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陆军时报》网站22日发表题为《陆军正在优化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电子战设备》的报道称,据一名美陆军官员说,美陆军正在着眼优化即将推出的电子战设备,这些设备将在印度洋-太平洋战区作战,打击海上目标。
由于美国地处西半球的美洲大陆,远离世界文明中心——亚欧大陆,特别是远离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的西太阳地区,所以为了能够快速部署到西太平洋、东南亚等地区,美国军队一直比较重视部队的轻量化建设。
我们看到目前的美军追踪M1A2系列主战坦克总计只有5000多辆,和中俄远不能相比,美国陆军主要以“斯特赖克”8×8大型装甲车,以及各种改装型号为主,重装甲部队在美军中的比例明显不如中国也不如俄罗斯军队的比例高。
但是美军这套曾经让美军吃过大亏:早在90年代时,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曾经提出过“数字化、轻量化”的计划,然而结果却给了美国陆军当头一棒:在早已过去的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70%的有效毁伤依然是传统武器造成的,而并非是数字化的军队。
大量塞满了计算机、传感器、数字化通讯装置的斯特赖克装甲车,根本连RPG-7也防不住,而美军的步兵们原本应该得到装甲部队的重甲掩护和火力支援,结果却被派出去,为脆弱的步兵战车打掩护。一支军队如果变成迷信技术的“技术恐龙”,那么最后的结果通常非常不妙。
美国陆军现在在印太地区重新升级其电子设备,以便美国陆军也可以在印度洋-太平洋战区打击海上目标甚至是空中目标,这意味着美国再一次回到了原先沉迷于技术的思路之中:没有重装部队的掩护,指望通过轻装侦查单位发现目标,然后直接呼叫后方火力支援,将目标消灭,或者评估后呼叫第二轮打击……
这种作战方式在面对手持AK-47,脚踩人字拖的“反美武装”时可以说无往不利,但是如果在亚洲任何地点遭遇由99A式坦克带领的重装部队,这种轻装单位的结局大概只有一种——团灭。
任何一支军队都需要信息化建设来挖掘部队的作战潜力,但是如果过度信息化,会导致部队的攻防平衡失调,进而出现重大战斗力缺陷。如今美军的信息化部队一旦离开电池、无人机、无线网络和GPS,就会变得无法作战,而美军现在的军事作战体系恰好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熟悉网络的朋友应该都明白,当前的无线网络本质上是相当的脆弱的,在科幻小说《全频带干扰》中曾经提到过,过于依赖电子设备进行作战的部队,一旦失去电子系统的支援就会变得两眼一抹黑。
特别是大量的高精度武器在缺乏电子支援的情况下,会直接沦为废铁。而即使是网络系统得以保留,也很容易被黑客攻陷:全球性的黑客攻击已经不是什么新闻,1999年科索沃战争时,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母的舰载网络系统就曾经遭到黑客攻击,进而导致航母瘫痪约2个小时。
如果美国陆军再一次把他们的战斗力完全寄托在“优化即将推出的电子设备”,那么他们将会迎来比1999年和2003年更大的惨败,这并非一句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