼-7”更是没有得到更多人的响应,在政治运动和时代大潮中只是个小角色的第一代低成本歼击机计划,就此终止。

  虽然601所后来研制的歼-13,仍以“歼-6后继机”的名义开始论证,起初也曾有过使用“斯贝”的方案,但歼-13实际上是一型计划使用单台涡扇-6/涡喷-15大推力发动机,曾被列入空军重点装备科研规划的新机。而且在歼-9下马后,实际上也并无比其更“高端”的机型存在,试图从二代机往三代机过渡的歼-13,并不适合使用“低成本歼击机”这个定义。

  我们之前谈及歼-7CP和后来的“佩刀”Ⅰ时,曾经提到了“风暴”Ⅰ外贸坦克。从“风暴”Ⅰ,到应巴基斯坦需求发展而来的85ⅡAP,不仅成功走出了一条外贸坦克路线,还走出了自用的96系列主战坦克,可以说是双喜临门。而在这个过程中,那门早在80年代初就随从罗马尼亚获得的T-72坦克进入国内,并在90年代初完成第一步国产化的125mm滑膛炮,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而同样应巴基斯坦需求研制的歼-7CP最终的下马结局,除了美国人的“帮忙”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国内没法像拿出国产化125mm炮那样,及时拿出性能足够先进,能够满足90年代之后空战环境需求的火控雷达——就像85ⅡAP/96式相比之前型号的核心价值是125炮那样,歼-7CP相比歼-7M的核心价值就是火控雷达。

  后来我们知道,通过多年的积累,加上“八二工程”中止后随样机回到国内的美制APG-66雷达等样品的推动,国内在PD雷达领域的发展终于迎来了厚积薄发,不仅满足了歼-10、歼轰-7A和歼-11B等型号的需求,也让“枭龙”等来了那门“125炮”,但这都是后话了。

  虽然歼-7CP/“佩刀”Ⅰ最终没有让巴基斯坦满意,但其研制论证过程,仍然引起了人民空军的注意。此时歼-10已经启动研制,计划作为90年代人民空军的“高端”机种,(当时计划)不会生产太多,为此空军提出了“一新二改三配套”原则,同期赴美改装的歼-8Ⅱ“和平珍珠”虽然属于“二改”之列,但同样不便宜;因此空军仍然需要一款低成本歼击机,全面取代当时刚刚停产不久的歼-6。

  对于这款气动上类似歼-7CP的自用型号(另一个类似的是歼-7舰载型,可以留到何时说说“海山鹰”时再提),最大的问题还是雷达如何解决。目前看到的部分资料显示,有计划先使用当时正在试飞的歼-7Ⅲ的JL-7A雷达“苟住”的打算,类似使用米格-21MF雷达的“猴版米格-23”米格-23MS;反正留出机头空间之后,以后换性能更好的雷达就容易不少。

  但与此同时,在陆英育总师的领导下,132厂与西工大在双三角翼布局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由于能选用的发动机都差不多,因此相对重量和阻力更大的歼-7CP自用型,应用新机翼的歼-7Ⅱ改机动性更好、起降距离更短;在歼-7CP自用型的第二步雷达还没着落的情况下,歼-7Ⅱ改在成本和性能上仍然更胜一筹。

  最终歼-7Ⅱ改顺利获得了“准生证”,并更名为歼-7Ⅳ(后改称歼-7E),1990年5月首飞。通过应用双三角翼、涡喷-13发动机和平显火控这些“适度升级”项目,以相比之前歼-7系列更强的综合性能和并不过分的成本,歼-7E终于实现了批量生产,取代歼-6的目标,成为了事实上的“低成本歼击机”;此时距离1970年的歼-11方案,已经过去了20年。

  但在整个90年代期间,随着对台战备形势的陡然紧张,歼-7加装雷达的重要性突然猛增。1990年5月30日(此时歼-7E已经首飞成功12天)作为“解决歼-7Ⅲ遗留问题”而立项,第二年8月首飞的歼-7ⅢA(最终定型时改称歼-7D),虽然后来也只生产了32架,但这些“加塞儿”产物于1995年量产后,却装备了当时正紧张备战的南京军区空29师夜航团。

  1995年,空军还在歼-7ⅡH上试验性加装过与英国合作研制的226A型雷达,尽管受限于雷达本身的性能,226A雷达于1998年下马,这些飞机又恢复了装备测距器的状态。同样是在1998年,空军也不再订购歼-7D,并希望之后生产的歼-7,雷达性能比歼-7D更强,飞行性能则至少和歼-7E相当,以更好实现“高低搭配”。

  这时候随着苏-27的引进并形成战斗力,虽然歼-10才刚刚试飞,但已经让空军80年代后期构想的“高低搭配”有了高的一层;而在“八二工程”对美合作中止后,601所的“八三工程”歼-8Ⅲ阻力重重、节点拖延,并未兑现歼-8Ⅱ平台的潜力。因此在空军的备战需求面前,低的这一层还没有一个令人完全满意的答案。

  此时在杨凤田主导下,自筹资金完成了包括加改装涡喷-13B发动机、1471G型PD雷达等内容的歼-8Ⅱ0004号原型机,已于1995年10月完成领先试飞。尽管该机此时仍然是歼-8Ⅲ的“备胎”,但已经构成了发展成后来歼-8H/F的实用化基础;歼-7系列要想完成逆袭,必须抓紧动作。

  回头想想,如果当初的歼-7E是在歼-7CP的两侧进气布局基础上,融合带前缘机动襟翼增升的双三角翼,现在倒是有望通过升级雷达和歼-8Ⅱ改进型竞争;然而既然当初选择了更实际的方案,现在谁也都甭找后悔药了。132厂一方面在歼-7E的基础上发展短平快的歼-7G,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歼-7F的方案。

  后来的故事证明,歼-8H/F的新机生产数量并不大,但通过将部队现有的歼-8B/D升级为歼-8BH/DH和歼-8DF,仍然实现了一定的装备规模。我们之前提到过,1998年6月首飞的139号歼-7FS,实际上就是132厂留用的139号歼-7Ⅱ改装升级而来;作为自筹资金发展的型号,歼-7FS首架原型机的由来既是节省成本,同时也向部队表明,歼-7FS可以在现役歼-7上改装升级而来。

  大家都不想折腾气动这事儿,背后折射出的,是部队并不希望在21世纪初接收太多新造的“超级二代机”的心态——比如按现在的情况,到了2025年,机龄均已超过25年的歼-7E和歼-8D平台将批量退役;机龄比它们少5年以上,但产量不多的歼-7G和歼-8F并不会挤占多少装备空间,甚至还可以通过军援军贸消耗库存。

  歼-7FS的试验表明,其雷达天线虽然并不比米格-21MF/比斯的大多少,但更好的安装环境使得其有条件获得更好的探测性能,增重增阻的影响也被控制到最低;虽然不可调的下颌进气道,使得其高空高速性能相比歼-7E都有一定下降,不利于该机执行中距拦射任务,但根据专家评审的意见,在歼-7FS基础上发展实用型号,足以实现“低成本歼击机”的要求了。

  而最终从歼-7FS发展出的歼-7F/MF,完成了气动上的进化,但也注定无法通过升级现有歼-7而来,最终决定了其命运。虽然132厂仍然通过歼-7G的定型生产,并和607所等把歼-7G的子系统以套件形式改装歼-7E(称之为歼-7L),完成了自用型单座歼-7家族的收尾,外贸型号也在第三世界国家行销到2010年之后,然而“低成本歼击机”的句号,终究不够圆满。

  “枭龙”在2009年完成定型后,特别是在2010年4月装配国产涡扇-13发动机首飞成功之后,其实也已经具备了国内装备条件。当时大家都觉得,光靠歼-10和歼-11B换掉空军的七爷八爷们不知要换到何时,不如采购点便宜的“枭龙”。这某种程度上,就像当初大家都觉得052D只会少量建造,应该会有一款低成本的“052B+通用驱逐舰”作为补充那样。

  回过头来看,关于“枭龙”自用型,其实也不只是军迷们动过心思。早年间的这类心思,还属于过惯了穷日子后,“低成本歼击机”思想的遗留,但随着经费条件的迅速改善,“枭龙”作为“高低搭配”入列我军的可能性最终彻底消失。不过直到几年前,当“枭龙”还没有巴基斯坦之外的第二个用户时,仍有人建议空军应当装备一批“枭龙”,但目的是用于向潜在客户演示,提升用户信心;很多潜在客户也通过其军事交流渠道,向中方表达过类似观点。

  当服务于航空兵部队更快更好地按新大纲加钢淬火的歼-10S和歼-11BS,成为我军目前成本最低的新造歼击机时,也意味着“低成本歼击机”这个萦绕了近半个世纪的名词成为历史。即使方兴未艾的无人机时代,会使得未来的有人歼击机身边多上一群成本确实更低的战友,但它们显然不适合被定义为传统的“低成本歼击机”了。

(0)
相关新闻
夺取台海制空权 必须上歼20中国歼-16被F16战斗机红外锁定 为何没有反
遭外机“亮肚皮”威吓 轰-6K称如被人用枪指中共歼-35漂亮参数曝光,实战能力受质疑
突发 日本战斗机拦截中国核轰炸机这装备露馅儿! 遭外机插入 歼-20隐形机队
中国空军异动!新部署违背世界常规做法中国空军作战能力大飞跃 引来高度关注
中国防长从莫斯科回国,买回俄方“重器”中国空军环台演习,自曝多项弱点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国空军"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中美攻守易位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毛泽东曾拟定一套不为人知的“世袭”计划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中美攻守易位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毛泽东曾拟定一套不为人知的“世袭”计划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胡春华 王沪宁 赵乐际 曾庆红 江绵恒的未来
美大杀器终于抵菲! 北京急找 “俄爹”站队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湖南富豪修建奢华庄园选妃 睡觉翻牌 生1儿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