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5日,美国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未来概念和能力评估主任马克·冈辛格上校(退役)撰文,呼吁美空军发展可由隐身战机投送的新一代中程弹药,提高未来美军作战行动的效费比,应对大国冲突。
引言
由于现代化计划被搁置和推迟数十年之久,美空军在大国冲突中的优势正在消失,其部队规模难以完成既定作战任务。美空军当前的关键变革之一是,制定可应对大国冲突的精确制导弹药发展战略,即发展可由隐身战机投送的新一代中程弹药(射程50-250海里),提高未来美军作战行动的效费比。
隐身战机可突防到敌方防区内发射小型低成本弹药,抵近打击更多目标。例如,B-2隐身轰炸机可携带48枚射程为50-150海里的近程弹药,实施防区内打击;而B-52非隐身轰炸机只携带20枚射程500海里以上的远程弹药,实施防区外打击。远程弹药的价格昂贵,如“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JASSM-ER)单价约110万美元,是小直径炸弹Ⅱ的6倍。高超声速武器价格更高,如“吸气式高超声速武器概念”(HAWC)单价可能约300-400万美元。成本至关重要,美军需要扩大弹药储备规模,以便在大国冲突中能打击10万多个目标(美空军曾在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中打击了4万多个目标)。

图1 美军典型弹药采购成本与采购量对比
历史回溯
30年前,得益于装备了为对抗苏联而研发的新一代飞机和弹药,美军凭借绝对的空中优势给予了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沉痛打击。苏联解体后,美国开始将国防建设转向应对地区冲突,将伊拉克、朝鲜列为主要威胁。由于这些国家防空体系薄弱,美国国防部削减或取消了空军新型隐身飞机和弹药的生产计划。后续15年中,空军B-2隐身轰炸机采购量从132架削减为21架,F-22隐身战斗机采购量从750架削减为187架,以及隐身巡航导弹采购量从1460枚削减为460枚。国防部还取消了AGM-131“近程攻击导弹Ⅱ”(SRAMⅡ)和AGM-137“三军防区外攻击导弹”(TSSAM)的采购计划,并通过退役美空军的F-4G和EF-111战斗机来减少其防空压制能力。此外,美军还根据“沙漠风暴行动”的经验教训,开始研制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其射程约15海里,单价约2.5-4.5万美元,是后冷战时代的标志性精确制导弹药。
此后,美军一直偏赖使用低成本近程弹药。1999年-2003年,美军及其盟友在“盟军行动”“持久自由行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近程弹药的使用量约占空地弹药的97%。2004年-2019年,美军及其盟友在对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的作战行动中,投放的17.6万枚弹药几乎全是“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海尔法”导弹等近程弹药。

图2 弹药射程与战斗部的关系
亟待变革
面对中俄这样武器装备性能先进、数量规模庞大的强大对手,加之印太地区的地理因素限制,美军的精确打击体系亟需变革。除采购F-35战斗机和B-21隐身轰炸机外,美空军还需要研制新一代中程弹药,重构空地弹药体系平衡。这些弹药武器可打击机动、加固或深埋目标,且价格低廉,可大规模采购。
远程打击能力--美军需要打击敌方的目标包括:机场、港口、指控设施、弹道导弹发射阵地、关键军工设施等。由于美军现役战机主要是非隐身飞机,高度依赖于使用远程弹药,极大限制了其作战行动。例如,非隐身轰炸机只能从500-800海里的防区外发射巡航导弹打击敌方国土边界的一小部分目标,位于敌方内陆深处的反卫星武器、弹道导弹部队以及指控设施则需要通过其他手段进行攻击;虽然第五隐身战斗机可以突破敌方防御,但由于航程有限,也必须使用远程弹药。装备新一代中程弹药的B-21隐身轰炸机则可以从各个方向突破敌方防御,打击敌方任何位置的目标。

图3 隐身轰炸机与非隐身轰炸机的打击范围对比
生存能力--为了应对中俄装备的S-300和S-400先进防空系统,美空军若采用多个飞机架次打击一个目标的战术战法,受限于战机数量规模较小无法持续;若装备高超声速武器,其成本高昂无法大规模部署。更好的方法是,装备可突破敌方一体化防空系统的新一代中程弹药,其射程50-250海里,单价约30万美元,可实现大规模部署。
攻击机动、加固或深埋目标能力--随着中俄高价值武器系统的机动性提高,使美军的杀伤链闭环变得越来越复杂。尽管高超声速武器可以有效打击机动目标,但是其价格高昂,大规模部署成本难以负担。远程导弹为提高射程,其战斗部质量普遍偏小,很难有效摧毁加固或深埋目标。
饱和攻击能力--目前,美军的弹药储备严重不足,其不仅需要满足与中俄对抗的作战需求,还需要满足其他战区的作战需求。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弹药产能在战时不能实现激增,美军的作战行动将不可持续。

图4 美军主力远程弹药储备规模与作战消耗速度关系
高效费比--不考虑远程弹药打击机动、加固或深埋目标的不足,远程弹药的成本是其实现大规模部署的又一障碍。美海军每年仅采购几百枚“战斧”巡航导弹,空军对“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的采购量远少于1万枚。新一代中程弹药单价若控制在30万美元以下,并装备隐身战斗机和轰炸机,能可有效应对大国冲突。
结论
美空军应采取以下五个步骤,扭转过时的精确打击体系,应对大国冲突。
优先为第五代战机装备第五代武器:新一代中程弹药,以充分利用隐身飞机的航程、生存能力,在对抗环境独立完成杀伤链闭环
提高新一代中程弹药的装备规模,使隐身战机配装后足以打击10万多个目标;
将新一代中程弹药单价控制在30万美元以下,实现效费比最大化;
为新一代中程弹药增加隐身能力,使其可突破敌方先进的一体化防空系统,打击既定作战目标。
确保新一代中程弹药可以有效打击和摧毁加固或深埋目标。
结束语
武器装备效费比是决定作战行动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作者马克·冈辛格此次提出的为美军隐身战机研制新一代中程弹药的观点,与其在2015年于《维持美国精确打击优势》报告中提出的弹药射程100-400英里是其效能与成本最佳平衡点的观点一脉相承。与美军过去为应对地区冲突偏重近程弹药和当前为应对大国冲突偏重远程弹药不同,中程弹药既可配装隐身战机用于应对大国冲突,亦可配装非隐身战机用于应对地区冲突,从而使美军的精确打击体系更具弹性和持久性,其后续发展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