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北方舰队前司令波波夫海军上将曝出惊天内幕,21年前失事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原因竟是与北约潜艇撞击,由于一些原因未能及时揭露真相。

据悉,“库尔斯克”号是94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奥斯卡级中的一艘,满载排水量达18000吨,仅次于941型台风级战略核潜艇,是当时排水量最大的核潜艇之一。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在参加巴伦支海演习时发生事故爆炸沉没,艇上118名艇员全部遇难,此时距离该艇服役仅5年时间。
这起事件是冷战结束以来最惨重的核潜艇事故。事发后,俄罗斯当局派出大批救援力量前往事发海域,英国、挪威等欧洲国家也派出救援力量参与打捞,仍然未能挽救“库尔斯克”号以及任何一名艇员。
时隔一年,俄罗斯当局公布了“库尔斯克”号遇难的原因,系一枚650㎜口径鱼雷发生爆炸,引爆了其他鱼雷,导致整艘潜艇遇难。“库尔斯克”号残骸上找到的鱼雷残片也佐证了这一说法,调查结果盖棺定论。但是,一些细节至今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导致“库尔斯克”号失事真相存疑。
北方舰队前司令波波夫海军上将则表示,“库尔斯克”号遇难的真实原因是被北约潜艇撞击,导致鱼雷发生殉爆,几乎可以90%确定是哪一艘潜艇,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无法透露。另外他还表示,当时发出求救信号的并非“库尔斯克”号,而是那艘肇事潜艇。事发后,俄罗斯曾提出调查事发时在场的北约潜艇,但被以种种理由拒绝。
不管真相如何,“库尔斯克”号上118名艇员已经逝去,此次事件也基本盖棺定论,波波夫上将的话并不足以推翻这一结论,只会引发美俄之间的又一次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