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好莱坞新片中国救地球 | ||
www.wforum.com | 2009-11-13 19:56:03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中式标语博人好感——“党和国家帮大家” 美国的灾难大片一向喜欢把亚洲的代表选为日本,但这一次艾默里奇选择了中国。从之前曝光的预告片来看,当毁灭性地震在全世界发生后,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在忙着进行救援工作,其中就有中国军队救灾的大场面,甚至还出现了“党和国家一定要帮大家重建家园”的红色标语。但看过影片之后就会发现,预告片中的内容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导演为中国、中国人民安排了更多的出场镜头。
中式建设引人赞叹——“选择中国没有错” 而就在杰克逊一家人被迫降落在喜马拉雅山麓的时候,天空中飞过一群直升机,直升级下面则五花大绑地吊着各种地球上的动物,有长颈鹿甚至还有大象。当飞机上的军队看到雪山上的人时,有一架飞机开始离队并降落在众人面前,从飞机上下来一名面孔英武的士兵,用字正腔圆的说道:“欢迎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时候观众当中开始响起掌声。在这之后,所有人都很惊讶地发现,在雪山之上,中国人建起三艘非常巨大的太空船,就连美国白宫国防部的专家也惊叹:“选择中国没错,只有中国人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观众也同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中国面孔拯救世界——“倒空了才装得下” 与在四川境内所表现的大场面相比,艾默里奇也没有忘记将镜头给中国的人民。这次他影片中的感情部分一如既往地充足,除了主角一家子以及俄罗斯富豪一家子之外,他还用了不少时间去表现四川一位小喇嘛一家子的故事。 这位小喇嘛与师父在全世界最高的寺庙绒布寺修行,当世界即将毁灭的时候,小喇嘛显得非常担忧,他向师父诉说了自己的担心。而老喇嘛一声不响,提起茶壶就向徒弟的茶碗里面倒茶,而且是一直不停地倒,甚至都溢了出来。小喇嘛非常不解,老喇嘛这才解释说:“你的心就和这茶碗一样被担心和忧虑盛满了,你要把它倒空了才能装得进别的事情。”这个比喻其实和整部电影没什么特别大的关系,但从中可以看出艾默里奇非常喜欢中国的古老智慧与寓言。 而这小喇嘛有一位哥哥是诺亚方舟的工程师,为了把自己的爷爷奶奶以及弟弟顺利送上方舟,他准备冒险带他们从舱底爬进舱内,却没想到爷爷奶奶在半路上又捡到杰克逊一家。在凯特的恳求下,老奶奶义正言辞地让自己的孙子把所有人都带上方舟,而这正是艾默里奇对中国人民无私精神的致敬所在。 结尾时,为了到底要不要把舱外没有来得及上船的人都放进方舟,美国人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争斗,但是就在博士艾德里克的演说下,俄罗斯、中国和日本是第一批同意拯救那些舱外人的国家。到此,艾默里奇也实现了他这次想用中国面孔来救世界的目的。 21世纪的今天,世界格局发生了甚大的变化,而中国的变化似乎更引人瞩目,虽然她不愿加入G7,G8,但她现在已是“金砖四国”中的佼佼者,而且已经成了处于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她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的举措及其效能也已为世界所公认;其他诸如神七飞天、全球外汇储备第一、持有美国国债第一等等,不一而足。 而且,这两年来中国关于所谓“和平崛起”的宣传颇具声势,好像中国已经崛起。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还需要韬光养晦么?对于这一问题,不仅中国网民的网上争论如火如荼,煞是热闹,学界也在讨论在新的世纪中国是否还要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是由于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平崛起”、“负责任大国”等等说法则不绝于耳。一些愤青更是忘乎所以,各种各样的怪论出来了,什么中国应该告别韬光养晦呀,什么用韬光养晦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懦弱、是荒诞无稽呀,什么韬光养晦是套在中国人头上的绞索呀,什么韬光养晦将使中国变成外交侏儒呀,什么死抱韬光养晦的人实乃掩耳盗铃的愚昧呀,等等。 更有的认为,凭所谓中国的现有实力,不仅不应韬光养晦,而是应该在遭到威胁时,要绝不退缩,甚至要主动出击,不惜一战。尤其是去年那本《中国不高兴》的书出来以后,更引发了愤青的民粹主义喧嚣,他们要把中国从“只想领导自己”变成“有能力领导世界”的国家,鼓吹中国应该“领导和管理世界”,甚至鼓吹“持剑经商”,鼓吹中国应该建立强大的远洋海军,等等。 否定韬光养晦的人大约都是一些民粹主义者,或者是继承过时的世界革命理论的狂热分子,他们在现实的中国并无太大的市场。而认为中国应该告别韬光养晦的人则稍微多了一些理性思维,他们认为中国已不是20年前的中国,世界格局亦不是那时的状态,他们认为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不断上升,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已经过时,没有必要再去坚持,但他们也绝不认同“持剑经商”、“中国应该领导和管理世界”。 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并不妨碍中国的积极发展,也不会阻碍所谓的中国崛起。中国应该清楚自己的分量,事实上中国的发展或崛起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内外环境,而不要太过看重外部世界如何鼓吹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即使就崛起而言,也决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或者军力的增强,还包括政治进步、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生态与环境的改善,等诸多方面。 实现这些方面的进步绝非易事,要比单纯的经济增长困难得多,不仅有内部的困难,也会有外部的干扰与阻挠。而且,内外矛盾纠结在一起,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小视。 一些人仅从字面上来谈论“韬光养晦”,因为按其原意,韬光养晦就是“掩藏锋芒,勿使外露”,好像暗藏着杀机。而在英文中又常被译成“Hide one’s capacities and bide one’s time”,给人一种不怀好意的印象。但从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后,从这若干年来的实践看,无非是在外交上低调,不事张扬,更不可飞扬跋扈,但又要有所作为,努力发展自己。 这是因为,张扬、跋扈并不能说明你的强大,反而弄出许多麻烦来,对自己的发展不利。实际上,从综合水平,而不是仅仅从GDP来看,中国与世界强国的距离仍然很大,一直说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叫初级阶段,就是还不够发达,所以仍要以韬光养晦的心态去奋力追赶,不可妄自尊大。 因此,无论从中国国力的现实来看,还是从中国崛起需要宽松的外部环境来看,中国今后仍应坚持韬光养晦的策略。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健民已经几次谈到中国尚要韬光养晦100年。他从实际的外交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应该是恰当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