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我军特种兵逐步融入体系作战传统科目不能丢 | ||
www.wforum.com | 2011-11-25 18:43:54 中国军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格斗基础训练 国之利器不可以全部示人,你所看到的只是特种兵的冰山一角。 即便是向公众展示的那些“老把式”,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把“尖刀”。 《图说中国特种兵》不是视觉娱乐,向你传递的是“特种精神”。 此刻,我们不妨共同回首:这种民族特质我有吗? 另外:不必把对某些事物那些浅显的不满加之于特种兵,因为,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军人从来没有“熊”过!
说起现代战争,人们往往想起1991年的海湾战争,那场战争的对弈双方,已从单兵、单个部队、单个作战要素的对抗,演变成作战体系之间的对抗。换言之,伊拉克军队仍然是依靠传统的树状结构,将作战要素、作战单元和作战系统,通过物理空间上的配置和组织行动上的协调来形成战斗力,而美军则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网状的结构,将各种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作战系统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感知战场态势、实时共享战场信息、准确协调战场行动、同步遂行作战任务。两国军队的差距,不只是单个武器的差距,而是作战思路和作战体系的巨大差异,其结果不言而喻。 也正是在那场战争之后,美军不断将体系作战的概念诠释的淋漓尽致,“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所带来的,则是美军与敌方的非接触性战争形态,也因此,美军的特种部队成为了地面战场的主体力量,传统的陆军对垒演变成了“特战化”的有限接触模式。 尽管特种兵越来越成为“体系作战”中的重要一环,但万变不离其中,包括了侦察、破袭、战场营救、斩首行动等任务的特种部队,其作战任务和作战样式,决定了特种兵依然要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娴熟的轻武器射击技能为一身。所以,特种兵的“老把式”不会丢、也不能丢,因为那是特种兵的看家本领。 但现代战争中的特种兵除了练肌肉,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化装备。在记者10月初参加的一次部队演练中,我看到了新一代特种兵戴着信息化头盔,手持多种先进侦查设备,向“战场前沿”渗透,他们需要对战场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并传输至指挥部,而他们的每一步行动乃至每一颗子弹的射击,都能在动态下被后方指挥部实时掌控。 而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特战分队,则更加直观的检验了体系对抗下的特种兵。记者曾跟随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特战队员在对海盗船只进行追击、临检和作战中,我们能看到,他们其实是在一个完整的作战网络中行动。执行任务过程中,情报部门会依靠卫星、网络、技术侦查等方式和手段判断是否为海盗船只,及其船型、人数、武器以及坐标等信息,编队指挥所通过国内提供的船舶信息(包括过往亚丁湾船舶的国籍、动力和舷高等),综合外国军事力量的具体位置,指挥护航行动,制定特战分队的具体任务。 一次特战分队的作战行动,靠的是在海、空、天、电和网络等诸多领域同时展开的行动;靠的是各部门、各系统以及各种作战要素的集合整合;靠的是作战力量、保障力量和武器平台之间的无缝链接与整体联动。特种兵是“刀尖见红”的利刃,而对弈双方的内功则决定了这把利刃能否出神入化、取得胜利。 所以,当网友们争论现代战争中特种兵的作用时;当网友们质疑信息化时代特种兵怎能还靠体力“吃饭”时;当网友们评价各国特种部队的优劣时,切不可忘记了支撑特种兵作战的,是他们背后的国家力量,以及由此构建的作战体系。 特种兵传递的是“特种精神”! |
|
|
|
![]() |
![]() |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
![]() |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
![]() |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
![]() |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
![]() |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