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普京又征兵16万人,是“趁乌病要乌命”?
www.wforum.com | 2025-04-02 18:58:57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当地时间的3月31号,又签署了一张征兵命令。这次征兵的指标是16万人,具体征召的时间,是4月1号到7月15号。

这个征召命令有两种解读。第一种解读,说相比于上一次的征兵,俄罗斯的战损大概是十五六万人,所以要补充十五六万人。第二种解读是什么?就是他要乘胜追击,趁着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对乌克兰援助,虽然说川普政府打算恢复援助,但恢复也不是一两天能够进行的,欧洲德国那边,虽然在重整军备,但是没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也不太可能直接弥补美国的空缺,所以说要扩大战争规模。这两种解读哪个更合理,我们来进行一一分析。

首先第一个,2025年这次16万人的征兵,属于本年度的春季征兵计划。征兵公民不派往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布罗热地区,征召的对象是什么?是18-30岁的适龄服役的公民,北极地区等54个特殊地区,不在征兵的行列当中。那么通过此举可以看出,弥补战损的可能性不大。假如是为了弥补在前线的战损,也就是相对于上次征兵的环境,死伤达到了十五六万人之多的话,那么他这次征兵的数量,以及派往的对象就应该是什么?派往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等地区。所以从第一种解释来看,俄国的战损不至于这么高,不至于从上一次征兵到这次,就已经死伤达到了16万人数量。

图片

那么他此次征兵达到16万人,他的目的可能是什么?我估计,前线战场,毕竟对俄罗斯相对有利,而且战场数量损失没那么多,他这次补充的16万人,是填补国内征兵的需求,同时在国内,已经被动员的征兵,比方说已经有150万、160万兵力了,派往前线去作战的部队达到了60万人,那么他在国内部署的现有兵力是是100万人。他征兵16万人之后,那么他过去已有的,在国内部署的这100万人,他就能把其中的5-10万人,去调往前线去作战。这5-10万人调往前线作战,一方面能够补充自上次征兵战损的缺口,又有利于加强对乌克兰攻势。

图片

也就是说,第二种解读可能更靠谱一些。俄罗斯普京,要趁你病要你命,趁热打铁,趁着自己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以及欧洲的部分军事动员尚不能弥补美国军援的缺口,就在战场上获得实际的收益和利益,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判断。

第二个判断就是,普京是不是从此往后就不再谈判了?也不是,我们说过,目前的俄乌双方,尤其俄罗斯现在种种举动,实际上在形成战场上的优势,以优势的姿态同乌克兰进行谈判。此次征兵的活动,以及扩大军事打击的这些行动,并不意味着普京已经放弃了谈判这种基本的需求,而是为了在谈判桌上创造一个对俄罗斯有利的态势,这是我们对此轮俄罗斯征兵16万人的解读。

(0)
相关新闻
别尔哥罗德烽烟四起:普京太过自信俄军三年血战警示 别小瞧美国的战争潜力
“超级相机”升空,俄军无人机紧盯前线波罗的海三国拉响警报:或被普京第一个收拾
鉴证|库尔斯克到底有多少乌军被围?进军别尔哥罗德 乌克兰要对俄西下手吗?
一天损失69套火炮 俄炮兵损失创历史新高乌克兰要翻身了?2030年前组建“太空部队”
一个核心分歧 俄在“停战”的顺位上寸步不让立陶宛可能成下一个战场 俄或在秋季进攻?
军费告急,乌军为何攻势不减?俄核轰炸机场遭袭,96枚巡航导弹被引爆
乌军列装第1门“博达纳-B”牵引式榴弹炮核电站成了乌军新的“弹药库” 俄军不得动手?
俄军拉长战线猛抢地盘 基辅画大饼畅想太空军莫斯科一辆豪华轿车爆炸 或是普京的车队
为报复俄军 乌军大规模袭击别尔哥罗德20多个村美国全方位介入俄乌冲突,欧洲人听了都吃惊
普京一辱再辱:俄罗斯又失守别尔哥罗德乌克兰杀向了别尔哥罗德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14颗卫星变轨到缅甸震区 美军:中国如此强
普京不依赖于中国 4万吨准航母突然曝光?
无人机被中方接管送回 把印军吓出一身冷汗
歼-36五天三飞!洛马终于看不下去了
055大驱强行靠近美航母群,距离只有3海里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14颗卫星变轨到缅甸震区 美军:中国如此强
普京不依赖于中国 4万吨准航母突然曝光?
无人机被中方接管送回 把印军吓出一身冷汗
歼-36五天三飞!洛马终于看不下去了
055大驱强行靠近美航母群,距离只有3海里
惨遭出局 北京又丢大单
歼-36!是中国重新定义空战的怪物
美国海军的自信正在流失
中国罕见高调炫耀歼-16 十年生产350架
传北京4月将有大动作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