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对抗强敌时 解放军航母有4大战法 | |
www.wforum.com | 2024-09-30 22:51:08 海事先锋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话说,一个国家在发展航空母舰这种主力战舰时,都会考虑在哪里使用这种军舰。而对于中国航母而言,最合适的使用区域,就在南海。笔者可以下个结论:任何敢于在南海挑衅的敌对势力,都会在中国海空军的打击下,落荒而逃! 为什么南海就特别适合中国航母作战呢?难道是因为那里的水温、气候更适合航母“生存”吗?显然不是的,南海之所以“有此神力”,原因在于它是一个被“堡垒化”的海域,在这样的堡垒海域作战,中国的任何军种都会得到实力加强。以航母作战为例,在南海方向作战,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就有最少4个方法来提升作战半径;而我们都知道,航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提升,就等于航母战斗力的升级。 首先第一个方法,穿梭轰炸。有人说你赶紧打住,世界上各国航母发动的穿梭轰炸中,起到奇效的也就是美国杜立特空袭那次,至于其他的战例,如日本在菲律宾海海战中的穿梭轰炸,都遭遇了失败。没错,但那是因为当年的技术条件有限,且日本的舰载机技术水平、飞行员的素质不过关,造成了失败。如果是势均力敌的对抗,那么使用穿梭轰炸的一方是有明显优势的。 “辽宁舰”的全甲板模式 “福建舰”完全体预想图 空警-600舰载预警机 何谓穿梭轰炸呢?就是说航母的舰载机从航母起飞之后,航母就可以机动阵位、离开敌人火力打击范围,让敌人难以搜索和打击;然后舰载机飞到敌人舰队附近完成打击后,不再返回航母,而是就近降落在陆地机场上;然后这些降落在陆地的舰载机可以再次挂弹起飞,对敌人的舰队发起第二轮攻击后,再从另外一个方向返回航空母舰。这样,敌人舰队就被本方舰载机来回不断地空袭,而且很难锁定本方航母的位置。二战时,美国海军“大黄蜂”号航母起飞轰炸机,对日本东京完成轰炸后,继续向前飞行降落在中国,这就充分发挥出了穿梭轰炸对舰载机作战半径提升的帮助。 中国在南海岛礁修建的机场可起降战机 现代战争中,由于舰载机搜索距离和打击距离的提升,在使用穿梭轰炸时,舰载机无需再飞越敌人的头顶,完全可以在数百公里外发射反舰导弹后,脱离交战准备降落;因此在使用穿梭轰炸战术时,还能有效的缩短攻击时间,以最大程度规避敌人制空防御飞机的拦截,且能进行更大范围的机动飞行,更加扰乱敌人对航母方位和攻击发起方向的判断,使之腹背受敌。 国产万吨大驱 此外,以中国航母在南海作战为例,这种穿梭轰炸还能最大限度提高舰载机的打击半径,毕竟不用返回航母,舰载机完全可以在较为极限的续航距离完成攻击后,就近马上降落在南海岛礁的机场上,飞行都是属于单程飞行。使用该战术,还能有效的避免歼-15舰载机因无法满载起飞而造成的作战半径缩短的问题,这是以战术来弥补技术状态不足的典型案例。 国产轰-6K轰炸机 然后是第二个办法,接力加油。毕竟南海那么多岛礁机场,可以事先在这些机场布置一些歼-11B、歼-16等战斗机,或者空中加油机,待歼-15舰载机群飞临时,可以让这些事先布置好的飞机升空,为歼-15机队进行加油;如果是歼-11B和歼-16为歼-15加油,可以通过伙伴加油的方式完成;而链状分布的岛礁机场,完全可以为歼-15完成接力式的加油,以提高航母的打击范围,以此来确保本方航母始终位于敌人航母的打击范围之外,却能够始终对敌人航母造成攻击威胁。 解放军航母接受海上补给 第三个办法,航母追飞机。也就是在舰载机起飞后,航空母舰朝着舰载机起飞的方向加速前进,以缩短飞机返程的飞行距离,这样就能把这些缩短的返程距离,用在攻击距离上,进一步提高舰载机的航程。第四个办法,就是“钟摆式机动”。类似于穿梭轰炸的概念,但是对舰载机的航程提升有更大的帮助。具体操作方式是,舰载机从航母起飞后,航母迅疾离开交战海域;然后舰载机完成对敌人舰队的攻击后,返回到距离航母较近的岛礁降落;然后稍加整备后,从岛礁起飞,再向航母的位置飞去,最后降落在航母上。这样不但能让舰载机的作战范围倍增,还能有效隐蔽航母自己的方位,规避打击。 部署南海岛礁机场的轰-6K 由此可见,即便不考虑南海沿海机场、岛礁机场上陆基航空兵的轰炸机、预警机、战斗机、侦察机、反潜机、电子战机等的就近体系支援,以及岛礁和沿海岸基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反舰弹道导弹等的火力支援,还有核潜艇、潜艇等的水下战力支持;就光凭各种战术的加持,就能让在南海作战的中国航母战斗力倍增,如此交战局面,试问有哪个国家敢在南海同中国交战呢?所以,把南海设定为中国航母作战的预设战场之一,还是很有道理的嘛。 |
|
|
|
相关新闻 | |
漂亮! 菲律宾人拍“东风导弹飞向太平洋” | |
歼-31试飞照曝光,化身大头鹰!至少6个买家 | |
14年磨一舰?这就是俄不买054A舰的结果 | |
日军为何到印度仅5个月,就选择撤退? | |
导弹最远纪录!东风-31的1.2万公里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