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文学 > 正文  
(图文)中国军人从着火大巴中救出44人自身烧伤90%
www.wforum.com | 2011-11-28 18:40:45  人民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原文配图:历经九死一生磨难的阳鹏,靠着一颗坚强的心,终于重获新生。

  “你是浪花上的海燕,你是烈火中的凤凰,三湘儿女传颂你的故事,滔滔东海把你的美名远扬……”

  这是一首新时代的英雄赞歌,歌唱的英雄叫阳鹏,是海军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岸勤部管理科管理员。这个名字里透着阳光的26岁大学生军官,用“浴火救苍生”的壮举,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

  近日,海军党委作出决定,在海军部队广泛开展向阳鹏学习活动。

  英雄蹈火——他用一颗勇敢的心挽救生命

  时光回溯至2010年7月21日。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辆载着46名乘客的大巴离开长沙黄花机场,疾驰在通往市区的高速公路上。

  窗外,风景如画。想着即将见到久违的父母,探亲路上的阳鹏内心充满温暖。谁知,一场灾难正在向他和乘客们逼近。

  15时56分许,大巴车上一个中年男子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点燃手中的红色尼龙提包,狠狠地扔到车厢靠后的过道上。瞬间,火苗腾空而起。

  “着火了!”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乘客惊慌失措,车内顿时大乱。妇女尖叫声、小孩哭喊声响成一片,求生心切的乘客一窝蜂地挤向车门。

  “大家不要挤!有秩序地走!”阳鹏大吼一声,一边指挥乘客迅速有序地从车门撤离,一边冲向着火点,抬起脚奋力踩踏着火的地板。火焰烧穿了他的衣裤,烧灼着他的身体,他咬紧牙关,拼命狂踩,试图把火踩灭……

  可就在阳鹏奋不顾身扑火之际,红色尼龙提包突然发生爆炸,熊熊烈焰吞噬了整个车厢。

  生死关头,阳鹏依然没有退却,他使劲推着乘客往外逃生。大部分乘客陆续脱离险境,而他却被烈火团团包围。

  此时的阳鹏,心里十分清楚:不远处就是车门,自己只要向前跨几步,再就地一滚,就可以逃生。但是,车厢后部传来的呼救声在撕拉着阳鹏的心,拽着他义无反顾地向火海深处扑去。

  循着呼救声,阳鹏摸到了后排。发现一名女乘客正在破碎的玻璃窗前挣扎,他忍着烈焰烧灼的剧痛,奋力把女乘客从窗口推了出去。

  烈火无情,越烧越大,长长的火焰窜上了车顶,整个大巴被浓烟笼罩。阳鹏浑身像刀割一样疼痛,他拼尽全身力气,继续在车厢里摸索着、寻找着,唯恐漏掉一条生命……

  当所有乘客都以为不可能再有生还者时,奇迹出现——阳鹏从车里出来了。他的头发冒着烟,全身都烧糊了,几块碎布还粘在身上燃烧着……

  “阳鹏出来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烧得面目全非、浑身焦糊的壮士!”乘客张建明充满敬意和感动地回忆:“他身上的皮肉就像在油锅里煎过一样,四肢和躯体弯曲着,手指被烧成鸭爪状,还滴着被火烤出来的油,两个耳朵都被烧掉了一半……”

  在这起歹徒纵火事件中,两名女性窒息死亡,其余乘客均安全脱险。除阳鹏受重伤外,只有13名乘客受了点轻伤或轻微伤,就连两名带小孩的妇女和孩子都没有烧伤。

  曾有23年军旅生涯的刘亮双,是机场大巴所属的湖南空港实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他动情地说:“阳鹏是最后一个出来的,他如果不是救别人,不可能烧伤得那么严重。如果没有阳鹏见义勇为,伤亡人数肯定会更多!”

  “凤凰涅槃”止于传说,“英雄蹈火”却是活生生的事实。阳鹏用燃烧的血肉之躯,以一颗勇敢的心,保护了44条鲜活生命的安全,在三湘大地传为美谈。

  英雄无畏——他用一颗坚强的心重获新生

  躺在解放军163医院重症监护室里的阳鹏,生命垂危。

  经诊断,他全身烧伤面积达90%,深二度40%、三度40%,重度吸入性损伤,脉搏达到180次/分钟。

  抗休克、抗感染、清创面、维持酸碱平衡……医院把所有抢救措施都用上了,24小时内,输液达14000余毫升,输血达4000多毫升!

  经抢救,阳鹏虽然逐步恢复了意识,但咽部水肿越来越严重,呼吸越来越困难,眼看就要窒息,医护人员又紧急切开他的气管,插管维持呼吸……

  入院第2天下午,阳鹏见到了闻讯赶来的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岸勤部管理科科长封恒华。

  “科长,我没有给部队丢脸吧?”阳鹏让护士摁住他的喉部气管套管口,艰难而又自豪地说。

  那一刻,封恒华无语泪流,哽咽着冲他竖起大拇指。

  由于伤势严重,阳鹏生命体征很不稳定,危险期由3天延长到7天,后又延长到15天。终于,他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

  为营救乘客,阳鹏右手烧伤最严重。如不及时做皮瓣修复手术,就会丧失功能。但此时做手术,不仅要冒感染的风险,更要忍受巨大痛苦。

  “做!”阳鹏斩钉截铁地对左右为难的主治医生唐家训说:“我不怕风险,我不能没有手,我还要回部队工作!”

  所谓皮瓣手术,就是将阳鹏烧伤的手指埋入自己腹部皮肤,然后用石膏将手和腹部固定,等到腹部皮肤长在手上再分离开。而阳鹏的右手臂皮肤全部烧焦,无法打石膏,只能用缝针将手缝在腹部,难度和痛苦成倍增大。

  皮肤生长至少需要21天,对阳鹏来说,这是一个何等漫长的过程!由于重度烧伤,他背部不停地出血、化脓,躺在病床上,感觉有无数根钢针同时在扎;他晚上连觉都不敢睡,生怕睡着了手臂一动,拉扯了手术部位,就会前功尽弃。

  整整21天,阳鹏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疼,没流一滴泪。手术成功,阳鹏的右手保住了!

  住院期间,阳鹏在手术室里进行全身麻醉条件下的大手术就达14次,直接在病房里开展的小手术更是不计其数。

  全身深度烧伤的阳鹏,每天至少需要换两次纱布,把已经和创面紧紧粘在一起的纱布揭下来,那种撕心裂肺般的痛苦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切肤之痛”。而为了保住他残留的双耳,医生还要用浓度超过普通盐水10倍的“浓钠”进行湿敷,这好比直接在伤口上撒盐。护士长杨玲云感叹说:“我从事烧伤护理工作20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坚强的人!”

  如果说剧痛是阳鹏需要跨过的一条生死线,那么,奇痒就是他必须要跨越的一道鬼门关。

  植皮后3个月,身体开始长疤。那段时间,奇痒折磨得阳鹏无法吃饭和睡觉,浑身好像有无数只蚂蚁在叮咬。家人24小时轮流抚摸他全身,仍旧起不了多少止痒作用。实在奇痒难忍时,他就在心中默默地唱着军歌,给自己鼓劲……

  烈火烧不倒,伤痛击不倒。历经九死一生磨难的阳鹏,靠着一颗坚强的心,终于重获新生——2010年12月18日,他重新站了起来,迈出了负伤后的第一步。

  那一刻,阳鹏异常兴奋,像打了胜仗一样。

  英雄追梦——他用一颗忠诚的心献身使命

  湖南汨罗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的地方。阳鹏就生长在江边一户普通农家。他就读的岳阳中学附近的岳阳楼上,范仲淹题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2003年夏天,阳鹏以优异成绩考入海军工程大学。从此,他的人生便与英雄为伍、与崇高相伴。军校第一课是在“衡阳抢险英雄群体”雕塑前上的。透过花岗岩浮雕,他仿佛看到那个惊心动魄的雨夜,当飞驰的列车脱轨颠覆的灾难时刻,刘晓松等13名海工毕业学员舍生忘死救助群众的场景。他和同学们举手宣誓:“学英雄业绩,当英雄传人!”

  赴红安革命老区寻根,在高科技知识海洋畅游,随“郑和”舰远航实习经受风浪洗礼……军校4年,阳鹏过得紧张而充实,搏击大海的羽翼日益丰盈。

  2007年7月,阳鹏如愿分配到驻守东海前哨的某驱逐舰支队,在“遵义”舰任副雷声长。

  这是一支英雄部队,曾取得“七战七捷”的辉煌战绩,2次被中央军委荣记二等功,走出过110名共和国将军。“忠诚、勇敢、精武、善战”,是流淌在这支部队官兵血液里的红色基因。

  阳鹏清楚,“七战七捷”的辉煌战绩是前辈们创造的,自己的使命就是铸盾砺剑、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打赢“第八次战斗”!

  忠诚一旦与使命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阳鹏很快通过部门长全训合格考试,开始独立担负战备值班任务。一次,舰艇出海训练遭遇恶劣海况,狂风掀起巨浪不时盖过驾驶室,阳鹏连胆汁都吐了出来,依然坚守在战位上。他说:“出海就是打仗,当战斗警报拉响时,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战位上!”

  舟山定海,鸦片战争古战场。“那六天洒流五千人英雄血,这一仗打痛每一颗中国心。”一副长联,记录了当年定海保卫战失败的悲壮与屈辱。

  阳鹏深知,对军人而言,打赢是最高使命,是最大责任,是最终追求。

  2008年8月,支队举行岗位练兵大比武。由于雷声长在外上学,整个部门的比武任务压在了阳鹏身上。他向舰长立下军令状:“一定争取夺冠。”结果,他带领“遵义”舰雷声部门一举摘得比武桂冠。第二年,再次成功卫冕。

  “遵义”舰是东海舰队的“旗舰”。阳鹏职掌的编队指挥控制系统,是指挥舰艇海上作战的“大脑”,在每次重大演习中都发挥关键作用。一次实弹射击演练前,“遵义”舰主炮系统突发故障,大家都认为是雷达出了问题,而阳鹏通过认真分析,判定是指挥仪出故障,最终排查结果证明,他的判断完全正确。那次演习,“遵义”舰主炮怒吼,首发命中,打出了“满堂彩”。

  2009年11月,阳鹏调任支队岸勤部管理科管理员。从海上到岸上,从舰艇到机关,无论岗位如何变化,阳鹏忠于职守的使命追求、激情如火的工作干劲始终没有变。他把机关食堂伙食、支队车辆调度、家属来队住房分配等工作都管理得井井有条,让领导放心,让官兵满意。

  阳鹏就是这样,把一颗忠诚的心献给使命,只要一息尚存,他就会奋不顾身!

  英雄有爱——他用一颗善良的心感动社会

  初冬的长沙,寒气袭人。记者走进解放军163医院烧伤科6楼阳鹏的病房,这里鲜花簇拥,暖意融融。

  海军部队领导和战友们来了,母校海军工程大学师生们来了,在他帮助下安全脱险的同车乘客来了,家乡省市领导、老师同学和父老乡亲们来了……阳鹏受伤后,关爱就像潮水般涌向这间病房,使他时刻被爱心包围着、温暖着、感动着。

  英雄的伤牵着海军首长的心。海军首长指示海军慰问组专程赶到长沙,转达军委首长对阳鹏及其家人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海军机关有关部门请来第二军医大学烧伤整形方面的权威教授给他会诊,确定后续治疗和康复方案;安排他长期患有腰椎滑出的母亲到医院治疗,并积极协调帮助解决他的家庭困难……

  英雄的伤连着部队战友的情。阳鹏所在的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第一时间派人赶到长沙,了解伤情、协调治疗、送去温暖;支队岸勤部官兵亲手为他叠了300只千纸鹤,寄托着300名战友对他的牵挂和祝福,鼓励他战胜伤痛;同宿舍的战士陈日浩每周都帮他晒衣被,盼着他早日康复归队……今年“七一”,东海舰队表彰他为“优秀共产党员”。支队给他记二等功,并提前晋职。

  英雄的伤系着人民群众的爱。阳鹏烧伤后,现场一位老大爷像心疼自己孩子似地呵护他,买了矿泉水给他喝,直到把他安全送到医院才悄悄离开,而他至今都不知道老大爷的名字;163医院烧伤科主任唐家训为了抢救他,连续4天吃住在科室,直到他度过最危险的休克期;同车乘客不仅自发为他捐款、赠送锦旗,还联名写信给有关部门为他请功……

  “我们决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湖南空港实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亮双说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从昏迷中醒来的阳鹏,告诉家人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给部队和组织添麻烦、提要求。”家境并不富裕的他,却毅然将湖南省人民政府奖励的2万元见义勇为奖金,连同同车乘客捐给自己的6000元钱,一起捐给了湖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他说:“我是一名军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我捐的钱虽然有限,但是希望能够唤起更多的人加入到见义勇为的行列。”

  一位哲人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的心灵: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和内心崇高的道德。

  阳鹏用默默的行动,让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绽放出仁爱的光芒,用一颗善良的心告诉人们:道义和博爱,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精神家园中最美、最高的大树。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中国039C也下饺子?性能数量双双超越苍龙级
太快!福建舰海试跑出30节 仅2款舰艇能跟上
中国最大尼姑庵,天黑后必须遵循一条死规定
中国软件行业几乎全军覆没
江绵恒被降职 上海官场同期被“清洗”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