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突厥人是如何戏弄唐玄宗的-阙特勤碑的故事 | ||
www.wforum.com | 2010-05-30 21:35:5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那是1889年夏季的一天,一支由帝俄著名考古学家雅德林采夫(Ядринцев)率领的科学考察队,在蒙古草原上无意间发现了一块石碑。 石碑四面铭文,其中一面为汉文,三面为当时无人能识的古突厥文。
这是一条非常明确的线索,根据这条线索,考古学家们很快从中国古文献中发现这面碑文是当年大唐玄宗亲笔手书,此碑的树立,是为了纪念东突厥毗伽可汗的亡弟阙特勤。 在唐史中,东突厥毗伽可汗是作为一个与唐比较友好的可汗被记录下来的。例如,在欧阳修所编纂的《新唐书》卷215下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毗伽可汗)请父事天子,许之。又连岁遣使献方物求婚。” 也就是说,当时毗伽可汗请求与唐玄宗结成名义上的父子关系,唐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此外,毗伽可汗还连年向唐朝请婚。 后来,当吐蕃写信给毗伽可汗,要求与他连兵进犯唐帝国的时候,毗伽可汗“不敢从,封上其书”-不敢和吐蕃联合,而且把吐蕃人的书信封存了送给唐玄宗。 因为这件事情,唐玄宗大悦,下令开放了朔方郡的西受降城与东突厥互市,还 “岁赐帛数十万”。后来在开元十九年,当毗伽可汗的弟弟阙特勤死去之时,为了表示抚慰和友善,唐玄宗还亲自手书碑文,并派特使拿着玺诏,率领唐朝工匠去为阙特勤树碑建庙,以为纪念和吊唁。 这些汉族工匠们所建立的石碑,正是雅德林采夫考察队发现的“故阙特勤之碑”。 在这块石碑上,唐玄宗情真意切地留下了这样的文字“…… 修邊貢,爰逮朕躬,结為父子,使寇虐不作,弓矢載橐。爾無我虞,我無爾詐。……且特勤,可汗之弟也,可汗,猶朕之子也。父子之義,既在敦崇;兄弟之親,得無連類。俱為子愛,再感深情。是用故制作豐碑,發揮遐徼,使千古之下,休光日新。……” 翻成现代文,唐玄宗说的就是与自己毗伽可汗之间结成父子关系之后,双方休兵通好,互不欺诈,同享太平。阙特勤作为毗伽可汗的弟弟,那也可以算是自己的儿子,父亲因为对儿子的深情,写了这篇碑文…… 既然读通了汉语碑文,按照一般惯例,古突厥文的碑文也应该表达的是大致的意思,因此,在一开始,这块石碑是被作为唐与突厥间友谊的一个凭证来进行解说的。 然而后来,随着欧洲科学家对古突厥文的完全破解,阙特勤碑的突厥文碑文也被解读了出来。人们发现,突厥文碑文并不是对唐玄宗手书的简单翻译,而是毗伽可汗亲自撰写的碑文。 而且,最令世人所震惊的是,这个一直被作为唐帝国之友、唐玄宗义子的毗伽可汗,在突厥文的碑文中,却对唐帝国表达了强烈的恨意,他并告诫突厥人要远离汉人,否则就可能灭亡。(原文不方便贴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阙特勤碑南5-南9,东6-东10的铭文翻译) 在一片和平友好的气氛之中,毗伽可汗利用了唐使不懂突厥文的弱点,让唐朝的工匠将这些憎恨唐朝的话语与唐玄宗那些友善的话语刻在了同一块石碑上,从而形成了这块举世罕见的碑文针锋相对的石碑。 他戏弄了唐玄宗,戏弄了这个以为他是真心与唐修好,从而付出了极大热情的老人。 这也难怪,狼性本来就是善变而凶残的,一个已当了多年太平皇帝,享受着中国史上顶级的开元盛世的老人,又怎么能理解这种以狼为图腾的游牧首领的性格呢。 也就是在不久之后,还是这个老人,相信了另一个叫安禄山的胡人,他甚至将整个东北方向的边防军,都交到了这个胡人的手中。 再后来,就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大唐帝国的帷幕,缓缓落下…… |
|
|
|
![]() |
![]() |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
![]() |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
![]() |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
![]() |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
![]() |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