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左宗棠是怎样炼成的?
www.wforum.com | 2025-02-05 15:45:22  北京青年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唐山

世事悠悠袖手看,谁将儒术策治安?

国无苛政贫犹赖,民有饥心抚亦难。

天下军储劳圣虑,升平弦管集诸官。

青衫不解谈时务,漫卷诗书一浩叹。

道光十三年(1833年),21岁的左宗棠首次赴京参加科举,路过河北燕台(今属河北省易县,传说燕昭王曾在此筑台以揽才,又称黄金台),写下八首《杂感》,这是第一首,感于时务,欲有所作为,尽显霸气。

左宗棠一生科举三次,均铩羽。第二次已被录取,因当届湖南考生多绩优,超名额限制,左宗棠的进士又被撤销。25岁时,左宗棠放弃科举之路,39岁时,逢咸丰皇帝登基,重开孝廉方正科(始于雍正,规定新帝登基时举办一次),由官员举荐,过试即授官,较普通科举易,好友郭嵩焘愿举荐,左宗棠却拒绝了,代价是:他真正的人生从40岁才开始。

左宗棠异常复杂,他刻薄、暴躁、迁怒、爱说大话、看不起同僚……却为官清廉,平定西北期间,过手公款超一亿两,无一入私囊。晚年率军出玉门关,取得“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晚清中兴三杰”中唯一的民族英雄。

该如何理解左宗棠?学者刘江华的《孤勇:左宗棠新传,1812—1885》(岳麓书社,2025年2月)值得一读,它突破了以往人物传记“见事不见人”的窠臼,呈现出一个鲜活、矛盾、纠结的左宗棠,既大方又吝啬、即宽容又狭隘、既傲慢又谦逊……引人深思:左宗棠是怎样炼成的?未来还能培养出左宗棠这样的英才吗?

图片

起步遇上好伯乐

1812年,左宗棠生于底层读书人之家,本名左宗樾,他曾说:“吾家积代寒素,先世苦况百纸不能详。”出生时,母亲余氏奶水不足,米饭嚼成汁喂他,致其成人后“腹大脐浅”。

左宗樾生性颖悟,后因县试成绩不佳,为参加当年府试,冒年近60岁的同乡老秀才左宗棠之名,竟然成功,以后一直用此名。

左宗棠没考上进士,却得名臣陶澍(道光朝重臣,林则徐之师)欣赏,陶澍去世后,左宗棠任其7岁儿子陶桄的家庭教师,长达8年,其间大量阅读地理、军事书籍,并从陶澍昔日奏章中学习治理经验。

陶澍是经世派代表人物,经世派倡言变革、振兴实学,以“补偏救弊”,致力于国计民生的具体解决方案,代表人物还有林则徐、黄爵滋、包世臣、龚自珍、贺长龄、贺熙龄(左宗棠的老师)、胡达源、魏源、唐鉴、李星沅、汤鹏等。

图片

有了这层关系,左宗棠虽隐于乡间,却拥有强大的人脉资源,加上好友胡林翼、郭嵩焘等科举成功后,混迹官场,不断向高官推荐左宗棠。林则徐请左宗棠入幕,亦遭婉拒。左宗棠擅农事,晚年到北京购宅时,特别强调要有菜园。靠教书和种地,家财渐多,足以静等机会。

1852年,经胡林翼力荐,原林则徐的部下张亮基请左宗棠入幕,张亮基刚调任湖南巡抚,为应对太平军冲击,求贤若渴。左宗棠被胡林翼说服,选择出山,入长沙仅4天,太平军便包围了该城。

左宗棠初期只会纸上谈兵,张亮基却极为信任、放手事权,左宗棠在实践中迅速成长。在战争中,左宗棠“善于料敌”的特点充分发挥:他预言太平军攻城不下,会从龙回潭撤退,应提前布防,张亮基未予重视。80多天后,太平军果然从龙回潭撤军。因保卫长沙有功,左宗棠被授官,正式踏上仕途。

张亮基升迁后,继任骆秉章又招左宗棠入幕。曾国藩的弟子薛福成记,一次骆秉章听辕门炮响,忙问何事,左右说:“左师爷(即左宗棠)发军报折。”骆秉章忙让人拿来一阅,显然左宗棠事前没和他商量。

骆秉章是右副都御史,湘人戏称左宗棠是左都御史,比骆秉章的官阶还大。本书考证认为,与许多关于左宗棠的段子一样,该段子不真实。

幕僚非正式编制,进退系于与幕主的私人关系,为让张亮基、骆秉章放手,左宗棠会装出成竹在胸的姿态,偏偏二人均宽宏。其实,左宗棠在“料敌”上栽过跟头——剿灭捻军时,他的判断全错。好在左宗棠此时已独当一面,如当幕僚时便这样,早就出局了。

始终平视曾国藩

在曾国藩看来,左宗棠入幕后,自己给了他机会,左宗棠却单飞,实属忘恩负义。其实,左宗棠不必入曾幕,他始终平视曾国藩。

左宗棠办饷有成,当时湖南财税不及江浙的一个郡,但“自军兴以来,内固疆圉,外救邻封”,既没向中央要钱,也没请邻省帮助,非但“兵无饥馑之事,民无困敝之虞”,湘军自备军粮,援助广东、广西、湖北、贵州、江西,收复多地。

图片

曾国藩办团练初期,得左宗棠办饷支持,初成军时,屡败于太平军,曾国藩几次想自杀,左宗棠从被困的长沙城缒城而出,给曾国藩作心理疏导。

传说在曾国藩幕中,左宗棠“连升三级”,当上浙江巡抚。据本书考证,左宗棠出山后,立功颇多,积8年才达巡抚级,沈葆桢、李鸿章的升迁速度均快于左宗棠。曾国藩让左宗棠出兵浙江,也是反复斟酌后,不得已而为之。

晚清作战,最难在军饷。湘军工资高,士兵每月4.5两白银,是正规军三倍左右,但欠饷数月是常态,因无稳定的财政支持,积欠有时达千万两。王錱部以善战著称,却有发饷不及时就叛变的传统;鲍超部被称为“太平军的头号劲敌”,但军纪极差、抢劫民间,被讥为“所过残灭如项羽”。

曾国藩、左宗棠等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在于没钱也能稳定军心、打胜仗,但代价高昂、步步惊心。左宗棠与曾国藩冲突加剧,因曾国藩收回原本支持左宗棠的江西景德镇、河口、乐平和皖南婺源的厘金,此时左宗棠的“楚军”已欠饷八个月到一年之久,“兵勇即有饥溃之时,军火即有缺乏之虑”。

左宗棠鄙夷曾国藩事必躬亲,管得太细,“于兵机每苦钝滞,而筹款亦非所长”。其实,左宗棠自己也事必躬亲,偏于琐碎,儿子给他写家信,他也会挑刺:“昨来字,醴陵之醴写成澧,何必之必写成心,岂不可笑。”字难看,也会被左宗棠训斥。

湘军攻陷天京后,幼主洪福瑱(应为洪天富贵,一说他的印上有福字和“真王”二字,被误认)逃走,曾国藩不知,左宗棠却在上奏中说出来,致曾国藩被清廷训斥。

左宗棠这么干,可能是为卖弄他此前预计突围的太平军会从广德逃走,要带兵进驻,曾国藩不以为意,左宗棠再三坚持,惹得曾国藩不耐烦。二人虽断交,却互相尊重,未因私怨而废公事。

一生效法诸葛亮

用上奏得罪人,左宗棠是惯犯。

因军饷事,左宗棠对老友郭嵩焘产生误会,不仅上疏参劾了他,还写信挖苦,郭嵩焘一气之下辞职,8年赋闲,期间连丧6位亲人,备尝苦痛;出兵新疆前,左宗棠对宁夏将军穆图善的能力不满,上疏称自己任陕甘总督7年,从未见穆图善一胜,其实左宗棠和他私交不错,称其“人尚长厚”,却背后捅刀子;袁世凯的叔叔袁保恒据左宗棠早期建议,在肃州设粮台,左宗棠后来主意变了,却在密折中指责袁“同役不同心,事多牵掣”,清廷明知左宗棠委过于人,还是把袁保恒调回,其实袁保恒对左宗棠恭敬有加……

左宗棠“性格乖戾”,与李鸿章、刘铭传、官文等都发生过冲突,因他勇于任事,在私义与公义之间,能做出断然的取舍。左宗棠曾说:“为人臣子,当时局败坏时,一心为国家计,不但置已之生死利害勿顾,即所事之成败利钝亦不深较,亦可谓纯臣之用心也。”

左宗棠是狷狂者,但正如孔子所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慈禧便利用了左宗棠这一点,她不甘心丧土,又无与敌作战的决心。当时清廷分“海防”“塞防”两派,前者代表是李鸿章,主张将有限的军费投入到海军,放弃其他,得较多高官支持。左宗棠提出“海防”“塞防”并重,契合慈禧的心愿。左宗棠是当时最懂近代海军的高官,他1866年任闽浙总督期间,在福州创办马尾海军学堂,并建“福建轮船水师”,他的表态最有说服力。

图片

左宗棠不只表态,还付诸行动,此前清廷几次派将入新疆,均遭拒绝。左宗棠不顾年事已高,“以‘生出玉关’马革裹尸的决心,独膺艰巨”,率军收回新疆,“不仅功在当时,更泽润后世”。王震将军曾对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说:“左宗棠西征是有功的,否则,祖国西北大好河山很难设想。”

曾国藩亦叹服:“此时西陲之任,倘左君一旦舍去,无论我能为之继,即起胡文忠(胡林翼)于九原,恐亦不能为之继之。君谓为朝端无两,我以为天下第一耳。”

左宗棠在北疆取胜后,英国欲霸占南疆,派曾镇压太平天国的戈登与李鸿章密谈,威胁说:“如果你要作战,就当把北京的近郊焚毁,把政府档案和皇帝都从北京迁到中心地带去,并准备作战五年。”连正在英国当公使的郭嵩焘也被蛊惑,劝清廷退让。

左宗棠一口回绝:“我之兵力应即蹑踪追缴,尽复旧疆,岂容他人饶舌?”

收复新疆后,慈禧不再容忍左宗棠的狷狂。左宗棠晚年几次被申斥,他急用王诗正、黄少春等人,不待批准,便私盖内阁印信;在光绪帝生日庆典上不随班叩拜,被罚俸一年;在中法战争中,淮军将领刘铭传表现不佳,左宗棠请求处分,结果被“传旨申饬,原折掷还”。左宗棠想“为国效忠”,清廷的目标却是让他“为我效忠”,二者利益统一时,左宗棠得重用,二者利益不统一时,左宗棠被视为威胁。

1885年9月5日,督战中法战争的左宗棠见“不败而败”的局面已不可改,抱恨而终,遗言:“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憾平生,不能瞑目。”左宗棠一生效法诸葛亮,终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结。

时代需要孤勇者

左宗棠努力活出了自我。

左宗棠一年的养廉银收入达2万两,可他每年只寄家200两,妻子生病后,无钱买药,虽觉内疚,却写信叮嘱:“虽频年疾病缠绕,于药品珍贵者概却勿进。儿辈多方假贷,市以奉母,不敢令母知也。”左宗棠不信好药,却信“割股疗亲”。

左宗棠少年家贫,备受贫苦伤害,令左宗棠最终认可了贫穷。他的长子生了小孩,左宗棠不允许雇保姆,担心宠坏孙子。任两江总督时,早四五点即起办公,天明召集全家吃早饭,通常是蒸红薯和煮蚕豆,小孩子只分得半个红薯。左宗棠去世后,同僚挽联中称他:“菜羹韦布,道味腴浓,靡萦情于温饱,甘虀粥以自终。”

吝啬的同时,左宗棠将95%的养廉银用来帮助他人、扶持教育、充为公帑。本书钩沉,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身后各有田千亩,曾国藩的房屋值十万两弱,曾国荃的房屋值十万两强;李鸿章的遗产约一千万两;淮军将领郭松林的遗产约四百万两;左宗棠的遗产不足十万两。

左宗棠的孙子左念谦官至正四品,“前年病故都门,至贫不能殓”,靠同乡京官徐树铭、龙湛霖帮助,才归葬故乡。左宗棠平定西北期间,过手经费超一亿两,子孙竟清贫至此,可见自律之严。

左宗棠自知:“吾以婞(即刚愎自用)直狷狭之性不合时宜。”却怎么也改不了,就想他多次想戒酒,却怎么也戒不了。少年贫穷的经历,赋予左宗棠强烈的紧张感,故“虑事太密、论事太尽”,即使他翱翔于众峰之上,也留下难以抚平的心理创伤。但左宗棠最终超越了这一切,建立了不朽的事功。恰如潘祖荫当年所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本书秉笔直书、信而有征,堪称良史,作者修正了种种娱乐化段子对左宗棠的歪曲,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历史人物与当代的关联——时代风云激荡,人们仍需要左宗棠式的英雄。

带伤前行的左宗棠,廉洁正直的左宗棠,豪情万丈的左宗棠,才华横溢的左宗棠,英雄迟暮的左宗棠,儿女情长的左宗棠……加起来才是真正的左宗棠,而他背负时代责任的那份孤勇,注定会融入我们的集体记忆和民族基因中,世代传承。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废弃造船厂153天“复活” 让美国心惊
东大亲训非洲PLA 把雇佣军打得找不到北
中美战略力量对比,2025年开始加速逆转?
专为台海设计?解放军秘密武器曝光
兰德公司献计“台独” “妙招”齐出威慑中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废弃造船厂153天“复活” 让美国心惊
东大亲训非洲PLA 把雇佣军打得找不到北
中美战略力量对比,2025年开始加速逆转?
专为台海设计?解放军秘密武器曝光
兰德公司献计“台独” “妙招”齐出威慑中
印度推出战斗机“隐形斗篷” 让雷达彻底失
俄方发出提醒,中国工业发展令美忌惮
096即将下水?性能真的超过了美俄?
华盛顿空难原因找到了
相距不到10米 中美军机空中对峙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