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却出人意料地突访叙利亚。不仅高调地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会面,还同他在大马士革的街道上“闲庭信步”,当然,恰逢东正教圣诞节,普京还不忘拜访叙利亚东正教最高领袖,东正教安条克宗主教约安十世。
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苏莱曼尼在巴格达被美军公然刺杀,伊朗高调宣布复仇。中东局势剑拔弩张之时,普京总统这一不同寻常的访问自然耐人寻味,颇有深意。
众所周知,自2011年叙利亚危机以来,俄罗斯就开始对叙利亚政府施以援手,甚至不惜将自己唯一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投入到这场远征——这场远征直接导致这艘航空母舰处于报废的边缘,用“卖肾援叙”来形容俄罗斯对叙利亚的援助可以说毫不夸张。而俄罗斯如此大力度的“卖肾援叙”,是因为叙利亚对俄罗斯的意义不同一般。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东邻伊拉克,北据土耳其,南部与当今国际冲突的热点地区黎巴嫩、巴勒斯坦接壤,位于亚欧大陆和地中海的十字路口地带,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的阿拉伯、蒙古、土耳其,近代的英国和法国都曾经统治过这片区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在这样的背景下,叙利亚于1946年获得独立,但独立后的叙利亚仍受到英美等新老帝国主义的威胁,仅1949年到1951年间,叙利亚就发生了4次得到美英支持的军事政变。叙利亚的独立自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谋求温暖水域的“出海口”是俄罗斯几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地缘战略目标,而20世纪40—70年代,苏联则通过对阿拉伯国家民族解放事业的支持试图与美国在中东地区分庭抗礼。
叙利亚需要外部力量维护它的独立自主,苏联需要中东地区的话事权和能够长期使用的暖水军港,为了各取所需,双方走到了一起。早在叙利亚建国初期,苏联就曾派出过军事顾问,帮助叙利亚组建军队。1950年,双方签署秘密协议,苏联通过拉塔基亚港向叙利亚和其它阿拉伯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苏式装备,有力地支援了阿拉伯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确立在叙利亚的统治之后特别是1970年老阿萨德上台之后,苏联和叙利亚的关系进一步走近,1971年到1978年,老阿萨德总统先后七次访问苏联,叙利亚成为了苏联的“铁杆”盟友,1971年,苏联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叙利亚塔尔图斯港的使用权并于1977年正式进驻,使得苏联终于在地中海获得了一个战略支撑点和暖水军港。
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由于国力的急剧衰退。俄罗斯已经难以维系庞大的海外驻军,被迫进行战略收缩,基本放弃了原苏联地区以外的所有海外军事基地。但黑海方向缺乏出海口又成了俄罗斯面对的棘手问题(黑海的出海口狭窄,且由北约成员国土耳其把持),在此种情况下,远比黑海地区港口地理位置优越的叙利亚塔尔图斯港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陡增。
在2011年,俄罗斯重返塔尔图斯港并计划将其建成黑海舰队的主基地,塔尔图斯成为了俄罗斯前苏联地区以外的唯一军事基地。而叙利亚本身“十字路口”位置,可以使俄罗斯以叙利亚为依托影响中东局势。而就在普京到访叙利亚的后一天,普京又出席了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开通仪式。“土耳其溪”是俄罗斯向土耳其出口天然气的重要通道,而俄罗斯在叙利亚地位的巩固,显然也更加有利于俄罗斯对土耳其的制约和对目前俄土之间合作关系的维护。因此可以说叙利亚目前和将来都在俄罗斯的中东战略当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