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文学 > 正文  
激战一江山(1):张爱萍挂帅出征 蒋经国点将防守
www.wforum.com | 2010-08-30 20:40:45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凤凰卫视8月23日《凤凰大视野》播出系列纪录片《最后一战:一江山岛战役揭秘》第1集,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一江山岛,这是在一个很多人的记忆里,恐怕很难找寻的地名,它总面积两平方公里,在中国的版图上,也只能够用放大镜才能够找到它,这座由岩石构成的小岛,我们好像很难把它和中国解放战争联系在一起。

  但也就是这个“弹丸之地”,当年成为了国民党“反攻大陆”的跳板和重要的前哨阵地,这里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的第一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场,由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攻克一个海上岛屿的战争。

  后来呢,有人形容一江山岛战役为“中国的诺曼底登陆”。半个世纪过去了,在台州土地上,这最后的一场解放战役,给这个海滨城市留下了难忘的红色印记。

  陈仕勤(原浙江省军团海防大队三中队登陆舰舰长):原来我上班的时候,每天、每天早上来,有时候中午在这里,晚上再回去,有时候晚上再来,晚上也来,到这天天看,都二十年了,二十年了。我差不多八十岁了,那么身体也差一点了,这里爬山啊,这里墓道,当年墓道两口气上去,现在呢不行了,到了墓道上去也得歇了,歇两下,我要不会走了就算了,他们不要生我的气。老战友啊,我来看看你们,老战友啊,我们原先在部队的时候,打球、跑步都一块,吃饭也一块。

  现在呢,已经在这里了,没人来看你,家都没有了,有些就是妻离子散了。父母亲没了,老婆孩子没了,有一些就是在家里生了小孩的,小孩大了以后,父亲就没了,小孩连父亲都认不到,这样子的很多的啊,满多的啊。这个呢,我们一中队,中队副赵德元。他本来呢,他要回家结婚呢,他说这仗打过去以后,就结婚。以后呢,这仗一打呢,打死了。金老大,我今天来看看你,我向你三鞠躬。

  解说: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枫山北麓,这里长眠着为解放一江山岛英勇捐躯的四百五十四位烈士,和其他革命烈士。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浙、闽全境的解放,国民党残余逃窜到金门、马祖,上下大陈岛等一系列沿海岛屿,台州成为战斗的前沿。随着志愿军入朝作战,中国的军事力量由东南沿海转向东北地区,这些岛屿的解放暂时被推后,然而国民党占据了这些岛屿,比邻大陆,既可作为台湾的防卫区,又可作为反攻大陆的滩头阵地,它们就像插入大陆沿海腹部的一把尖刀,对新中国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陈志超(原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口地方志主编):大陈岛离我们大陆椒江口是51公里,它等于是南北航行必经之地,因此呢,不把它解放以后呢,我们东南沿海轮船来来往往,都是非常的不利。

  陈仕勤:轮船不能走,商船不能走,生意不能做,我们捕鱼不能捕,不可以出去,近,他抓你,远,远一点,他炮打你。

  章子桂(解放江西岛登陆舰纪念馆顾问):经常派一些飞机来轰炸,包括到宁波轰炸,到我们这里,飞机来轰炸我们。这样子,搞得就是说沿海老百姓也不得安宁,军队的任务也很重。

  陈志超:造谣惑众,还有就是破坏基层政权,所以等于整个国民经济恢复工作遭到了极大的祸害。

  解说: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后,大批解放军南下,在舟山群岛等岛屿相继解放后,解放台湾,一直是毛泽东时刻关心和考虑的问题,1953年年底,在杭州召开的中央军委会议上,毛泽东就指出朝鲜停战了,我们可以腾出手来准备解决台湾问题了。

  张航建(浙江新四军研究所广东分会研究员):那么当时分了两块,一块呢,是浙江沿海的岛屿,还有一块是福建沿海的岛屿。

  孙梅生(原东海舰队登陆舰三大队作战参谋):台湾,它是两扇门,一扇门,北边那扇门,就是大陈、一江山、鱼山、南部庆山跟南部台山,所以八个大的岛屿。这个是蒋介石北边的大门,北边的大门的门闩是一江山,这是一个南面的大门,南面呢就是金门,马祖、北泉,这好像南面,那么这个都是台湾本岛的一个屏障。你要打台湾,那么你一定要先把这些岛屿解放,你才能打台湾。

  解说:1954年初,针对国民党占据的闽、浙沿海岛屿,中共中央提出了由北向南解放沿海诸岛屿的战略,浙江沿海诸岛距台湾较远,国民党后援支持相对较弱,先解放浙东沿海岛屿,逐步削弱国民党在台海的势力,最终解放台湾。

  黄胜天(原华东海军司令部作战总参谋):陈毅同志就讲了,他说清理门户呢,先打浙江的上下大陈。从北向南打,先浙江后福建,在浙江地区来说呢,只要上下大陈一解放,整个全省的沿海岛屿都可以解决问题了,不要打了。

  解说:与此同时美国,为了使其在台湾的军事力量合法化,秘密与蒋介石签署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目的是把台湾纳入美国的庇护之下。同时把福建、浙江沿海岛屿纳入美国的军事协防范围,这样在浙江沿海岛屿的布防中,以大陈为核心,其外围有一江山岛、披山岛,鱼山岛、南济山岛,由国民党第46师及6个突击大队共2万1千余人和海军11艘舰艇组织防守,美国第七舰队不时游弋在大陈地区海域。

  曾幼诚(原浙东空军作战处处长):美国把它主要的力量,第七舰队主要就弄到东海来的,弄到东海来,它的目的是什么呢,它就是要支持这个蒋介石啊,把沿海这些岛屿给你控制起来,他依仗他的海军、空军比我们强,背后又有美国的第七舰队支持他,所以他认为我们没有办法。

  张震(原华东军区参谋长):这时毛主席了解了这个情况,虽然还没有签,就决定打破这个协定,就是决定我们对浙东沿海发起进攻。

  解说:在针对浙江沿海的布防中,国民党称大陈是台湾的“北大门”,是台湾的屏障,一江山则是大队的“门闩”。也就是说一江山是大陈的门户。一江不保,大陈难守,大陈失守,台湾垂危。一江山岛,位于椒江口外,约35公里,处于台州湾中部,离大陈岛11公里,它分为两个部分,“南江山”和“北江山”,两岛相距250米,地形狭窄、位置险要,为了保护台湾的“北大门”。蒋介石派他的所谓“克难英雄”王生明上校作为一江山岛的“守护神”。王生明既是胡宗南的爱将,也深受蒋氏父子的重视。

  毛一江(原七八围剿团长毛张苗之子):王生明这个人呢,也是国民党里面的一员悍将,1955年1月1号,他是被选为第五届战斗英雄的第一名,由蒋介石亲自给他佩戴的,那么他到大陈来,最后也是由蒋经国亲自点将,让他过来,所以当时国民党有这么个说法,就是出去王生明也守不住一江山,那就没有人能守得住一江山了。

  解说:王生明守备的部队下辖是国民党突击队第四大队、第二大队、第四中队和炮兵第一中队共计一千余人,岛上配备有大小火炮100多门,各种机枪100多挺,构筑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火力点154个。两岛独立守备互为依托,成犄角之势,易守南攻。

  陈志超:所以他们的一江山,他们布置了五道防线,五道壕嵌还有154个大小碉堡,一部分碉堡,暗堡啊,就筑在岩石里头,这样他们以后又调了一个榴弹炮弹大队,到一江山岛去,所以在一江山岛这个设防呢,特别的强固。又以大陈为中心的一系列的军事设施。把大陈岛搞成进攻大陆的跳板,

  张震(原华东军区参谋长):一江山登陆作战,是我们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一部分,但是针对沿海岛的解放,我们曾经有三次作战计划,因为当时情况变化了。第三次又把它推迟了。

  解说:1954年8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同意了华东军区成立“浙江前线指挥部”担负整个作战指挥。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聂凤智,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彭德清和浙江军区司令员林维先等任“前指”副司令员,任命张爱萍为司令员兼政委,统帅三军攻打大陈岛的战役。“前指”的成立使解放军的各项战役准备纳入了正轨。

  王彦(原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作战参谋):浙东前线指挥部在宁波草马路天主教堂里。

  黄港洲(《张爱萍与海军》作者):他认为这里利用教堂来作为掩护啊,保密性比较强。

  王彦:当时有空军指挥所、海军指挥所、登陆指挥所,我们住在一楼、张爱萍住在二楼和王德参谋住在二楼,还有空军指挥所住一座楼,里面全部都是电台,架着电线,广场都是吉普车来来往往,当时还没有卧车都是坐吉普车,由美式吉普车,有苏联嘎斯69吉普。

  解说:作为总指挥的张爱萍,19岁参加苏北红十四军暴动,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和八年抗战中屡建奇功,解放以后,他奉命组建了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当时解放军优秀的将军可谓满天繁星,为什么会挑选中张爱萍呢。

  黄胜天:这个人,从毛主席开始、刘少奇、陈毅、彭德怀都对他很熟悉,而且很信任他重,很用他这么一个人。

  陈志超:因为张爱萍当时组建中国人民海军,张爱萍就是创始人。

  王彦:张爱萍首长,文武双全,他具有现代化作战的战役指挥能力,他跟其他这些老红军不一样,他知识很渊博,只有他当时指挥这个战斗。

  黄胜天:张爱萍本人来说,解放战争没有参加,可是他美美地补了一下解放战争的课,不但是补了解放战争的课,而且进入到了现代战争,当时的现代战争最高作战是三军联合作战,登陆作战。

  解说:1954年8月31日,在前指作战部署会议上,对于大陈岛的战役计划,是先攻打大陈岛还是先攻打一江山岛,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就是先打大陈岛,理由是大陈为敌指挥中心,只要摘敌“首脑”,其他岛屿自然唾手可得。而另一种意见就是先打一江山岛,双方各执一词。

  黄胜天:打一江山还是打大陈岛呢,张爱萍就说以后就有些不一样就在这里,首先听大家的意见,群众的意见,包括苏联专家的意见,吵得不可开交,他怕吵,你们吵好了。

  陈志超:大打陈到是主岛,主岛消灭了,其他就全部解决了,第二种提法就是先打披山,披山靠近温州那个地方,打他们守军,一下打下来他们就怕了。

  王彦:像披山这种小岛,就不堪一击。

  张爱萍(一江山岛登陆战总指挥):在确定首战目标的问题上,当年军区在开作战会议的时候,曾经提出过三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呢,是多数人主张直取浙东沿海主岛的指挥和防御中心大陈岛,攻下大陈其他岛就好打了。但是大陈的敌人兵力比较多,而且打大陈还要绕过一江山,我有后顾之忧啊,第二个方案呢,部分人建议先夺占守敌较弱的披山岛,这样可确保首战成功。但是对于浙东沿海敌人的综合防御体系,震撼不是很大,第三个方案少数人主张,先打一江山岛。

  解说: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张爱萍表达了以一江山岛作为突破口的战术计划,大陈岛是东南沿海国民党守军和防御中心,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门户和前哨,攻克一江山岛必能击中蒋军要害。攻占一江山就能取得进攻大陈的基地,甚至有可能不战而克,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王彦:应该先打一江山岛,因为什么呢,我们利用头门山岛的海岸炮,利用高岛作为快艇的停泊场,陆军利用头门山岛作为一个进攻出发地。

  陈志超:因为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门闩,门闩拔掉,大门就洞开了,你这个大陈岛,肯定守不住的。因为大陈岛所有的物资,粮食什么的,都靠台湾供应。这么长的战线,我们一江山岛一打下来以后,它就没办法了,这么长的战役它维持不了的。

  解说:盟军在诺曼地登陆的成功之处,在于准确的天气预报,盟军联合气象组对6月6日的预报为,上午晴、夜间转阴,而这一天,德军的天气预报为从目前的月相和潮汐来看,恶劣天气还将在英吉利海峡继续下去,正是两份截然不同的天气报告,导致的结果,是盟军获得了这次登陆战役的胜利。而对于即将在冬季发动的一江山岛战役,选择适于登陆作战的时间,也直接影响到登陆作战的成败。

  黄港洲:在浙东很奇怪的,奇怪在什么地方呢,往往是冬天的时候,雨雪多,而且风大。

  孙梅生:冬天在东北风过来,又是吹尾风,岸边浪花都是大浪滔滔的,你哪个登陆舰能在大浪滔滔的岸上去登陆呀,登不上去呀,两个浪打过去把你步艇都砸碎了。

  解说:浙东冬季的气侯为风大、雨多,根据参战三军的武器装备的性能状况,只有选择在海上二三级以下风浪的天气,才适合登陆作战。如果风浪过大,登陆作战只能停止或推迟,作为总指挥的张爱萍,请来各路气象专家“会诊”。同时,也走访了许多有经验的老渔民。

  章子桂:当地渔民也都采访过了,不过这个确实很难很难风险是挺大的,因为在一月份,在我们这个地区,这个天气变化是很大的。

  解说:气象科长徐杰和他的战友们认定,1月17日、18日、19日,是一江山岛周边的风浪潮汐都适宜海空作战,在1月19日后,天气可能转坏,建议在17日做好一切准备,18日发起攻击,19日结束战斗。

  卢辉(原海军第五登陆大队大队长):在这里我特别提一下子,气象科长徐杰和他的战友们,他们本着对三军上万名指战员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综合分析,科学判断,肯定这是一般局部的阵风,第二天天气一定会好转,毫不犹豫地向张爱萍司令员立下军令状。

  王彦:我愿立军令状,张爱萍笑了,他说不要你立军令状,是我要向中央军委立军令状,这个仗一定要打好。

  章子桂:张爱萍说,不要你多了,他说我当时讲,不要17号,19号,我就要18号一天就行了。

  解说:以攻占一江山岛作为突破口的战术计划确定以后,与会人员又对发起进攻时间又产生了争议,苏联专家根据西西里岛和诺曼地登陆的经验,认为选择晚上登陆比较好,同时也符合“夜间航渡,拂晓登陆”的登陆作战惯例。

  苏彦:苏联专家主张是夜间打,黄昏登陆或者拂晓登陆。

  黄港洲:不能够参照西西里岛的一些做法,结果搞得苏联顾问也很尴尬,那么后来他就是提着提包就走掉了,也不参加这个讨论了。

  解说:“夜间航渡,拂晓登陆”的登陆作战惯例,对于第一次三军联合作战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针对夜间如何协同,互相之间如何配合,以及守军暗礁中的火力如何摧毁,与会人员又一次展开争论。

  孙梅生:你假如说不是白天海空军,陆海空三军是首次协同作战,要协同的这么好很难的,是不是。所以白天便于协同,白天便于指挥登陆。

  苏彦:大家弄不好,晚上你打你我打我,这个看不见的,而且国民党的工事都是伪装的,都是坑道,都是洞穴,那伤亡是很大的,而且陆军和海军、空军跟炮兵的协同,夜间是无法协同的,只好白天打,白天下午两点钟,这个高潮登陆。

  陈志超:一江山岛它的周围,整个岛能登陆的,一段一段加起来不到两千公尺,其他地方都是无法登陆的,只有突出部那个时候才能爬上去,其他地方都不能爬的,所以呢,我们白天看的见,我们看得见。我们在把它火力点摧毁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登陆,那个时候,晚上登陆跟拂晓登陆都不现实。

  黄港洲:我们当时的一些船只和一些装备,是比较落后的,我们都是一些各种各样的,有登陆艇有其他的舰船,甚至木船,都有的,那么这样的话,就是在作战指挥方面不便捷。那么这样子如果晚上的话,你包括晚上的联络什么的,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呢,这个也是一个原因。

  解说:温台巡防区副司令员陈雪江主张白天登陆,他认为首先一江山岛悬崖峭壁,夜间不易攀爬攻击,其次渡海装载工具是各方拼凑而来,夜间不利于组织协调,最后如果能掌握战区的制海权、制空权、完全可以为白天发动进攻提供保障,陈雪江的建议得到了多数人的同意。

  曾幼斌: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的各个兵种的威力,陆军也发威、海军的力量也要发挥,空军力量也要发挥。那么呢,好了怎么办呢,不是也有矛盾,最后研究决定白天打。

  解说:当作战计划制定以后,浙东复杂的气侯变化,以及如何选择最佳的登陆地点和登陆时间,成为张爱萍思考的重点,一江山岛陡峭的岩壁,岛周围复杂的洋流以及能否掌握潮汐的规律,成为能否取得战役胜利的关键。

  曾幼斌:不管是红军也好,八路军、新四军也好,解放战争也好,抗美援朝都在陆地上打,你现在呢,要渡海作战,要下海了,下海我们曾经碰过钉子的,在 1949年打到福建去的时候,从厦门对面的那个金门岛,我们一下子打下去的时候啊,想解决这个金门的,我们吃了亏的,不懂,那时候。

  解说:此时,身处浙东前指的张爱萍,获取了一个重要信息,台湾的美军顾问团向蒋军打了包票,共军不可能在冬季多风季节发起任何规模的渡海作战,而且保护大陈蒋军的美国第七舰队,已经驶离大陈海域,到菲律宾避风浪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在确定18日为攻击时间以后,张爱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好登陆地点,一江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然环境恶劣,而且面积狭窄,山脊陡峭,山坡平滑,岸壁一般都在40度以上,选择好登陆地点是这条战斗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章子桂:因为呢,一江山岛一共是1.75平方公里,可供部队登陆的点,这个滩头没有超过一千米的沙滩,都是几十米或者百把米,那么相对来讲突出部,就是选择了三个突出部,黄岩礁、海门礁、乐清礁。

  这三个礁就是说从一江山岛里面,伸出来的三条腿一样的,我们现在去看就看得到,这三个登陆点呢,也是敌人肯定的它防御是很坚固的,敌人也可能守军也便于分析到要登陆别的地方,都是悬崖峭壁爬也爬不上去,这个地方还有一点,还有几十米可以登陆,几十米,就是一江山岛的地形啊,没有一个适合渡海登陆的一个滩顶。

  解说:一江山岛上设有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工事,前沿滩头阵地设有防御障碍,尤其是在203、190、160等几个高地上,筑有坚固的集团工事,并配有主要火炮,其火力可达各登陆地段,对登陆突破和纵深战斗威胁最大。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攻击岛上主要的高地,减少伤亡,张爱萍对这航拍照片反复思索,是否以这三个突出部作为登陆的地点。

  章子桂:登陆要它有利的方面,有它不利的方面,不利的方面守军的后援肯定很强的,很强的,对我们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但是说有利的方面,当涨潮的时候,潮水涌上来的时候,那么敌人守军的地堡,一些碉堡都在水平线以下的,我们的登陆艇很快地直接地就靠上去了。就不需要通过滩头再一步一步往上面爬了,就是潮水涨满了平潮的时候可以直接的登到伸出来的部分,直接靠上去了。也就是说很快就可以接近敌人的核心工事了,主要工事了。

  解说:浙东前指根据战区的气象、潮汐、水流等情况,确定了登陆部队渡海作战的时间、地点,同时按照集结展开、渡航、突击登陆、岛上作战四个阶段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协同计划。同时根据渡海登陆作战的特点,需要明确在作战过程中的指挥关系,做好各军兵种之间的协调,为了达到这些要求,还需要三军参战部队之间更好的训练与磨合。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中国039C也下饺子?性能数量双双超越苍龙级
太快!福建舰海试跑出30节 仅2款舰艇能跟上
中国软件行业几乎全军覆没
中国最大尼姑庵,天黑后必须遵循一条死规定
江绵恒被降职 上海官场同期被“清洗”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