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印度阿肯德邦雷尼村(Raini village)遭到洪水侵袭时,村民们一度惊慌失措。尽管科学家们研究称,断裂的冰川是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村民们大多并不买账。因为他们相信真正的原因是:埋藏于高山上的积雪和岩石之下的核装置发生了“爆炸”,而这些核装置是被用来监视中国的。
2月21日,BBC报道,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与印度情报局(IB)曾合作将核装置放置在喜马拉雅山脉两侧,以监视中国的核试验和导弹发射。
据《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10日报道,洪灾当日,不少居民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刺鼻性的气味,这气味十分强烈,以至于他们在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呼吸。
“冰川怎么可能在冬季断裂呢?”该村的负责人桑格拉姆·辛格·拉瓦特(Sangram Singh Rawat)也表达了他的疑惑,他认定这些核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应发了冰川断裂,并呼吁政府着手调查,找到这些“罪魁祸首”。
BBC指出,村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忧,其实是源于一个间谍活动的故事。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而这个故事讲述的,正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与印度合作,在喜马拉雅山脉两侧安装核动力监测装置,以监视中国的核试验和导弹发射。
综合《经济时报》(The Economic Times)和“Rock and Ice”网站的报道,当时,美国在中国境内还没有可靠的间谍网络,而且要想部署有效的间谍卫星还需很多年。因此他们便想通过印度监视中国的核能力。美方在询问过印度政府是否可以在山脉安装检测设备后,得到了印度政府的认可,两国便着手实施秘密监测计划。
文章指出,1965年10月,印度和美国的登山者们本打算将七个“钚胶囊”和重达57公斤的监控设备放置在印度境内第二高峰,海拔7816米的楠达德维山(Nanda Devi)上。据悉,楠达德维峰位于印度东北角与中国接壤的边界附近,属于喜马拉雅山脉,地理位置极佳。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迫使这一行人停下前进的脚步,一条6英尺长的天线、两台无线电通讯装置、一个电源组和“钚胶囊”被留在了山坡处一个被风遮蔽的“隐蔽的裂缝”里。
“我们必须下来,否则很多登山者就会为之丧命,”其中印度登山队的领队曼莫汉·辛格·科利(Manmohan Singh Kohli)曾向《印度时报》(Times of India)讲述了他的经历,并表示当时他们打算日后择期再次进行尝试。
但当这些登山者在第二年春天重新回到楠达德维山,试图找回这些装置时却发现,这些装置都“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对楠达德维山进行多次探险,均搜寻无果。没有人知道那场暴风雪之后,那些“钚胶囊”经历了些什么。
报道称,探险活动在印度一直都是秘密展开的,直到《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在1978年刊文称,为监视中国,美国中央情报局已雇佣美国登山者将核动力装置放置在喜马拉雅山的两座山峰上。1965年的第一次探险,以仪器的丢失而告终;2年后,进行了第二次探险,一位前中央情报局官员形容为“部分成功”;1967年,第三次尝试成功了。14名美国登山者,用了三年时间,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安装了针对中国的监控装置。
据《今日印度》(India Today)消息,1978年4月,这一尝试得到了时任印度总理莫拉尔吉·比·德赛(Morarji Bhai Desai)的证实,他透露,印度和美国曾展开“高层”合作,在楠达德维山安装这些核动力装置,但德赛并没有透露任何有关任务完成度的消息。
此话一出,无疑是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同月解密的美国国务院电文称,当时,大约有60名抗议者举着“中情局离开印度”和“中情局正在污染我们的水域”的标语,在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外反对“中央情报局在印度的活动”。
当年尝试放监测设备的印度登山者科利现已90岁了,2018年他接受采访时曾提醒道:“监测设备非常热,一旦它接触到冰川便会开始下沉,直至触及岩石,才会保持在那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尝试定位他的位置,”科利补充道,钚胶囊的寿命大约为100年,目前看来还剩35年左右,如果不慎落入河中,河水可能会受到污染、居民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据BBC报道,一名登山者指出,雷尼村的一个小型监测站仍定期对河水和沙子进行放射性检测,但尚不清楚是否有污染迹象。而对于在喜马拉雅山上丢失的核装置,至今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们发生了什,也没有人知道,将来它们会产生什么影响或释放何种放射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