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美智库报告: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对华军售迅速升温
www.wforum.com | 2021-12-14 01:48:33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智库报告: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对华军售迅速升温

  2015年恢复大规模武器转让是中俄双边军事关系的一个重要发展,标志着军事技术合作新阶段的开始。S-400和苏-35合同的签署也标志着俄罗斯长期以来拒绝销售其最先进武器系统政策的结束,因为这两种系统是目前俄罗斯在同类产品中最好的,当然,俄罗斯目前也正在开发更先进的系统。虽然额外的武器销售很少,但最近宣布的米-171战斗直升机的销售表明,武器销售有可能继续在军事技术合作中发挥作用——尽管是一个比较有限的作用。

  技术转让的增长对双边军事关系更加重要,其规模已经扩大并扩展到新的领域。据罗斯特克公司高管维克多-克拉多夫(Viktor Kladov)称,俄罗斯正在与中国合作开发陆上、空中和海上使用的武器。此外,技术合作已经具有更大的战略意义,例如他们最近宣布了联合预警系统项目——这是自冷战初期以来他们的第一个联合战略武器项目。莫斯科和北京也一直在加强人工智能和空间技术方面的合作。

  同时,随着2017年新的军事合作路线图的签署,两国军事关系也进一步制度化。据报道,双方还在讨论一项新的国防合作协议,该协议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签署。总体而言,最近的这些行动导致俄罗斯武器销售收入的急剧增加,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目前平均每年约为10亿美元。然而,SIPRI的数字很可能大大低估了实际收入,因为它们没有反映现有合同下的待交货量,最明显的是S-400销售,也没有反映近年来开展的许多联合项目下收到的款项。

  这些交易向我们表明了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现状是什么。首先,自2015年以来,两国已成功恢复了一个充满活力、多样化和日益重要的武器销售计划。这清楚地反映在自2015年以来增强的武器贸易水平上,与之前10年的贸易状况形成鲜明对比,那是一个相对下降的时期。在2006-2014年期间,每年的收入平均只有6亿多美元,远远低于目前的水平,当时只是通过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的销售和偶尔的直升机销售来维持,因为在这10年期间,两国没能缔结一项重要的新军售协议。

美智库报告: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对华军售迅速升温

  中俄武器军售的转机可归功于两国领导人在2012年做出的决定,即恢复武器贸易作为两国关系的核心支柱。为此,双方必须首先解决俄罗斯对中国知识产权事宜的担忧和对中国军事力量崛起的潜在安全担忧,以及北京对莫斯科不愿意向中国转让先进武器的失望。在乌克兰危机的刺激下,俄罗斯最终做出了相当大的妥协,放宽了对俄罗斯先进军事技术转让的限制,也接受了更多风险。

  做出这一决定主要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因为在乌克兰问题之后,莫斯科急于获得中国的经济和外交支持,以对抗西方制裁和孤立俄罗斯的努力。莫斯科还试图保持其在中国利润丰厚的武器市场上的卓越地位。就其本身而言,中国只做出了适度的让步,签署了新的知识产权协议,并同意大量购买俄罗斯武器。这一基本妥协为2015年开始的武器转让重大升级奠定了基础,而且它仍然是维持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期武器交易的激增也反映了双边武器贸易对两国的重要性。对莫斯科来说,对额外收入的渴望继续推动俄罗斯对华军售。目前,全球武器销售收入约占俄罗斯国防工业总预算的31%,而中国仍然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两个武器客户之一(另一个是印度)。根据SIPRI的数据,自1992年以来,俄罗斯对中国的武器销售总额已达370亿美元。此外,由于美国对从俄罗斯购买武器的国家实施制裁的威胁越来越大,中国市场对莫斯科来说正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它发现自己与传统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少。相比之下,尽管有制裁威胁,中国仍然是愿意与俄罗斯打交道的主要国家之一。

  对中国来说,最近的交易数量证实,尽管中国的国防生产能力已经有所提高,但俄罗斯的军事系统和技术对北京仍有吸引力。它们还证实了莫斯科在几个重要的国防领域继续保持对中国的优势。这反映在中国最近的武器采购中,如苏-35的采购,在中国正努力发展自己的第五代飞机时,获得了俄罗斯先进的雷达系统、飞机发动机和航空电子设备。同样,获得俄罗斯潜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将帮助中国克服在船体设计、静音技术、陆地攻击和自动化方面的缺陷。

  同时,中国在向俄罗斯采购时也变得越来越有选择性,因为它继续从俄罗斯的平台采购过渡到技术转让,以实现国防生产的更大自给自足。最近的销售情况表明,中国仍然愿意从俄罗斯购买平台,但主要是作为填补关键能力差距的权宜之计。例如,中国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是为了填补远程防空方面的空白,同时让中国获得一个可以复制的平台来推进自己的防空生产能力。

  因此,尽管俄罗斯最近数次示好,但由于中国继续追求基础技术,莫斯科在与中国缔结进一步军售协议方面成效有限。出于同样的原因,重复销售也越来越少。中国在2019年决定再购买100架俄罗斯米-171运输直升机,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值得关注的例外,反映出这是中国仍在努力开发适合自身系统的少数领域之一。这种情况也开始发生变化,因为中国已经开始让老旧的米-171直升机退役,转而使用新的中国Z-8G和Z-20直升机。然而,由于先进的涡扇发动机的逆向工程非常困难,北京仍然依赖俄罗斯的飞机发动机。因此,在这一领域的额外购买也仍然是可能的。

  相比之下,技术转让在双边关系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而且由于中国强烈希望提高自己的国防生产能力,这一趋势可能会继续下去。这类交易在性质上也相当片面,强调将俄罗斯的技术转让给中国,而很少返回俄罗斯。所谓的“联合开发”项目通常也是如此。最近的“联合”重型直升机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说俄罗斯的作用仅限于技术支持和提供变速箱及尾翼。

  尽管最近在恢复中俄武器转让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两者之间的贸易仍然受到某些限制。最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对中国反向工程做法的担忧并没有消失。一位俄罗斯官员最近报告说,在过去17年里,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超过500起。俄罗斯对中国在全球武器市场上不断扩大的作用的担忧也在增加。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俄罗斯继续提供其最重要的武器系统的缩减出口版本,而将最先进的版本保留给本国武装部队,并仍然避免向中国转让其最敏感的技术。例如,莫斯科迄今为止一直拒绝转让RD-180火箭发动机。同样,有强烈的迹象表明,尽管中国对“伊斯坎德尔”导弹有兴趣,但俄方仍将拒绝出售该导弹。

  俄罗斯对武装一个潜在未来对手的担忧挥之不去,这也制约了其武器转让。这说明俄罗斯倾向于优先转让防御性系统,如S-400防空系统和预警系统技术。虽然苏-35和“基洛”潜艇也有可能被用来对付俄罗斯,但它们在未来的军事冲突中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此外,中国选择将这些系统纳入其反干预战略,该战略的目标是美国,而非俄罗斯。相比之下,俄罗斯没有出售地面作战系统、战略轰炸机和对地攻击导弹,这些才是会从根本上威胁到俄罗斯的进攻性武器。

  由于中国在全球武器市场上的竞争,俄罗斯的武器转让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最近,北京向土库曼斯坦出售了HQ-9防空导弹,向巴基斯坦出售了“元”级潜艇;前者是基于俄罗斯的S-300,而后者似乎部分借鉴了俄罗斯的“基洛”潜艇。当然,中国的武器出口对俄罗斯来说并不那么令人担忧,因为它们仍然主要针对的是低端市场。中国的武器销售也因北京对俄罗斯飞机发动机和先进技术的依赖而相当保守,这控制了与莫斯科的全面竞争。

  总为言之,除了明显的升温进展迹象外,也会有相反的迹象出现,表明双边武器贸易对俄罗斯来说要复杂得多。首先,俄罗斯不得不放宽对先进军事系统和技术转让的限制,以便在自2006年开始的长达10年的放缓之后恢复与中国的武器贸易。同样,俄罗斯的武器销售正在让位于技术转让,在中国寻求推进其国防工业的过程中,俄罗斯在未来出口收入方面的成本提高了。中国的逆向工程做法也在继续快速发展,这削弱了俄罗斯对中国的技术领先优势,而中国的武器出口已经进一步打入了俄罗斯的武器市场。也就是说,最近的军事关系升级对俄罗斯来说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弥补这些损失,克里姆林宫将不得不想办法利用中国不断增长的技术基础来维持其国防工业,否则最终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未来与北京的武器交易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

(2)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太快!福建舰海试跑出30节 仅2款舰艇能跟上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中国039C也下饺子?性能数量双双超越苍龙级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太快!福建舰海试跑出30节 仅2款舰艇能跟上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中国039C也下饺子?性能数量双双超越苍龙级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这是暗助中国? 德国总理最新表态
以前从未有过!中国最近的外交出现明显变化
中媒怒讨说法 黄仁勋回应了
中国手握生产炮弹的王牌 战争潜力十分惊人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