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中国军工赚一笔:向埃售120架K-8E高教机 | ||
www.wforum.com | 2009-05-04 04:10:38 空军论坛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在埃及本土组装完成的K-8E高级教练机 中国帮助埃及援建的K-8E高级教练机组装厂 中国埃及军用航空合作历程 中航技公司与埃及国防部、空军的合作大致可分为四个 发展阶段:
2。第二阶段是1987年~1992年,属于中埃双方的低潮期。主要原因是:①由于当时我们出口的歼6、歼7飞机在性能上远远比不上西方国家,未被列入埃及空军一线的战斗梯队,只能用于平时训练。也就是公司领导常说的出口飞机只能在这些国家补“缝”。②由于埃及军方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采购目标转向了西方。③长期拖欠合同款给我公司在经济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那时拖欠货款近1亿美元迟迟不还,总公司赵书记率团亲赴现场催款也无济于事,埃方甚至提出在2020年以后才有可能支付欠款的想法。分析主要原因是他们心理上受了苏联“经验”影响,认为支付的货款已完全“可以”抵货物成本,不想再给钱。这一阶段,埃及军方仅就我产品售后服务工作同我公司保持着有限的关系。 3。第三阶段是1993年~1996年,属于双方合作的恢复期。也就是在1992年底,双方就埃方欠款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合作气氛有所加强,互访增多,我公司驻埃机构由“留守处”变成有活力的代表处。1993年12月18日,我作为公司代表与埃方签署了BASIC AGREEMENT BEIJING/AF/CATIC/93协议, 此后新签的大修飞机、发动机和备件订货合同都由开进口合同信用证来支付货款,这就从法律上解决了埃方货款支付问题,为以后售后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近十多年来实践证明,这一协议的签定为推动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铺平了道路。仅歼7飞机一项签订售后服务合同金额达3400多万美元。1994~1997年期间签署歼7飞机第一次大修22架机合同,地面设备的合同总金额达1350多万美元。1994年4月在签署15架歼7第一次大修合同时,我提出今后中埃双方每年只有100万美元左右的歼6、歼7飞机备件合同,这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不相称的,应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寻找新的出路,否则市场还要萎缩,对双方不利。1995年8月,我在签最后7架歼7飞机第一次大修合同时,又向埃方朋友表明,时隔又有一年了,新的出路还未打开,怎么办?提出是否有可能将我们和巴基斯坦共同研制的K-8飞机引进埃及市场,要围绕这个题目去想,去调研,这带有点下“通牒”的意味了。他们也深有“危机感”,表示想在这个领域进行开拓。 在积极开拓恢复军机市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开拓与埃及工业部门的合作。1996年3月,刘国民董事长赴埃,重点访问了阿拉伯军工组织(AOI)。阿拉伯军工组织于上世纪60年代成立,它是由埃及、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共同组建的国防工业组织。该组织由于受到了外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二十多年来它已经改变原来要组建陆、海、空军工企业的初衷。公司领导盯住了AOI,认为它将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利用我们二十多年军转民的经验,帮助AOI发展民用产品,为以后的合作打下基础。AOI也相继组团访问我公司和航空工业有关工厂。为了做好AOI的工作,公司领导还专程赴珠海接待AOI代表团,参观模具生产线,这些都为以后AOI与我公司签定模具生产技术转让和微型卡车、微型面包车的生产合同打下了基础。同时,这些工作也加深了中航技与AOI/飞机制造厂(ACF)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双方的友谊和信任,为后面进行的K-8飞机合作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公司领导还明确指示驻埃代表处,在目前没有大项目的情况下,每周至少去一次海尔旺空军大修厂,主动找工作,这是我们最好的用武之地;同时要在AOI设立办公室,协助工厂处理民品合同中的相关问题和获取新订单。根据代表处的建议,我们还向大修厂派驻了发动机大修驻厂代表(合同外),就地处理大修发动机的各类技术问题。这些措施都得到了大修厂和ACF的高度好评。 4。第四阶段是1997年至今,是全面友好合作期。这阶段除完成K-8E飞机120架销售工作,还针对歼7飞机的二次大修、机场地面保障设备、飞机改装及铁路信号、火车车厢、地铁、汽车、船舶、电表等全方位展开项目的合作与开拓,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K-8E项目的成功进行,树立了我公司的良好形象,目前中航技在埃及可以说家喻户晓。这一阶段签订合同总额相当于过去历年总金额的1.5倍。就K8E飞机项目而言创造了总公司成立以来合同总值最大、出口飞机最多的一个项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