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亿元矿藏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甘塘战斗内幕 | ||
www.wforum.com | 2010-07-19 21:27:51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我父亲是69年的兵,直接从xx无线电学校(地方五年制高中专,现已撤消)毕业后参加空军xxx所,后来的番号8xxxx部队xx分队,隶属总参三部(一部作战、二部外勤、三部电子侦听),行政归属兰空司令部,驻地甘肃xx县,海拔xxxx米,可以拿高原补助的,每年我和母亲都会去探亲半个月,现在父亲已退役,部队还在(名称、数字涉密)。
我国对越自卫反击站开始前数月左右,父亲部队组建xxx前出小分队(数字涉密)和四川兄弟分队进驻云南,负责对越无线电侦听。听他讲,越南自吹“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且不说战斗力如何,起码情报加密上是弱智的可以,跟美苏差的不是三两个级别,跟我们差距也很大,破译周期一再缩短,以至于战斗后期半数电文在破译最初密电后我技术人员可以实时念出,至今父亲不明白为何越南会视通信保密如此儿戏。关于各国军电加密大概方式父亲从没讲过,顶多告诉我有点象猜字游戏,只不过“字”都不是哪国文字,都是乱字母。 情报保障有力,我军后期大规模战事发展顺利,但在甘塘战斗中,却遇到前所未有的顽固抵抗。 现在看到的影视和文字资料中涉及甘塘内容并不多,有提及也只是说“攻克xx、xx、甘塘等地,进逼谅山”等等,其实远不止如此。当时阶段我军攻克市镇的效率大概是数天不等,但在甘塘却足足被耽误了两周左右,伤亡非常巨大,虽然小城周边大股越军早已肃清,可少量营级规模抵抗异常顽强,更奇怪的是越南人不顾大量的战斗伤亡,硬是不停的驰援守军,最大规模居然达到加强团的建制。加强团,近2000人啊!而且守军并不与增援部队会合后想法突围,只是死脑筋的缩在市内等着我们攻。 进展速度慢下来了,当时担负强攻部队指挥员也不明白为何这么个小地方值得越南人拼着老命固守,于是考虑分兵就地包围,继续穿插纵深,等后续部队慢慢解决,方案上报几乎将被首长认可的时候,,一份电文改变了战役的进程。正是xxx前出分队截获以当时越南最高领导人(好像是黎笋吧)的名义发给甘塘数千守军指挥员,经破译,内容大致是:“以国家名义命令坚守甘塘,已有加强xxx营(番号父亲忘记了)将于数日内抵达甘塘外围增援。禁止出击,不得以诱敌进城的方式打巷战,不惜任何代价保护城市,御敌于外,坚守以待中国军队停战。”电文立即上报后,首长当即取消分兵包围的计划。电文通过总参一路上请,父亲讲最终的阅读者是邓 xx,命令也很简单:肯定有东西,也是不惜代价打下来。 电文透露出了几个信息:一、甘塘市内有重要价值的战略目标,越南人自己舍不得给我们,也舍不得毁弃。二、越军会不断不计伤亡的增援甘塘,早打比晚打好。三、更重要的是,越南已经在战略层面判断出中国军队的打击限度,认识到停战后撤是非常可能的,所以报有保存甘塘目标的一线希望。 本着尽量催跨越南经济和基础设施的目的,电线杆子都没留下几根,甘塘怎么可能留着? 又经过数日组织攻坚,我军付出较大代价终于攻克甘塘,全歼守敌。经过搜索,在甘塘市内地上和地下发现大量苏联援助物资,更重要的是发现一处大型多种稀有金属共生矿藏(父亲又忘记矿名了)和苏联援助先进开采加工设备,极其昂贵,还有未及运出的矿石原料、半加工成品。矿藏种类丰富,虽然包括磷,但远不止后来宣传的单单一个磷矿那么简单。全部打包后来估计当时价值在1至2亿美元左右。80年代初的美元你们算算看!当时我国外汇储备才在百亿美元上下啊! 处理的方法也非常简单,能拆的拆了,能运的运回国内,包括设备、成品、资料,剩下的搬不走的连着矿本身全都交给工兵和他们的炸药包了。 所以,这也是战后的甘塘轻易的并入老街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补充一下:父亲忘记了一些细节,甚至甘塘地名都是挂在嘴边都想不起来,有次看到电视上提及才告诉我他说的就是这个地方,原因是在他30多岁时在部队带队搞任务(当然还是电子方面)连续加班40天,每天睡眠3小时,结果得了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耳鸣,住院数月才控制住,但后来十几年年纪大了在记忆方面差了不少,那个任务也圆满完成了,还得了集体三等功,不过因为很久没有电报、电话或者信件,又突然在和平年代立功,搞的我父亲也是军人出身老岳父(也就是我姥爷)担惊受怕还以为他是受了什么严重的伤才嘉奖呢! |
|
|
|
![]() |
![]() |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
![]() |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
![]() |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
![]() |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
![]() |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