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航母终于要装备无人机 美媒:还可以做得更多
据美国媒体《福布斯》网站报道,在2015年结束激动人心的X-47B无人机试验之后,美国海军似乎放弃了为其航空母舰购买高性能、具备作战能力的无人驾驶飞机,这也让海军观察员们感到困惑。

而几年后的今天,美国海军终于又回到了能在航母上部署的战斗无人机上来。美军最新舰载机联队未来发展战略证实,MQ-25无人机除担负空中加油任务外,还将执行监视侦察任务。MQ-25还可以帮助美国海军制定未来无人机的计划。如果美军的下一代隐形舰载战斗机在2035年左右登上航母的甲板,那么它就可以与一批先进的无人机一起作战。
早在越南战争时,美国海军就开始试验舰载无人飞机。当时海军购买了几架BQM-147型无人机,并于1969年底从部署在越南沿岸的“突击者”号航母上起飞了28次。BQM-147无人机按计划也拍摄到了北越军队部署的照片,但美国海军认为,该机通过火箭助推器起飞的方式对其他舰载机的常规起降操作条造成了很大的干扰。
因此美国海军就放弃了在航母上部署无人机的想法,直到无人机能够像有人飞机那样可以通过弹射器起飞。在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海军与空军合作开发了隐身、可携带武器的亚音速无人机。波音公司 的X-45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X-47无人机分别成为了美国空军和海军的选择,是现代无人机技术的奇迹。但空军和海军之间的争吵注定了联合研发的失败,在 2005年左右,两个军种分道扬镳各种发展。
现在美国空军正在试飞的武装无人机,从概念上讲还要归功于X-45的开拓性工作。而海军方面订购了尺寸更大的X-47B,并在2013年至2015年间实现了用弹射器起飞,并降落在航母甲板上,甚至还进行了空中加油试验。这有效的证明了高性能无人机可以在现有的航母上部署。
但是美国海军并没有将X-47B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款能在航母上部署的无人战斗机,而是后退了。它选择了波音公司建造MQ-25无人机,但这只是一款加油机。MQ-25的主要任务是携带空中加油系统,为有人驾驶的F/A-18战斗机进行加油,从而间接提高航母舰载机联队的打击能力。
不过MQ-25显然可以做得更多。这款15.5米的亚音速无人机显然具有一定程度的隐身能力。其800公里的航程和8吨的有效载荷相当于一架载人战斗机的指标。而为无人机配备用于情报、监视和侦察和打击任务的传感器和武器并不难。
多年来,防务专家们一直在观察MQ-25的潜力。该机将成为美国海军第一款部署在航空母舰上的无人驾驶平台,并将凭借其空中加油和情报监视侦察能力,提高舰载机联队的杀伤力和作战范围。
美国海军计划以130亿美元左右的价格购买70多架MQ-25。每一个支舰载机联队都能将至少获得五架无人机。美国海军还在所有11艘航空母舰上安装无人机控制室,水兵们正在训练如何控制无人机,以便在拥挤的航母甲板上进行起飞和降落。
尽管美国海军上一次的无人机试验,早在1969年就已经夭折了。但海军似乎决心从MQ-25开始,在2020年代使用无人机执行各种任务,并在未来的十年中,开始将越来越多的无人机部署到航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