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俄制动力说再见 运20B大风扇发动机现身 | |
www.wforum.com | 2024-11-28 00:08:4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在中国航空工业领域,俄制动力至少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是事实也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突破。在大型运输机领域同样如此,虽然国产运-20综合性能已经超过伊尔-76,已经成功替代它并批量入役承担起战略投送任务。但以往装备的俄制发动机性能太弱,连运-20原始设计指标都达不到,因此为运-20装备大风扇成为必须。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中出现一组画面,里面除了常规款运-20大型运输机外,还出现了一架安装涡扇-20版本。也就是网络上传说中的运-20B,采用标准空军涂装显然已经批量入役,那么是否可以和俄制发动机说再见,性能是否已经实现大幅度提升。 央视报道画面运-20很多 红圈处是运-20B 运-20B其实早就处于半公开状态,相关照片此前也大量出现在网络上,甚至还以外贸机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航展上。所以换装涡扇-20已经不是刚开始,而是早就实现只不过测试、量产需要时间,能够以这种空军标准涂装方式现身,说明已经进入批量装备。最大变化就是发动机变大了,航程和载重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纯国产接下来想怎么改都可以。 运-20BE外贸机 回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空军装备主力是运-7和运-8战术运输机,以苏联老飞机基础仿制而来。问题是航程有限载重能力也不行,想要飞个长途还得中途落地加油接力,对于远程战略空军来说帮不上忙。比如以当时空军最大的运-8为例,最大起飞重量61吨,最大载重量20吨,最大航程5600公里,最大飞行时速662公里。拉不了几个人和装备,稍微重装拉货航程就会直接下降,完全跟不上空军现实需要。 刚好那几年碰上苏联解体,基于自主国防和现实需要,于是从俄罗斯采购伊尔-76运输机,并以其为基础研制国产大飞机成为首选。有钱确实够用,从俄罗斯购买新机、从全球收购二手机,先后购买了20多架搭建起空军大型运输团队。但问题飞机数量还是不够,战略运输机又属于卖方市场,技术转让基本不可能。于是2005年,中俄双方签订合同订购38架伊尔-76/78,合同总金额高达15亿美元。 运-8运输机 批量买了不少伊尔-76 由于俄方办事不靠谱,不遵守信用不断涨价,经过双方多次协商后没有取得成果,最后不愿受制于人只能订单放弃。外购不行就改为自研,已经中断多年的运-20项目重获资源,得到支持后研制进度开始起飞。得到大量资源后,运-20很快于2016年就实现小批量装备,和伊尔-76、运-8混装成为空军主力运输机。然后投入执行各项任务,比如疫情期间驰援武汉、全程1万多公里前往塞尔维亚运送FK-3防空导弹系统等,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得到验证,已经比伊尔-76运输机性能更强。 飞往欧洲送货的运-20 运-20前往塞尔维亚送货 运-20早期版本使用俄制D-30KP-2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179吨、最大载重55吨、最大航程7500公里。随着国产化后的涡扇-18上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200吨,最大载重量55吨,不过和原始设计相比还有点差距。直到涡扇-20大涵道比发动机出现,最大推力可达15吨,给运-20换装后性能直线提升。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最大载重量66吨,最大航程超过8000公里,完全达到或超过原始设计要求。 涡扇-20属于国产自研动力,有了它的加持运-20不再受制约,成为真正意义上全球最先进战略运输机。性能超过伊尔-76,大量性能达到美制C17“环球霸王”水准,重点是不再受制于人,想要装备多少架都可以。而且还可以支持大量改进型号,比如已经装备的运油-20空中加油机,未来改装预警机,或者特种运输机等。 运-20B模型 运-20B运输机 后舱很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