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文学 > 正文  
真实故事:中朝边境发生了"朝鲜士兵持枪越境"!
www.wforum.com | 2010-05-20 00:25:13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我是80后,说的更准确一点是85后!虽然我是年轻人,可我一直对朝鲜有着很特殊的情感与好奇。

  其实,我一直很想去朝鲜看看。因为这是一个让很多中国人内心充满感情色彩的国度。首先,这里有我们祖辈殊死拼杀,保家卫国的光荣足迹。其次,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朝鲜,虽然神秘,但始终像一面“翻越时空”的镜子一样照到中国人的内心。

  我的老家离朝鲜不是很远,周围的朝鲜族人又很多。所以对于朝鲜那边传来的故事真的是“形形色色”。在我没能走入这个国家自己亲自见证前,我并不能相信所有传闻。但是,有的亲耳聆听的故事却是“千真万确”。如果说我的朝鲜之旅真的成行了,我会带着自己充满感情色彩的内心和这些点点滴滴的故事去好好品味一下朝鲜的真实味道。

  记得小时候,我“姑姥爷”总是喜欢给孩子们讲诉他在朝鲜打仗的经历。可惜的是,我那时还小,而且我那姑姥爷是河南人,来东北的次数不多,所以我没记住多少他讲的光荣历史。但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我还是依稀记得,而且由于我姑姥前几年对我又绘声绘色的讲了一遍,所以,我决定在这个故事再次“依稀”前,把这它记录下来。我那姑姥爷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的革命,后来朝鲜战争爆发后,是第一批随军开赴前线的。

  当时这河南倔老头(家里人昵称)29岁。未婚,是志愿军某汽车连的连长。在朝鲜战争进入第二年的时候,他们的车队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向前线的部队运送补给品和弹药。正如很多资料里讲的那样,那时晚上车队为了防空都是不开灯的,而且当时多数苏联援助的“嘎斯”卡车的驾驶室都是用“木板”做的,在寒风凛冽的夜晚那是相当的“遭罪”。可是在那天晚上,虽然我姑姥爷的车队一如既往的保持小心,美国的飞机还是来了,先是投照明弹,紧接着就是雨点般的炸弹和疯狂的扫射。我想如果这段要是让我姑姥爷来再讲一遍一定很精彩。

  此时,尽管美国飞机天上炸的欢,地上的志愿军车队还是有秩序的继续前进,并寻找避难所。毕竟这场面对志愿军的汽车兵来说不是头一次了,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这天晚上对我姑老爷这位老汽车兵来说却是终身难忘的。当时,他的车里有他和另一名战士,在遇到美国飞机空袭的时候是那名战士开车,他则坐副驾驶。就在美国飞机投下照明弹不久,美军的炸弹就落在了他卡车的左前方不远处(也算幸运,没落在车上),炸弹爆炸后坐在驾驶位置上的战士当场就牺牲了,这时我姑老爷一把抓过方向盘,同时打开车门不得不把牺牲战士的遗体推出去,之后马上取代驾驶的位置......说到这可能有人会说我姑老爷和美军所谓的“不放弃任何一名战友”的精神相差甚远。但是我想说的是,在那紧急的关头如果不把那战士的遗体推出车外,我姑老爷很难马上控制住载着重要物资的卡车;如果说由于控制不当导致卡车抛锚或熄火,对整个车队都将是致命的打击。

  后来,等美国飞机投完炸弹撤退后,我姑老爷也发现自己右侧的半个身子流血不止,他受伤了,且伤的不轻,要不是牺牲的战士为他挡住了一面子弹片的话,他有可能也会光荣了。最后这个河南倔老头就因为美国鬼子的这一颗炸弹回国了。作为伤残军人和革命英雄,在70多岁去世时被安葬在他河南老家的一处烈士公墓内!就是到现在,每当我姑姥讲诉这老头的故事时,大家还是很爱听的。

  我作为这位英雄的后代和热爱祖国的年轻人。我非常想到朝鲜为我们牺牲在那的祖辈们扫扫墓,表达一份真诚的怀念和敬意!现在我一直因温总理到朝鲜为毛岸英同志和志愿军烈士们扫墓而感动,而高兴!或许正如麦克阿瑟所说的那句话“老兵未死,只是凋零”!虽然他是志愿军的对手,引用他的话可能不恰当,但这确实是一句很实在,很令我们普通人动容的士兵宣言!

  2008年的时候,我父亲所在的单位去朝鲜进行参观和交流。他们回来以后我听了很多有关朝鲜的所见和所闻。听他们说在朝鲜首都平壤,一切是那么的整洁那么的平和。而朝鲜人民的精神风貌也像我们国家六七十年代那样。虽然说他们所到之处都是朝鲜官方安排好的,但朝鲜人民的热情还是让我们中国人感觉很温馨。听我父亲说与他们同行的朝鲜导游汉语说的非常流利,而且性格也非常的开朗。有一次,他们所乘坐的巴士要经过平壤的一个安检站。必须要说明的是此安检站是针对外国人而设立的。当时在他们所乘的巴士前面也有一辆坐着外国人士的汽车。

  不过,朝鲜军人针对这辆车检查了很久。正如那个开朗的朝鲜导游所说“如果那车里坐的的是西方人,我们的战士连他们带的裤衩都得检查”。后来,等轮到检查中国人的车时,没等车子停稳那导游便伸出脑袋对朝鲜军人说了几句话,也就是这几句话过后,负责安检的朝鲜战士一摆手就让所乘的巴士直接通过了。事后,车里的很多人问朝鲜导游说什么了?那导游只是很幽默的回答道“我告诉我们的战士,友好国家的”。

  很多人都说看到朝鲜就好像看到了中国的过去,这话有道理。听我父亲他们一行人说朝鲜的政治气氛很浓,朝鲜人的政治觉悟也很高;首都平壤到处都是领导人的画像和政治宣传口号。男女老少无论在什么场合聊天一旦涉及某领导人的名字时,都会很自然的加上一个尊称。任何人都不会随手丢掉带有领导人头像的报纸或图画。

  领导人的像章也都端端正正的挂在胸前,大街上没有奇装异服,也没有吵吵嚷嚷....。但是,虽然有这么多的似成相识,可我父亲和他的同事们却都觉得朝鲜官方对于领导人的赞扬有些“肉麻”!对朝鲜战争中朝鲜人民军的战绩宣传也有些“夸大”!我想,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生活在了一个舆论和价值观相对自由的社会。而另一方面则是很大程度上由于我们对于朝鲜这个国家,内心始终有一种奇特的“优越感”。而这又绝对是一种复杂而说不清的。且每一个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过去人和了解那段历史的现代人都会有!

  我父亲一行人在朝鲜的几天只对一个地方的参观感到“惊讶和失望”,那就是平壤的一处“朝鲜战争纪念馆”,虽然有几张志愿军作战的照片摆在那,可朝鲜官方编写的“战史”却对志愿军的辉煌战绩“轻描淡写”。其实我们都明白,朝鲜战争真正的较量是中美两国,朝鲜人民军在志愿军入朝参战后已经不再是“战争主力”。可是,朝鲜官方编写的“战史”却正好颠倒了一切。或许说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人在感情上接受不了,但从理性的政治角度去分析,似乎也能理解朝鲜政府的做法。毕竟这场残酷的战争是在朝鲜国土上进行的;毕竟我们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也破除了敌对国家对我们的威胁。可能战争时期,朝鲜人把我们中国当成“救命恩人”,但和平时期,朝鲜政府只把中国看成是不可或缺的“友好国家”罢了。而中朝长存的友谊似乎就是根深于此吧!

  2007年,在中朝边境发生了一起“朝鲜士兵持枪越境”事件,所幸的是此事件并没有对边境的居民造成生命与财产损失,越境士兵最后也被遣送回了朝鲜。其实,在中朝边境,对于朝鲜人越境的事早已见屡见不鲜。案例也多如牛毛。但是,很多人都非常同情这些“脱北者”。因为,他们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偷偷跑过来多数是因为“吃不饱饭”。在他们贫困的眼中,中国境内算不上富裕的“朝族村”是何其的美丽和富饶。我曾听一当过边防军人的朋友说过“朝鲜偷渡人员一旦被遣送回国,轻则送进劳动营改造,重则就是处决”!

  所以,对很多边防军人来说,他们也很同情这些“脱北者”,但法律的约束与军人的职责不能让他们放纵这些偷渡行为。这个朋友曾给我讲了一个会让他内心 “纠结”一辈子的亲身故事。有一次他所在的边防派出所在例行检查一个“朝族村”时,发现一户人家收留了从朝鲜那边 “越境”的一家三口。

  这一家三口不是父母和孩子,而是爷爷奶奶和孙子。当边防军人准备把这三人带回去时,“越境”的朝鲜老**老太立刻下跪磕头,并用很不流利的汉语哭求道“回去....就死了.....把孩子...留下吧....”在场的很多人都忍不住动容,可是军人必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根据相关法律和中朝双方定制的有关协议,这一家三口在审查完毕后就会被遣返回朝鲜。没有人知道他们未来的命运。这几年有关朝鲜人“越境”的案例少了很多。像07年那次事件是很特殊的情况。

  这或许是因为朝鲜那边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也或许是因为中朝双方都加大了对边境的巡查力度,再或许是因为人们已经不再过多关注这些事了。而对于朝鲜政府严厉惩处偷渡者的行为,身为中国人无法评论什么。这只能看成是朝鲜人民自己的内部问题了。只是说从一个人的内心情感上,我同情他们;可站在一定的觉悟高度上,我不会认同这样的“叛逃”!

  朝鲜虽然穷,但去过那的人都说实际情况并非像西方和韩国媒体报道的那样夸张失实。而朝鲜政府自身一直也在寻找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他们现在的政治体制与经济状况有那么一点我们过去的影子,但不可否认的是,朝鲜的领导人确实缺少一些“远见卓识”。而现如今,国际新格局留给朝鲜发展的空间也并不宽阔。总之,朝鲜可能会参照我们的发展道路,可全盘复制绝对没有“出路”。我相信朝鲜领导人也能悟出这个道理,只不过“刻意的彰显个性”与“极端的鲁莽” 反而会使地区局势更紧张更糟糕。

  朝鲜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相比这个国家很封闭。那么在很多人的眼中“封闭”或许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更“纯粹”!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去过朝鲜的人都知道,在平壤有一块特殊的“经济地带”。在那里每天晚上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歌舞升平与一掷千金。虽然我们国家也经历过“纯粹的阶段”,可这样的“经济地带”却不曾有过。或许这也算是朝鲜这个国家的一大特色吧。毕竟,这样特殊的“经济地带”只是为外国人(中国人)提供服务,挣的也是外国人(中国人)的钱。

  其实,对于朝鲜我还能讲很多这样或那样的故事,但是正如题目所说,那只是源自于我耳中。作为一个有实践精神的人,我更愿意选择去亲眼所看,亲身而历。如果说我有机会让我的朝鲜之旅成行的话,我会亲近带回更多的真实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相信,此行朝鲜后会让我特殊的情感与好奇得到满足。同时也会让我有机会更真实更直观的品味这个神秘的国家。

  最后向曾经战斗在朝鲜的志愿军将士们致敬!“把人民送进了天堂,他们却要跨过地狱”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中国039C也下饺子?性能数量双双超越苍龙级
太快!福建舰海试跑出30节 仅2款舰艇能跟上
中国软件行业几乎全军覆没
中国最大尼姑庵,天黑后必须遵循一条死规定
江绵恒被降职 上海官场同期被“清洗”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