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核导弹发射场现场惨状 一夜被夷为平地 | |
www.wforum.com | 2024-09-22 22:03:44 鼎盛军事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俄罗斯战略导弹发射场出大事了?“萨尔马特”导弹的发射场疑似被炸出一个巨坑,现场一夜间被夷为平地,惨状被西方卫星拍下。 根据海外商用卫星拍摄的卫星图,位于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生了一次爆炸事件,疑似有一枚没有加装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在发射井内爆炸,导致地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弹坑。 【俄罗斯战略导弹试验场疑似发生爆炸,巨坑被西方卫星拍下】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NASA旗下NPP遥感卫星上搭载的红外传感器,在更早的时候通过检测异常的红外辐射信号,确定了此处在当地时间20日晚间19时到次日凌晨4时之间有火灾发生。而在一夜过后,西方的光学卫星马上“蜂拥而至”。 第一批卫星图公布后,部分外媒一度认为,是乌克兰军队使用无人机发动了一次袭击,引爆了一枚位于发射井中的洲际弹道导弹,但考虑到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位于莫斯科东北方800公里处,距离俄乌前线有上千公里远,乌方大部分无人机无法覆盖这一地区,外界基本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西方分析人士现在普遍认为,是俄罗斯军队在这处发射场进行了一次RS-28“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试射。不知具体是何原因,导弹在刚发射或者前期的发射准备阶段就发生了爆炸。 【外界推测,爆炸是因为俄军一次失败的RS-28“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试射】 目前,俄罗斯官方尚未回应此事,但如果真如外界推测的这样,此事对于俄罗斯的全球核威慑战略,乃至国际的核安全态势都有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萨尔马特”导弹是俄罗斯新一代的陆基洲际导弹,射程约1.8万公里,可以携带十余个分弹头,理论上可以从俄罗斯本土打击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是俄核威慑体系中的新锐利器,且按照俄方的说法,目前没有任何一国的导弹拦截系统可以拦下“萨尔马特”导弹。 俄罗斯政府和军队都对这款导弹寄予厚望,普京本人就曾表示“这款武器让敌人三思而后行”。 但自这款“大杀器”问世以来,俄方仅在2022年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试射,当时的试射场地就是此次发生爆炸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 【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出事之前的卫星照片,对比之下可见此次爆炸的威力】 在这次试射后,外界就没有看到更多有关“萨尔马特”导弹成功试射的消息,俄方在仅有一次成功试射的情况下,就让这款导弹进入了服役状态,并于去年12月开始让装备这款导弹的部队参与战斗值班。 外界对于这款导弹的可靠性其实是存在疑虑的,俄罗斯需要进行更多的试射,向外界证明这款导弹的威力。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俄方的试射非但没有成功,反而是出现了大问题。 而俄方急于让“萨尔马特”导弹参与战斗值班,并且冒险进行后续试射,无疑受到了自身地缘处境变化以及国际军事技术发展的影响。 【NPP卫星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发射场曾出现了异常的红外辐射信号(火灾)】 正如外界常说的,核武器只有在发射架上才是最具威慑力的,但各有核国家都清楚,想要一直具备足够的核威慑力,让所有潜在对手投鼠忌器,需要不断增强打击能力,让外界看到自己有抵御敌方核打击,在第一时间发起反击,拖着对手同归于尽的能力。 随着几个主要有核国家的反导能力不断增强,这一点变得更加重要。 俄罗斯现在的处境就是其原有的核打击体系,仍旧能够让北约方面不敢轻举妄动,但俄方核打击体系的实际威慑效果越来越差,无法如莫斯科预想的那样,阻止北约进一步施加安全压力。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就一直不顾俄方的警告,在持续军援乌克兰,并在北欧方向完成了扩张。 【俄罗斯政府和军方都对“萨尔马特”导弹寄予厚望】 俄罗斯现在需要加大力度,不断向北约展现自身的核打击能力,阻止北约在乌克兰等问题上继续冒险。之前,俄军举行大规模战术核武器演习就带有这一目的。只是从后续的局势发展来看,俄方的演习没有完全起到效果。 在此情况下,俄方就需要进一步“亮剑”。而展现自身最新锐导弹的威能,无疑是较为合适的选择。这其实也是大部分有核国家对潜在对手进行核威慑时的常见手段。 所以,此次的“萨尔马特”导弹试射失败,对于俄罗斯的核威慑战略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在看到俄方其实没有准备好新的战略导弹后,北约有可能变本加厉,在乌克兰等问题上向俄方施加各大压力。 而外部安全压力的增加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即俄罗斯国内的激进强硬派可能会借此要求普京政府采取更加激进的反制措施。 【普京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一起观摩俄军战略威慑部队演习】 不久前,俄国家杜马议员科列斯尼克就对外表示,俄罗斯应立刻在本土重启核试验,提高本国的对外战略威慑力。如果俄军不能尽早进行一次成功的战略导弹试射,这种声音有可能越来越多。 即便普京政府能够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拒绝冒险重启核试验,俄方也有可能借此做出加快修缮新地岛核试验场等动作。 北约同样会顺势行动,也向俄方亮出自己的底牌。俄罗斯与北约之间将长期维持一种极为脆弱的和平状态,这自然会给未来的国际安全局势增添更多变量。 |
|
|
|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