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文学 > 正文  
(图文)揭秘我军女大学生二炮导弹射手:首次考核不及格
www.wforum.com | 2011-10-04 20:09:26  解放军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王晓丽近影。

  身材高挑、军姿挺拔、清爽干练,还未开口,快乐就写在脸上。说起话来,满屋子都是她的笑声……

  刚刚从高原发射场归来的第二炮兵某基地大学生士兵王晓丽,可爱中透着自信和成熟,俨然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兵。

  2009年12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四学生王晓丽应征入伍,开始进入记者的视野。两年来,从清华园到“砺剑园”,从南国密林到大漠戈壁,从主攻1号手到“最后的王牌”。王晓丽加入了党组织,戴上了一枚金灿灿的军功章。关于她的采访笔记,已经写满厚厚一本。每每翻读,记者总是禁不住感叹:这个“女一号”,真阳光!

  激情如火

  第一次采访王晓丽,是在新兵连。

  还没等主角登场,一群女兵就哗啦啦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别看她文弱白净,可干啥都起劲儿。”在战友们看来,王晓丽浑身血液就像烈酒一样,一点就着。连队干部问谁会指挥唱歌,她第一个站出来,结果手势根本不合拍,下面乱成一锅粥。指导员实在看不下去,从身后抓住她的两只胳膊,像提溜木偶似地教她,才算勉强过关。

  参加新闻点评,王晓丽总是抢着举手。有时站起来却不知说啥,只好把看过的内容简单复述一遍,经常闹个大红脸。

  吃饭时间到了,她变着法子站到队伍前头,为全班“抢”来一盆馒头。姐妹们见状哭笑不得:“这哪是打饭,分明是打仗嘛……”

  王晓丽抿嘴一笑:“当兵就得有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拼劲儿!”

  队列训练,踢正步是王晓丽的“短板”。白天铆足劲练,夜里还加班加点。一天,班长杨秋容查铺时发现她的被子隆起“小山丘”,掀开一看,王晓丽正躺在床上练抬腿。“被子有重量,这样练效果更好。”班长乐了:“你呀,真是当兵的料!”

  在姐妹们眼里,王晓丽总是激情四射、风风火火。按她的说法:“来部队可不是图享受的,为啥不轰轰烈烈当个好兵”。

  军营是另一所大学,但这里没人去热衷时尚和明星八卦,没人攀比服装品牌……王晓丽说,在军营,她体验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如火青春。

  王晓丽想当好兵,更想当打仗的兵。进入女兵发射分队,她离实现理想更近了。

  团长问她想学什么专业,她反问“什么专业最难”。得知发射单元指挥长已有人选,她就选择了难度次之的1号手。

  1号手负责导弹测试、发射、控制,单是在“发射前30分钟前准备”阶段,就要熟练掌握50多个口令、90多个动作、上百种现象。接过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学习“跑电路”,王晓丽顿时傻了眼,在学文科的她的眼里,这就像一幅外星版的“清明上河图”,一点也看不懂。

  她没有气馁,一切从零开始。白天跟老兵见学跟训,晚上自己加班加点练,王晓丽像拧紧发条的时钟。专业理论强化,每天要背记数百个数字、字母和知识要点;练习跑位,一天下来相当一次10公里长跑;实装操作,上车下车把脚腕都跳肿了……

  紧打猛拼2个多月,王晓丽终于赶上了训练进度,并在以后的专业考核、对抗比武中3次夺得第一名。从此,战友们加封她为“女一号”。

  一默如雷

  新兵下连,王晓丽分到机关公勤队。整天和首长打交道,爱笑的她,不敢再笑了。

  收发报刊、端茶送水、整理内务、打扫卫生……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一切都要求静悄悄地进行,王晓丽只能选择沉默。

  机关楼、空调房,“白领”生活,远去了“金戈铁马”,黯淡了“鼓角争鸣”。渐渐地,她有些怅然若失:身在军营,为何感觉离军营这么远?

  多少次在梦里,她回到了快意酣畅的少年时代。下河摸鱼虾、上树掏鸟蛋。拿着弹弓练射击,端着玩具枪打冲锋。多少次在脑海里,她一遍遍地想象,自己也能像“红色娘子军”“女子特警队”那样,当一个打仗的兵……

  那天,王晓丽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向领导提出申请:到基层连队去,到艰苦地方去。

  消息传开,家人强烈反对,同事好言相劝,但都没有动摇她的决心。

  2010年8月17日,王晓丽离开机关来到某基地训练团。那里,有我军第一支女兵发射分队,她要成为一名能够托举导弹飞天的战斗女兵。

  报到第一天,她就换上久违的皮靴和迷彩服。王晓丽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残酷的现实再次让她安静下来。

  由于晚来5个多月,原本就对导弹一窍不通的王晓丽,被战友远远地甩在后面。再过4天,部队就要启程驻训,战友们忙着筹备物资、检修武器装备,而啥也不懂的她只能站岗。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成了多余的人。

  收起笑容,继续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王晓丽选择了前者。她借来操作规程,没日没夜地学习。开往驻训点的专列、环境恶劣的大漠,成了她默默攻读导弹专业的课堂。

  10月,第三套女兵发射单元组建,王晓丽被确定为一名备份号手。有了属于自己的战位,她兴奋得一夜没睡。她说,那种归属感就像一名“板凳球员”能够上场比赛、一个流浪汉找到了新的家园。

  没想到,第一次专业理论考核,又给王晓丽泼了一头冷水。54分,无情地暴露出她与一名合格操作号手的差距。

  此后,王晓丽的训练劲头更足了。第二次考试,她考了98分。

  盛夏,女兵发射分队仗剑出征,执行实弹发射任务。此时的王晓丽,已经由备份号手成长为正式号手。军列开了几天几夜,王晓丽一路欢声笑语。这一次,她终于有机会亲手按下点火按钮,听到导弹腾飞时雷霆万钧般的巨大轰鸣。

  绚烂如花

  王晓丽特别爱笑。

  经过多次采访,记者发现,这既是她的招牌表情,更是她的阳光心态。

  新兵集训时,有个安徽籍女兵,因为不适应军营生活经常哭鼻子。有一天吃完晚饭,她开始抱怨:“整天吃馒头,脸都吃得像馒头。”说着说着,就哭了。

  “这可不行,消极情绪会传染。”王晓丽心里嘀咕着,赶紧把她拉到宿舍外,轻声劝道:“既来之则安之,开弓没有回头箭,要笑着走下去……”苦口婆心一番话,终于让女孩破涕为笑。

  实装操作时间紧、任务重,一些战友们累得吃不消,王晓丽就变着法地“寻开心”:今天讲个笑话,明天画个漫画,后天唱段“变调”黄梅戏,逗得大伙儿乐翻天,疲劳与艰辛在谈笑间“灰飞烟灭”。

  战友们说:笑,成了王晓丽的符号。有人善意地给她起了个外号:“笑面虎”。王晓丽笑呵呵地说:“这是在表扬我呢,生活中笑口常开,训练中虎虎生风嘛。”

  其实,王晓丽并不是没有“烦心事”。不同的是,她从不把它们挂在嘴边、贴在脸上。每次给父母写信,她总是报喜不报忧。直到有一次,她把寄给同学的信错寄到了老家,父母才得知真相。“问罪”电话打过来,她仍笑着宽慰父母:“女儿好着呢,这点苦累比当年考大学差多了。”

  记者问她:“你这么做不是难为自己吗?”

  王晓丽自有一套理论:“我笑他们就笑,有时候硬着头皮笑,笑着笑着就成了开心的笑。”

  今年7月,女兵发射分队首次执行实弹发射任务。发射前一天,王晓丽所在的发射单元被宣布为备份单元。这意味着,如无意外,她们将与发射第一枚导弹失之交臂。

  消息传来,大家的情绪顿时跌入谷底。王晓丽首先打破沉默,微笑着劝慰战友:“没什么、没什么,备份单元是最后的‘王牌’,我们是最棒的!”

  战友们抬起头看着她,发现泪水已在王晓丽眼里打转。那一刻,她们才明白,其实王晓丽更有理由痛苦,作为1号手,不能按下点火按钮,她比任何人都难受。

  “晓丽说得对。我们应该振作起来,微笑着走向发射场。”发射单元指挥长张芳芳拳头一挥,把大家带到训练场,继续挥汗如雨。

  第二天,王晓丽起得特别早,召集大家穿上最干净的迷彩服,把皮靴擦得锃亮:“我们要以最好状态、最佳形象完成备份任务。”

  旭日东升,霞光满地,备份单元女兵英姿飒爽,动作娴熟,战斗状态出奇地好。

  发射前15分钟,耳机里传来“待命”指令,操作终止。记者明白:王晓丽与发射导弹无缘了。她跳下发射车,面向远处的另一块发射场坪,含笑伫立。那里,一枚乳白色导弹直指苍穹,即将腾空而起。

  激动人心的“零秒”时刻终于到来。和着指挥员的发射指令,王晓丽心里默念:“点火!”同时,将两个拇指对在了一起。发射成功了!那边,女兵们欢呼雀跃;这边,王晓丽也高兴地跳了起来。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中国039C也下饺子?性能数量双双超越苍龙级
太快!福建舰海试跑出30节 仅2款舰艇能跟上
中国最大尼姑庵,天黑后必须遵循一条死规定
中国软件行业几乎全军覆没
江绵恒被降职 上海官场同期被“清洗”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