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印度有多疯狂?直接向中国进攻 | |
www.wforum.com | 2024-10-19 22:38:07 正观历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前,尼赫鲁政府的官方发言人坚持宣称:在双方争议的麦克马洪线上,一切因素都对中国军队不利,相比之下,印度军队是处在有利于防守边境的地位。 可是,当战争机器一旦启动,巨大的轰鸣声很快就盖过了发言人的谎话,证明了尼赫鲁政府的愚昧…… 一、地形困顿路难行 1962年9月,当大批印度部队接到印度国防部的调令,沿着塔格拉山脊印度一侧行军,准备投入即将发生的战争时,他们很快发现,自己被本国的媒体和发言人欺骗了。 在印度媒体的渲染中,印度一侧,不论是地形环境,还是天时气候,又或者是后勤补给,各种条件都有利于印度军队作战,而不利于中国军队。 可只有到了实地才会发现,塔格拉山脊印度一侧的地形是有多么恶劣!地图上小小的一段距离,却要弯弯绕绕地走上数日才能抵达。 布拉马普特拉河河谷和麦克马洪线之间,到处都是起伏的山峦、密布的丛林,而且当地降水量很大,雨季时大雨倾盆,冬季时积雪深厚。河谷大都为南北走向,因而印军东西走向的作战运动有着极大困难,甚至沿着河谷上行也很吃力费时。 麦克马洪线一带的河流,逢雨季则涨水,激湍倾泻,一年里大部分时间不能徒涉。有的地方,如洛希特河和达旺河上,河水把两岸切成深达三百英尺的悬崖绝壁。一九六二年在这些深涧上曾架过桥,那只是一些用窄木搭起的八字桥或者是用绳索、竹子搭成的吊桥。骡子根本不能过吊桥,过木桥也是十分勉强,而且有危险。要修筑通过这样地带的公路,必须付出巨大的劳动,而且即使修成,也会被经常发生的山崩和雨季的大雨冲刷所破坏。 在整个东北边境特区,条件对印度方面就是这样地不利的,而印度政府决定要对中国进行直接军事挑战的地方条件最为不利。 在塔格拉山脊中国一侧有一条公路,可以行驶载重七吨的车辆,通到距离塔格拉山脊只需再步行三小时的路程。但印度一侧的公路只能通到达旺,从达旺到塔格拉地区,还要步行六天; 从山麓到达旺,即便道路的情况许可,车辆也经得起颠簸,也还得需要五天。这条路,沿着山脊的凹处蜿蜒而行,时而陡然上升,时而急剧下降。它是在1961年才修建完毕,且只能通到达旺,也完全没有大部队迅速调动所必需的兵站设备和组织。 尽管印度修建的公路确实存在,可耸峻的山口却常有山崩和积雪,以至于这条路经常无法通行。因此印度刚从平原调来的部队,就不得不在一万三千多英尺高的地带,携带着他们所能够带的一切装备,徒步行军。 印军部队到达达旺时已经精疲力竭,而且常常由于高原反应和用劲过度而得了肺水肿病。 肺水肿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如果不将患者送往海拔较低处进行治疗,很快就会丧命。所以早在开战前,印军就出现了大量非战斗减员。 二、人心不齐互欺瞒 1962年10月初,考尔乘飞机抵达提斯浦尔之后,亲自带着一些随员实地勘察情况。他们从提斯浦尔走到前线的第七旅旅部所在地伦坡,又从伦坡翻山越岭去了章贡。 按理来说,考尔应当能够体会到在如此复杂地形下的大部队行军的艰难,可为何尼赫鲁和印度外交部的发言人们会到最后还认为东北边境特区的有利条件都在印军一面,认为可以利用这些条件把中国部队好好打一顿呢? 要知道,早在1961年11月,考尔还曾和印度陆军参谋长塔帕尔将军由公路驱车前往达旺,因此,他们不会不知道在麦克马洪线上作战所面临的后勤困难将会非常之大。 考尔是尼赫鲁的亲信,可迟至1962年10月开战前夕,尼赫鲁和他的发言人还在信誓旦旦地宣称:东北边境特区的有利条件在印度方面。 显然,有人是在说谎话搞欺骗。如果不是尼赫鲁蓄意哄骗公众,那么就是他的高级军事顾问们蓄意哄骗他。“里窝那”计划的制订者印度国防部部长梅农要么是不幸被人哄骗,要么是他故意哄骗别人。但不论是谁在进行欺骗,到了1962年9月,印军在麦克马洪线附近占尽天时地利已在印度高层集体渲染下成为了印度民众的共识,而面对不利因素则选择集体沉默! 一个人说话是谎话,可一千人,一万人呢?当印度民众人人对自身优势深信不疑时,印军的强大在印度便成了无可争议的事实。因而,不单单是尼赫鲁政府渴望将中国人赶出印度的“东北边境特区”,就连印度公众也期望政府迅速采取坚决行动把“侵略”的中国部队从塔格拉山脊赶回去! 印度的“前进政策”就这样一步一步推向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阶段。 起初,尼赫鲁政府的想法只是派巡逻队渗入西段中国占领的领土,他们认为中国不会进行报复;后来,印度设立大量哨所以此切断中国哨所的后路,逼迫得不到后勤补给的中国军队撤退,他们认为中国不会进行报复;事实上,中国军队的确克制了自己的愤怒,没有进行报复,于是,到了1962年,印度有了更疯狂的想法——直接向中国人进攻,迫使他们从已经建立的阵地后撤,而中国军队也不会进行报复。 三、后勤粮草先行 一直以来,对于印军的狂妄挑衅,中国军队并非无动于衷。只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驻扎于中印边境东段地区的边防部队,是1959年西藏平叛时才先后建立和进驻的,而通往这些点的公路到1962年,错那方向仅修到惜那,昌都方向仅修至扎拉。而从错那,扎拉到作战地区仅有乡村路可通行。边防要点的阵地构筑和各种副防御设施,仅靠就地取材,十分简陋,通信设施也极为落后,不解决道路和通信问题,自卫反击作战的任务是难以完成的。 1962年9月,西藏军区根据作战预案,在山南地区组织力量抢修了错那至麻麻乡,邛多江至三安曲林的公路,维修了拉萨至曲水段的公路,加修了错那至肖,麻麻至勒和加玉至陇的乡村路。架设了泽当至错那的电话线路。给山南军分区步兵第二团配备了200瓦电台,直接与总参谋部沟通了无线电联络。 为保障后勤供给,林芝自治区政府动员民众抢修了6条乡村道路。克节朗地区自卫反击作战开始后,又抢修了格金山口至肖(后又延伸至达旺),麻麻至勒和扎拉至察隅的急造军路,保障了前运后送的需要。新疆军区组织力量维修了道路桥梁,增修了边防哨卡的工事,加强了通信建设,各哨卡配备了200瓦电台,康指和日土宗配备了1000瓦电台,沟通了与总参谋部的联络,保障了作战指挥。 由于西藏地区较为穷困,对于解放军而言,就地补给异常困难,各种作战物资和部队的各种生活物资,全靠从内地其他省市输送。 要在短时间内从几千公里以外的地方调运各种物资到边境地区,是极为困难的。因此物资的储备就显得十分重要。 西藏军区战前在错那、隆子和察隅等地运屯各种物资445吨。在山南方向储备了一个师四十天的主副食,两个基数的弹药和柴、草、马料、酥油、糟粑及修路材料、工具等,并准备了运送一个师的汽车和保障一个师作战行动的民工和民畜。 西藏阿里自治区政府还从新疆运进4000吨物资。新疆军区到战前,各哨卡备足了半年物资,机动作战部队备足了3个月的物资,建立了后勤保障机构,储备运输物资1.8万吨。 在边防部队军力方面,西藏、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陆续收拢生产、营建部队,加强了边防一线的布防力量。 同时,中央军委决定在中印边境西段将空喀山口、河尾滩和天文点三个边防区的兵力,由原步兵第二团的1个营增加到2个营,将陆军第四师第十团和第十一团的各1个值班营由莎车、阿克苏调至甜水海、康西瓦各1个营,将骑兵第三团调至红柳滩。 1962年入秋之后,新疆军区补充4000名新兵后,将步兵第二团分编为步兵第二、第三团,第二团担任中印边境西线守卡、巡逻任务,第三团负责塔什库尔干防区守卫任务。第十团、第十一团编为充实的值班团,作为机动部队。加上骑兵第三团,以4个团的兵力,在西线地区应付印军的挑衅、蚕食和进攻。 虽然真正的大规模战争在1962年10月20日才彻底爆发,但战争爆发前,中印两国的战争机器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动员能力和后勤能力。印军在高层的互相欺瞒下,自信地发起了侵略攻击,而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
|
|
|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