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文学 > 正文  
不得不看:林则徐发给英女王的一封天朝特色的信
www.wforum.com | 2010-11-16 20:39:03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840年1月18日,林则徐发出《谕英国国王书》。这封信写得不容易啊。林则徐早就有写信的心思了,后来跟皇上商量之后,一度打断,所以才有1839年3月误传的所谓的致英王第一封信。按天朝惯例,凡皇帝谕旨涉及外国人的,一般由总督巡抚联衔照会该国王。鉴于天朝新定《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里有外人夹带鸦片专条,所以需要向外夷宣谕。林则徐认为,鸦片贩子主要由英美两国居多,但听说美国没有国王,没法传谕,便只好传谕英国国王了,虽然听说英国国王是个小女人,但毕竟是国王嘛。

  林则徐会同邓廷桢、怡良写了致英国国王照会底稿,然后给道光批红。道光看了,觉得语句得体,同意发出。林则徐将照会底稿给袁德辉翻译成英文,又请美国商人威廉·亨德把袁德辉的英文本回译成中文,以两下对照是否有误。还不放心,他又托美国医生伯驾另译一份英文稿,再两下里对照,看是否有误。

  最后,在1839年的12月16日,林公破天荒地接待了一群外国人,他们是遭难英船“杉达”号(Sanda)上的人员。鉴于了解夷情的需要,林则徐对他们竟不耻下问了,态度也很亲切,虽然在自己的日记中,他照例还是要贬低他们的。该船夷生喜尔(Hill)详细记述了接待情况。这次会见,林则徐把致英国国王照会的英译本交付喜尔,让他审阅。

  喜尔说:“他交付一封给英国女王的函件。文辞仍旧是一贯的浮夸口气,使我不禁失声而笑。他一看见这种情况,便问是不是不合适。我们说我们所笑的,只是文辞上的几处讹误。于是他便吩咐我们将信带入里屋,在那里修改我们所发现的一切错误,并在那里进茶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喜尔为什么笑呢?这信我们现在看了也笑:

  第一,把自家大皇帝夸得没边没沿:“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一视同仁,利则与天下公之,害则为天下去之,盖以天地之心为心也。”

  第二,摆着挖井人的姿态表扬英国国王,就像表扬孙子似的:“贵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观历次进贡表文云:‘凡本国人到中国贸易,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平恩待’等语,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称者,赖有此也。”

  第三,夷商中一些坏蛋贩卖鸦片,国王请给管管,因为天朝法度很吓人的:“谅贵国王向化倾心,定能谕令众夷,兢兢奉法,但必晓以利害,乃知天朝法度断不可以不懔遵也。”

  第四,中英贸易中,中国货都是利人之物,英人离了断断不行;英国货都是供玩的东西,可有可无,而且还有害人之物。天朝如果不是出于公心,早关门大吉不跟你们玩了:“中国所行于外国者,无一非利人之物:利于食,利于用,并利于转卖,皆利也。中国曾有一物为害外国否?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中国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则夷人何以为生?又外国之呢羽、哔叽,非得中国丝斤不能成织,若中国也靳其利,夷人何利可图?其余食物自糖料、姜桂而外,用物自绸缎、瓷器而外,外国所必需者,曷可胜数。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好玩,可有可无,既非中国之需,何难闭关绝市!乃天朝于茶丝诸货,悉任其贩运流通,绝不靳惜,无他,利于天下公之也。”

  第五,贵国王若能把那些鸦片产地扫除,就会有好报的,多福多子:“贵国王诚能与此等处,拔尽根株,尽锄其地,改种五谷,有敢再图种造鸦片者,重治其罪,此真兴利除害之大仁政,天所佑而神所福,延年寿,长子孙,必在此举也。”(林则徐不知道,他写信的当口,人家小丫头尚没有结婚呢。而且后来,所谓快乐的女王、幸福的女人、延年益寿长子孙,所有这些她都拥有了——1901年,维多利亚在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一个外孙的亲情包围中,溘然长逝,她的寿命是82岁)

  第六,再次吓唬英国王,配合俺大清禁烟,否则“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

  最后给英国女王下令,好像面对天朝一七品知县似的:“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原文见萧致治:《西风拂夕阳:鸦片战争前夕中西关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5~477页)

  1840年1月18日,林则徐的致英王照会,托付给了英船“担麻士葛”号船主弯喇,让他带往伦敦,问题是,林公如此慎重、经历过诸多周折的这么一封唬人的信函,英国外交部拒绝接收。英国拒绝得也对,人家在天朝自有官方代表义律,而天朝政府非得托民间代表递送,傲慢程度绝对不低于天朝政府的大英政府当然不愿意接受,何况那信根本就是大爷发给孙子的,英国政府接了,相当于自认孙子了。

  不过,这份大爷信虽然为英国官方所拒收,但对于英国传媒,则是绝好的报料了,《泰晤士报》全文发表了此信,供英国人民开心取乐。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和弗兰克·萨奈罗这两个+++对此信评价曰:“林则徐苍白的语言,无力的威胁,看起来非常可笑。这次事件被搬上了舞台,成为流行的喜剧,在其中,英国商人在广州的遭遇被用来取乐。他们挥舞着滑稽的、夸张的手枪,把自己打扮成海盗。在遥远的中国发生的鸦片战争成为伦敦的笑料和一种娱乐。”

  (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和弗兰克·萨奈罗:《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6页)

  唉,这或许就是文化与民族的差异吧?

  当然,林则徐对小女王的吓唬,建立在他对夷情的判断之上。林则徐,天朝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对夷情判断如何?基于这种判断,他又做了什么准备呢?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中国039C也下饺子?性能数量双双超越苍龙级
太快!福建舰海试跑出30节 仅2款舰艇能跟上
中国软件行业几乎全军覆没
中国最大尼姑庵,天黑后必须遵循一条死规定
江绵恒被降职 上海官场同期被“清洗”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