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爆无人机登场,朝鲜进入AI战争时代? | |
www.wforum.com | 2025-03-27 21:45:40 小鲜看世界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3月27日,朝鲜再次放出一枚高调的“技术烟花”——在朝鲜中央通讯社的镜头下,自爆型无人机精准扑向目标后炸裂于空,爆炸地点未予公布,但爆炸所传递的信号却精准得令人胆寒。 自侦察、预警到自爆,平壤显然正在搭建一支“不对称战争”的新支点。 人工智能+自爆:朝鲜意志的宣誓朝中社报道,朝鲜已展开对无人侦察机和攻击型无人机的性能革新测试。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种搭载人工智能(AI)技术的“自爆无人机”完成了实地试验。无人机锁定军用车辆为目标,从空中俯冲而下,最后引爆自我。这样一款以“自毁”为代价完成攻击的利器,虽未正式量产,但无疑在向世界释放一个信号:即使没有F-35,平壤也能靠一架架小型飞行炸弹,攒出自己的“核弹级恐吓”。 而无人侦察机方面,朝鲜官媒表示其追踪与监视性能已获重大升级,能够有效探测陆地与海上的各类战术目标。换句话说,从西海岸到东海岸,从三八线到日本海,哪里有动静,平壤都在瞄着。 金正恩表态明确:“在武装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中,无人机和人工智能必须成为最优先发展的方向。”这不是空口白话——这是战略宣言,是以有限资源博取战略主动的朝鲜式答卷。 空中预警机首次亮相更引人注目的是朝鲜首次公开展示的空中预警机。这种装备在朝鲜历史上尚属首次——从照片来看,该机型四引擎驱动,机身顶部安装大型雷达罩,具备标准预警机特征。金正恩不仅亲自爬上飞机,甚至还在低空飞行测试时全程“临阵督战”。 有分析认为,这架飞机很可能是将俄罗斯制造的伊尔-76运输机改装而来。早在2023年,商业卫星图像就曾揭示朝鲜疑似在改装类似机型。而如今,金正恩亲自登机,在镜头前大方亮相,其意图早已超出军事领域,更是在向国内展示其“技术自主权”,向国外宣告其“情报能力进化”。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早在2023年9月的报告中就警告称,朝鲜山区地形严重限制地面雷达,而空中预警机的投入,将在根本上提升其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虽然目前仅有一架,但这只是开始。报告甚至推测,朝鲜可能不惜将整个货运机队进行预警化改造。 韩国警惕升级面对朝鲜这一系列快速推进的无人系统开发,韩国军方显得既警惕又焦躁。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发言人李成俊指出,这架预警机“外形巨大、重量沉重,可能容易被拦截”。但话虽如此,谁都清楚:拦截的前提是能提前发现,而正是这种预警能力,可能在未来极大削弱韩国自身的防空优势。 李成俊还提及,虽然这些飞机表面上是旧机改装,但“俄罗斯可能对其内部系统和零件进行了升级”,间接承认了莫斯科在背后“操盘”的可能性。 而这,仅是“俄朝合作新纪元”的冰山一角。韩国国家安全顾问申元植去年11月公开指出,俄罗斯为换取朝鲜军力支援,已向其提供防空导弹与若干未公开的防空系统。这笔军援的代价,正是在乌克兰战场上源源不断涌入的朝鲜士兵和弹药。 据韩军最新透露,2025年,朝鲜又向俄罗斯增派了3000名军人。加上此前派出的1万1000人,平壤已成为俄乌战争中的“静默同盟”。韩方情报估计,已有约4000名朝鲜士兵在战场上阵亡或受伤——这是一个用鲜血换取技术回报的危险交易。 从边缘威胁到战略突破:朝鲜已然换了玩法与其说朝鲜在做“技术升级”,不如说它正在悄无声息地完成战争形态的重构。 “以小博大”是朝鲜式军事哲学的延伸。这种无人化战略背后,潜藏的不是单一国家的意志,而是俄朝之间一条日益紧密的武装互助链条。 朝鲜士兵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实践,成为朝鲜科技“跳级”的最佳土壤;而朝鲜的反制技术跃进,也反过来为莫斯科提供了更多生力军与低成本军备。 金正恩深知,真正的军力不仅体现在导弹试射或阅兵场面,而是能否在未来的“灰色战争”中抢占主动。 而如今,无人机、自爆机、AI算法与空中预警能力的连环部署,正是平壤打出的全新组合拳。 世界真该重新审视朝鲜长久以来,国际社会对朝鲜的态度往往是轻蔑多于恐惧,讽刺多于敬畏。但如今这个弹丸之地正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刷新外界的预期。 它不再满足于“核武试爆一响全世界吵一场”的老套剧本,而是在悄然搭建一支可在战术层面破局、在政治层面叫板、在心理层面施压的无人战队。这场自爆无人机的公开实验,不只是技术展示,更是一记响亮的战略信号:朝鲜正在从“能发射”迈向“能渗透”。 在全球进入AI军事竞赛的节点上,朝鲜未必领先,但它一定是最没有顾忌的一个。而这种“无底线式创新”,往往比精致计算的强国更难以预判、更令人警惕。 朝鲜的无人机,不只是飞在空中,更是飞在地缘政治的盲区之上。 |
|
|
|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