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血的教训:苦练这几招,真能救命 | |
www.wforum.com | 2025-04-11 19:22:54 科罗廖夫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在解放军诸多光荣传统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一条并不太起眼但直接关系到军队战斗力的内容,特别是在如今解放军没有大规模实战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正在进行的战争就显得非常有参考意义。 比如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战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关于如何防御无人机和FPV穿越机的教训,从近日央视公布解放军某部在训练场上的几招来看,就不是一般的重视,因为如果真到了解放军上战场的时候,这几招或许真能救下不少人的命。
从央视《军情时间到》栏目的镜头来看,这可能是解放军西部战区某部的训练场,主要训练内容就是用各种方法防御投弹式无人机和FPV穿越机。训练开始后,4名战士同时跳进明显不是临时挖掘的训练壕中,将折叠在战壕边缘的土黄色伪装布拉出来,挡在战壕上方。这种办法虽然简单,但在一些分辨率不是很高的无人机镜头中,要分辨出来也不容易,而且伪装手段只是辅助,真正的反制也不会这么简单这么被动。 接下来轮到主角之一登场了,在报告发现目标及目标方位后,趴在散兵坑里的战士手持无人机干扰枪,对准来袭无人机方向开始实施干扰。不过在央视栏目中并没有表现这种便携式无人机干扰枪的作战效果,下一幕马上来到了一名战士手持09式泵动霰弹枪进行反无人机作战。 这个细节只有不到三秒,但也足以说明在俄乌两军都动用霰弹枪反无人机的背景下,解放军发挥“拿来主义”,也开始测试霰弹枪反无人机的效果。 从网络上流传的一些视频来看,俄乌双方的基层步兵部队都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霰弹枪来进行反无人机,原因首先是无人机目标小、速度快,传统的AK系和AR系突击步枪对这类目标命中率极低,就算是精确射手也未必能一枪就打下来,而霰弹枪独特的散射弹幕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拦截弹幕”有效提高拦截率。而且相比起突击步枪需要精准射击来说,霰弹枪不需要精确瞄准,士兵们只要随手抽出枪,解除保险,手动上弹等几个简单步骤,就可以朝大致方向喷洒弹幕了。
更关键的是,霰弹枪一般不占编制,不少俄军或乌军士兵根本就是自费购买,比如俄罗斯的伊热夫斯克MP-133泵动式12号口径霰弹枪,加上100发子弹还不到400美元,对比单价1万到3万美元、还需要充电维护的干扰枪,战壕中也能使用的泵动式或半自动霰弹枪,简直可以说拉满性价比。
相比起来解放军对霰弹枪的重视程度一直不高,直到09式出现才算有了军警制式标准霰弹枪,口径18.4mm,弹容量5发,配备杀伤弹、独头弹和非致命类弹药,主要配发特种部队、侦察部队和武警特战单位,用于反恐和城市作战,曾在联合反恐演习中亮相。 现在看来,这种国产霰弹枪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如果测试中证明确实拥有对小型四轴无人机或FPV穿越机不错的拦截效果,可以猜测09式的装备范围将不再局限于少数部队。 除了这些主动防御手段,解放军还开发了不少被动式防御手段,比如一名战士身手敏捷地钻进半地下工事入口之后,将一种看起来像细螺纹钢焊接安装的防无人机网顺手盖上,紧接着一架FPV穿越机砸在防无人机网上并被钩住。如果这是实战,即使被钩住的FPV穿越机爆炸,也不太可能伤到已进入半地下工事的战士,或至多造成皮肉伤。
这还算相对凶险的情况,后续的几次撞击试验证明,有的FPV穿越机被直接弹开,连给躲在掩体里的战士造成皮肉伤机会都没有。 而在如何对付投弹式无人机方面,除了以上提到的伪装,参加测试训练的解放军战士还装备了一种可以发射尼龙网的装置,看起来也可以单兵操作,将一张可以缠住无人机的尼龙网抛射十几米不是问题。 这也是对付无人机的办法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危险性还是比较大的,而且一旦失误没有缠住无人机使其坠落,恐怕不太可能有弥补的机会,换言之就是容错率不高,实际使用前景不是很乐观。 (要指出的是,这次反无人机训练完美应用了“郭兴福训练法”,强调贴近实战、灵活高效地进行训练) 总之,从这段总长不到一分钟的视频中,解放军展示了主动或被动防御投弹式无人机和FPV穿越机的几种方法,也基本都是俄乌两军在战场上总结出来的,其中有被证明效率较高的,也有比较考验战士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的。 虽说希望解放军还是不要有用上这些经验的机会,但很明显,解放军充分发挥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已经为将来可能遇到类似情况做好了准备。 |
|
|
|
![]() |
![]() |
务必拆掉武器停止军用!俄要收回辽宁舰? |
![]() |
台海新兵棋推演:美损失2艘航母30艘军舰仍 |
![]() |
朝鲜士兵太可怕:乌军指挥官为何这么说? |
![]() |
沈六代低空掠过 二元矢量喷口成焦点 |
![]() |
运-20B井喷式爆发,和运-20A有本质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