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文学 > 正文  
1973年仍有志愿军正军级干部牺牲 成最后一位烈士
www.wforum.com | 2010-12-17 18:59:35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作为“抗美援朝最后一位志愿军烈士”,他静卧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作为戎 马一生、战功赫赫的将军,他的英名永垂不朽。这位将军就是——

  志愿军首席谈判代表何渠若

  敲开大门,迎接我的,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她叫戴敏,今年76岁,是何渠若将军的遗孀、1943年参军的老革命。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何渠若将军又是“抗美援朝最后一位烈士”,所以,戴敏老人家感慨万千,回忆起她和何渠若的件件往事———

  儒将青史

  1920年,何渠若将军出生在广东省大埔县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8月,何渠若从大埔中学毕业后,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两个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何渠若任115师教导四旅十团11连指导员,参加反“扫荡”、反“蚕食”战斗40余次,连队荣获了“钢铁英雄连”、“横扫边区十一连”称号。

  1947年7月,何渠若任旅政治处主任后,参加了著名的鲁西南战役、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战役。在西南剿匪时,何渠若率部歼灭了敌第六编练司令部、72军余部计2500余人,活捉了敌中将司令肖以觉,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8年,何渠若率部从抗美援朝战场撤回祖国。1971年,时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何渠若,又以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委员、中方首席谈判代表的特殊身份,再次来到朝鲜开城,同韩、美方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斗争,维护了朝鲜和平,两次荣获了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火线结婚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戴敏老人家和何将军都在16军,戴老在组织部,何将军在140团任政委,两人在工作中有过接触,彼此心仪已久,组织上也打算促成这桩姻缘。

  但戴老当时有“三不”誓言:战争年代不谈个人问题;不干出模样不嫁;不了解的人不嫁。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戴老坚决要求上前线。

  当时的兵团政治部主任王辉球说:女同志一个人出国上前线不方便,组织上不同意。戴老明白首长的意图:想去朝鲜战场,就必须结婚。

  戴老思忖再三,终于与何将军结为伉俪。当时,何将军31岁,戴老24岁。结婚第二天,他们就双双开赴朝鲜战场,新婚蜜月,是在火车上度过的。

  在朝鲜战场,两人只能在战斗间歇或开会时,才能见上一面,大多时间是以纸条沟通情感、互相问候。戴老说,他们结婚23年,实际在一起的时间不过两年。

  1958年,何渠若将军回国后,他的双胞胎儿子说什么也不承认这个父亲,晚上要睡觉时,一个劲儿撵何渠若将军走。何将军只好等孩子们睡着后,再悄悄地回来。

  彼此工作繁忙,一家人很难团聚。直到何将军躺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病床上弥留之际时,全家人才聚到一起,请军队的一位摄影师拍了照片,凝固了这生离死别的“全家福”。

  首席代表

  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后,根据停战协议,中方要在朝鲜开城板门店常设首席代表,与朝方一道,同美、韩方展开谈判。由于“文革”冲击及其他原因,“首席谈判代表”一职曾空缺了3年。

  1971年,我国决定派员重返板门店谈判会场。经过慎重挑选,1971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何渠若,为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委员、朝中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首席谈判代表。

  周恩来总理批示:首席谈判代表要常驻朝鲜且参加使馆党委。从此,何将军走上了外交谈判战场。

  来到朝鲜后,何将军首先利用业余时间,将18年来的“军停会”档案进行整理,和朝鲜开城联络处处长苗杰、副处长冯卓文一道,耗费10个月时间,最终形成了《十八年军停会斗争策略》,受到外交部等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

  何将军说,外交无小事。为展示中国形象,何将军做好“中立国”的工作,节假日举办宴会、电影招待会,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

  一次放映电影时,放映机因潮湿出现故障,外国客人只好中途退场。从此以后,哪怕只有一个人,联络处每到周末都要放映电影,保证放映机正常运转,此后再没出现故障。

  身先士卒

  每次晚宴结束后,何将军都要换上工作服,与工作人员们一道洗刷餐具;何将军回国手术后,特地嘱咐戴老在沈阳买了10多种菜籽,背到朝鲜开城,在联络处院里种菜,自给自足,尽量给朝方减轻负担。

  何将军对同志们关怀备至:

  因为妻子家庭成分问题,英语翻译胡传忠工作7年没能入党,经何将军耐心工作,终于使工作勤恳、业务过硬的胡传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家在沈阳的炊事员老董,因家里住房困难而分心,何将军便设法与地方政府联系,终于解决了老董家属的住房问题;

  一名翻译因没能晋职而沮丧,何将军回国治疗小肠疝气时,在病床上嘱咐妻子戴老,找军区有关部门,为这名翻译解决了晋职问题。

  板门店谈判时,每天枯坐六七个小时,有时竟长达12个小时,且中间不休息。一旦有人起身上厕所,对方便会认为是退场抗议。

  何将军身体不好,战争年代就患上了肠粘连、胃病,后来又得了小肠疝气、心脏病,兜里天天揣着各种急救药物。

  为了维护中国代表团形象,在谈判前一天晚上,何将军就开始禁水,以免谈判中途上厕所。在何将军朝鲜期间的日记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字样:心脏病又犯了、凌晨一时就寝、人很疲累等等。

  1972年冬季的一天,何将军正在谈判时,突然心脏病发作,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但他仍然坚持到谈判结束,被送到当地医院抢救。

  翌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指示,何将军回国治疗,最后住进了沈阳军区总医院。何将军回国前叮嘱同志们好好工作,不辱肩头使命;战友们希望何将军早日重返朝鲜,继续抗美援朝第二战场的谈判战斗。

  但谁料想,何将军这一去竟成永别。1973年9月12日,时年53岁的何将军,永远离开了亲人和战友们。

  告慰英灵

  1984年2月17日,民政部批准何渠若将军为“革命烈士”。鉴于何渠若将军曾奋战在抗美援朝前线,战后又亲历板门店谈判,呕心沥血,直到牺牲在外交谈判岗位上,沈阳军区和省民政部门决定,将何渠若将军骨灰移葬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何渠若将军在朝鲜战场战斗了8年,在板门店谈判了3年,且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诸位烈士中,级别最高,所以将何渠若将军安葬在了烈士陵园主碑后面第一排显要处,与吴国璋等3位将军并肩同眠。

  举行隆重移葬仪式时,沈阳军区原政委宋克达、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光中,为何渠若将军墓碑揭幕。

  如今,这位“抗美援朝最后一位志愿军烈士”长眠于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之中,受到人们的景仰。

  铿锵遗孀

  何渠若将军临终前有个愿望:把自己多年来的基层政治工作手稿结集出版。时年46岁的戴敏含泪答应了。

  从此,她开始艰难地整理何将军的战地日记,几乎跑遍全国寻找何将军的老首长、战友,补充、核实相关内容。

  一次,她到北京寻找何将军的一位战友时,由于该战友地址已变,带的钱仅够返程路费,她便到菜市场拣些烂茄子、西红柿,洗干净后充饥。

  从1973年到1996年,戴老奔波了23年,终于将《战时基层政治工作实录———何渠若文稿选编》出版了,了却了何将军遗愿,何将军得以告慰九泉。

  1943年,当时只有16岁的戴敏,就参加了李先念任师长的新四军五师。建国后,戴敏转业担任了沈阳市人事局副局长。

  因戴敏曾在李先念中原突围时,部队被敌人打散,几个月后才找到刘邓部队,“文革”期间含冤坐牢整整4年,双乳被打坏,只好割去。

  眼下,戴老生活得仍然清贫、简朴,家徒四壁。戴老双胞胎中的一个儿子,不幸壮年夭折,另一个由于“文革”期间受到迫害,神志不健全;戴老的小儿子已经下岗,惟一的经济来源,便是戴老1000多元钱的退休金。

  支持戴老的精神支柱,就是战争年代的革命气节、铿锵豪气,再有就是何将军弥留之际全家人拍摄的“全家福”照片、何渠若将军的巨幅画像。

  画像长两米、宽49厘米,是开追悼会时一位画家绘制的。

  何将军走后的30年中,这幅画像一直陪伴着戴老。她每天都要长久地凝望何将军的画像,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太快!福建舰海试跑出30节 仅2款舰艇能跟上
中国039C也下饺子?性能数量双双超越苍龙级
中国软件行业几乎全军覆没
中国最大尼姑庵,天黑后必须遵循一条死规定
江绵恒被降职 上海官场同期被“清洗”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