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与亲情的交锋—评《父亲的战争》 | |||
www.wforum.com | 2010-02-11 00:17:51 铁血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电视连续剧《父亲的战争》,讲述了一个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政府所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残余部队、当地土匪之间的斗智斗勇最终将其剿灭的故事。整个故事以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的鄂西剿匪为背景,全剧充满了残酷壮烈剿匪情节,并在人物经历复杂与情感交叉纠葛上进行了深入的刻画。
随着剧情的发展,渐渐成熟的兄弟二人,在一次求学的路上被迫的分离,到后来的重新相见,一个是由土匪转变成转战东北三省多年的人民解放军中的营长,梨川县文沙场青年关勇波,被梨川县委副政委罗大成从土匪窝里救出来后,参加革命大学学习,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分配回家乡开展清匪反霸革命斗争。经过各种磨难最终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但是骨子里却又匪气冲天;此时正值建国初期,在鄂西地区开展清匪反霸斗争,国民党残部和地方匪帮活动猖獗,敌我斗争异常激烈。在文沙场的剿匪斗争中,关勇波的亲情、爱情、友情和兄弟情,应当说是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几经生死后,关勇波战胜了“情”关,最终成长为一个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干部。 在覃父被有意破坏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政策的敌特操纵之下遭到处决后,关勇波回到家乡,和胡政委一起,与土匪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翟队长为了挑起民众对共产党的仇视,镇压了豪绅覃慕文和冉五爸。 覃天恕是一个不问政治、继续求学的学生。兄弟二人为了父亲的死出现了复仇方式上的巨大思想差距,后又因为种种误会而分道扬镳,覃天恕转而和土匪结盟,覃天恕为了复仇,武装了族人家丁,成为新生土匪匪首,站到了阻挠解放的反动阵营当中。在敌人的挑拨与离间下,两兄弟的误解和矛盾不断加深。 身为兄长的关勇波自始至终没有放弃拯救身处混沌之中的弟弟,但在敌人的挑拨与离间之下,两兄弟的误解和矛盾不断加深,直到唇齿相离、刀枪相见。在最后经历过数次人格拯救,也是在关系到弟弟革命与反革命判断的底线时刻,弟弟终于被哥哥的强大人格魅力以及正义的力量所感染,最终走出敌人圈套、弃暗投明,兄弟二人同心共勉地投身到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中。 《父亲的战争》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关勇波参加了革命的组织,以一个共产党员的素质严格执行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搞牢牢掌握阶级斗争的大方向。但是,在革命的斗争中,在大是大非面前,又无可奈何地割断自己养育他的义父这条根,痛苦而又残酷地抹杀天良,他们的传统道德伦常文化都被颠覆。充分体现了他的个人服从大局的高尚风格。就因为他舍弃了个人的利益去完成革命的事业,而这个“事业”的滚滚车轮下毁灭了他的一切,他至爱的父亲、母亲、兄弟、爱人……都无辜惨死,。这是一种无比具大的牺牲。 《父亲的战争》这部连续剧最让我感动的除关勇波与覃天恕的兄弟情谊外,就是那首屠洪纲唱的片尾曲《唯有兄弟》,每每听到,就会想起那些在自己危难艰窘的时刻出手相助的亲人、朋友。患难之中见真情,在别人都怀疑你的时候而兄弟却坚定的信任你,在别人都背弃你的时候兄弟在热情的安慰你,在你落入深渊的时候兄弟及时的拉你一把,除了血缘嫡亲,能够拥有这样几个甚至一个至情至真、相知相惜的兄弟姐妹,实乃人生大幸! 吊角楼上一枚月亮,心里暖的像个火塘; 千难万险不改衷肠,英雄何妨一身草莽; 手心懂得手背的痛,血比酒烈爱比恨浓; 感谢命运狭路相逢,出生入死才见弟兄。 生死一笑抛在身后,枪林弹雨从不低头; 马蹄呼啸快意恩仇,英雄何妨泪染双眸; 情如伤疤揭开才痛,血比酒烈爱比恨浓; 感谢命运狭路相逢,肝胆相照唯有弟兄; 肝胆相照唯有弟兄! 此剧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说剧中的漏洞太多,出身老区、革命多年的老翟这个人物,在与胡政委和关勇波的日子里,数次相当过分的行为和言词,根本就不合乎一个老兵的准则。多次情报的泄露,明显的破绽都没有让人意识到,难道是要说明队伍里的警惕性就那么低,直到最后一集才得到暴露让人觉得无法理解; 关勇波的大喊大叫和在任何场所下的一句“老子”,不合乎革命队伍里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一个男人靠吼和自称老子才能够显示自己是个男人吗? 剧情上没太大新意,拍摄手法也略显粗糙,剧本不够严谨,对敌斗争的同时,人民内部矛盾也都被群众的阶级斗争的逻辑简化。人民群众的天罗地网没有得到释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