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近代史可以知道,晚清最有影响力的人莫过于慈禧太后了,她是晚清实际的掌权人,但大清国在她的治理下不断割地赔款,民不聊生; 然而,慈禧也并非完全没有作为,史学家认为,慈禧执政期间,作出了三个决定:一个万世唾骂,一个流芳百世,一个葬送大清。
第一个决定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携带皇亲贵冑落荒而逃,为了及早返回京城,慈禧电令在前线与洋人苦苦周旋的李鸿章十二个大字《量中华之物力,结帝国之欢心》,李鸿章收到慈禧的电文后,差点没当场气到吐血。 后来也就是在慈禧这份“最高指导原则下”,李鸿章不得不与洋人签下这份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因此与其说李鸿章是历史罪人,倒不如说慈禧才是幕后卖国的元凶。 慈禧这一决定,遭到后世人万世唾骂。
第二个决定便是慈禧派出左宗棠收复新疆。 19世纪中叶,英、俄两国侵略者将殖民的目光投向地广人稀、物产丰饶的新疆。 同治四年,中亚浩罕汗国头目阿古柏在英国殖民者的支持下公然占据新疆并自立为汗,俄国也出兵侵占了新疆伊犁地区; 面对新疆即将处于瓜分的危机,清廷当时出现了两派意见,一个是以左宗棠为首的“塞防派”,另一个则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慈禧认同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计划,在左宗棠抬棺出征的坚定意志下,阿古柏节节败退,新疆再次纳入清廷版图; 这个决定让后世对慈禧刮目相看,也让其青史留名。
第三个决定便是慈禧太后毒杀光绪帝。 光绪帝怎么死的,史料没有详细记载,但让人们一直怀疑光绪的死与慈禧有着莫大的关系,原因在于光绪帝头一天驾崩,次日,慈禧也猝然离世,这种过于离奇的死亡确实不让人不产生怀疑。 2008年11月2日,经相关考古学家和法医鉴定,光绪皇帝死于急性胃肠型砒霜中毒。 至此,光绪帝被慈禧毒杀已成历史铁案。 而光绪皇帝在位期间力图改革,渴望通过施行君主立宪改变国体的方式来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清,最终却因为慈禧太后的阻扰而草草收场,倘若慈禧没有作出毒杀光绪帝的决定,那么在慈禧归天后,凭着光绪帝敏锐的政治嗅觉不断实施变革,大清或许还有力挽狂澜的可能; 因此,慈禧这决定无疑就是葬送了大清最后一丝复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