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印度快报》6月28日消息称,本月22日因故垮塌的一处关键桥梁,印军工程部队和民间建筑机构花了5天时间终于成功修复,随后便再次开始紧张的运输工作,并将大批防空导弹、主战坦克、火炮等武器昼夜运向前方。
罕见的是,一向对自己真实死亡人数遮遮掩掩的印媒,这次却报道称,印军在修建桥梁时,有两名印军士兵坠入河中溺亡。有媒体认为,这两名士兵的牺牲是展现了“不惜人命也要确保运输线”的坚决态度。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上将声称,在经过多年的现代化改造后,印度陆军已经“今非昔比”,早就不是1962年的那个印度军队了。
此前垮塌的大桥对于印度陆军来说十分重要,在缺乏基建的印度北部,这座大桥不仅联通着附近的20多座村庄,目前还在印度陆军的运输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座大桥的垮塌不仅使附近的20多座村庄面临“断粮危机”,还直接切断了“前线”的补给。
为了在下一阶段的边境冲突中占据优势,印度陆军的工程兵部队不惜代价连夜赶工,“仅用”5天便重新搭建起了一座能够承载重型机械通过的“倍力桥”,可以说是创造了新的“印度速度”。
尽管这速度在平时的印度可以算是一个“奇迹”,而这次用时之短,也确实凸显出印度陆军近些年来的现代化成果。但相比六十多年前,美陆战一师在炮火中修复被炸毁基座的水门桥仅用了几个小时,更别提现在各国陆军的机械化架桥设备了。印军的这一速度不仅完全处于劣势,在战时甚至会贻误战机,白白将胜利拱手让人。连交通线都无法保障其妥善,想进攻没有充足的资源支持,想撤退也无“路”可走。但在印军高层看来,修建这样一座桥却只死了两个人,这买卖简直赚翻了。
印军在喜马拉雅山区囤积重兵,以防备巴基斯坦和他令其生畏的北方“恶邻”。而这一地区是亚洲少有的高海拔寒区,每年都有着漫长的严寒冬季,而其靠印度一侧却又是陡峻的南坡,缺乏大型直升机的印度军队,只能在4月到9月向边防哨所运送物资。而现在这一特殊时期,当地的任何一条桥梁或公路对印军都至关重要,而这段山区的战备桥梁数量稀少,一些老桥因繁忙的运输而不堪重负,出现垮塌事件也是正常事情。
基建的劣势与地势的险恶,使印军出现了极大的后勤困难。对于严重偏科的印军来说,尽管其在北方部署了大量的印度特色“山地师”,但即使放眼整个印度陆军中,其能够在山区作业的工程兵部队也是极少。这就导致这些部队在交通不便的印度北部山区疲于奔命,成为桥梁道路的“救火队”。而即使是这样,印度工兵修建临时桥梁的速度仍然缓慢。
这不仅显示出印度重金维持的边防军、山地师机械化水平低下,也反映出工兵部队反应速度较慢。而印度就用这样的部队继续军事冒险,其下场很有可能是六十年代初那场边境战争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