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我军押运兵车厢生活:夏天如洗桑拿冬天吃冰水 | ||
www.wforum.com | 2011-12-13 18:46:27 中国军网读者频道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雪地押运 停车检查 物资交接 睡前检查车厢门闩 12月8日凌晨,在上海某火车站,一列闷罐车正在装载。几名荷枪实弹的押运兵全副武装,在闷罐车厢内外巡逻警戒。6个小时后,这列列车缓缓启动,警惕的押运兵们开始了他们穿越“春夏秋冬”的千里押运线。这是上海警备区某部的一支特殊小分队,长年担负押运任务。近几年来,他们完成了千万吨长途铁路运输任务,行程累计600多万公里。列车上,记者伴随着咣当咣当的铁轨声亲身感受并聆听了押运兵们生活的酸甜苦辣。 虽然是大中午,但闷罐车一关上车门,里面是一片漆黑,跟夜晚一样。带队干部刘东华介绍说:“押运就是这样,进了闷罐车经常分不清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来,开饭了!”午饭在黑夜中进行,记者领到了自己的第一顿押运午餐:一个面包、一碗泡面、两根(火腿)肠。
午饭后,押运兵们和衣而卧,闷罐车坚硬的车厢板上只铺了一层褥子。 虽然分不清白天黑夜,但押运兵的警惕性都很高。黑漆漆的车厢里,押运兵分成两组,一组在车厢两端警戒,另一组休息,每两小时一轮换。 押运官兵都知道这么一句话“100-1=0”,因为押运的都是弹药、物资等危险品,只要出一丁点差错,就会导致重大事故。 安全警戒 一次押运途中,闷罐车在野外缓缓停下,值班员杨齐从缝隙向外望去,天已经快黑了,茫茫野外,视线可及处没有一户人家。突然从远处传来一声又一声的金属撞击声和嘈杂的说话声。随着声音的渐渐靠近,押运员们神经都紧张了起来。“我们当时都认为遇到野外扒火车的盗贼了,他们正在寻找下手的目标”。终于,脚步声停在了门外。 “干什么的?”带车干部林云一声断喝。 “我们是检查铁路的”门外的人回答。 “军队专列,不许靠近!” “我们马上走。” 这时,林云猛的拉开车门,几名押运官兵全副武装跳下车,迅速查看情况。“跳下来,才看清确实是铁路巡视工,真是虚惊一场。”下士汪文明如释重负的说。大家经常开玩笑说,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押运官兵一路上即使睡觉也得睁一只眼睛。 艰苦:夏天洗桑拿 冬天冻透凉 押运兵中有这么一句顺口溜:“睡的是弹药床,住的是铁皮房,夏天热得难受,冬天冻得透凉”。今年年初,这支部队同时担负两次押运任务,一列往南至,一列往北,虽然路线不同,但押运战士们却同样吃尽了苦头。“南下”的带队干部方伟国回忆说,“车厢里没有空调,里面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东西摸着就烫手,而为了安全需要,我们又不能打开闷罐车的门,整个车厢只有4道长约10厘米、宽约2厘米的通风口。”而更难受的是,押运兵们必须穿着较厚的迷彩服,外面罩有防弹衣,防弹衣外挂有子弹带,头上戴着钢盔,不但从头到脚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每人还负重约10公斤。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身上所有装备连睡觉都不能脱下,枪也是抱着而卧……人在里面就像蒸饺子!虽然平时经过了耐暑训练,但那次执行任务途中战士们个个汗如雨下,里里外外的衣服全部被汗湿透,连衣领、袖口都结起厚厚的一层盐霜。 而“北上”的已押运了13年的士官鲍丰国又是另一番感受:在行驶的闷罐车里,寒风从四面八方往车厢里灌,冷气从脚底往上钻,身上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但还是没有一点热气。”为了应对寒冷,押运人员想着的一切可行的办法。睡觉是他们面临的最突出和现实的问题,为了保暖,官兵们在铁皮上用泡沫板打底,然后盖上雨布,再垫上两床床垫,并戴着棉帽,盖上帆布睡觉,可睡不了一会儿官兵们又醒了。吃饭、饮水也成了重大问题,出发前在热水瓶打的水甚至结上了冰,买的矿泉水、可乐全部变成了冰疙瘩,面包冻硬了,没有办法官兵们只好一边啃硬面包,一边吃冰水,到后来只能嚼厚厚的冰渣。 寂寞:白天眼对眼 晚上轮流讲故事 长期与孤寂相伴,押运兵有“三晕”:火车、铁道、方便面;当名合格的押运兵,还要经历“三境”:新奇、焦躁、沉默。 战士顾士成坦陈,押运是一件特别吃苦的事情,“一点都不好玩”,因为除了环境恶劣外,还要耐得住车皮的寂寞。”四期士官艾力介绍说,“刚押运时,哪像现在流动图书箱、多功能手机、‘MP4’一应俱全……当初,押运就是两件棉袄,两床棉被褥,两个押运员挤在一个被窝里。过着白天眼对眼,晚上数星星的日子。与现在的押运生活相比,相差甚远。”艾班长接着说,第一次押运两人都特新鲜。可过了几天,两人的新鲜感顿间全无。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手机也没电。吃完饭便钻进被窝,却怎么也睡不着。为了消除寂寞,两人轮流讲故事。每个人都从记事时起,讲上学的调皮捣蛋,讲第一个暗恋的女孩儿,讲入伍后及第一次押运的感受。后来,两人的故事讲完了,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事儿讲,咋办?又在弹药箱上练体能,练累了就睡觉。“嘿,你还别说,这招儿还真灵。练了两个小时,不但晚上能睡着了,而且军事素质也得到了提升。”艾班长一脸兴奋。现在部队除了为每个押运兵配发了收音机、电视机、影碟机等文化设备,笛子、口琴、吉它、快板等乐器也一应俱全,还有“流动图书箱”、“掌上DVD”等学习娱乐设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押运兵在战胜枯燥寂寞的尝试中,逐渐总结出一些管用的口诀:用积极战胜消极,畅饮“心灵鸡汤”;用责任填充空虚,舒展“隐形翅膀”;用情感化解孤寂,破译“快乐密码”……半夜,闷罐车停在一座无名车站。很快,记者一天的押运生活就要结束了。记者依依不舍地和押运兵告别,闷罐车缓缓开动了。车厢里,传来了押运兵们豪迈的歌声:“寂寞权作行军酒,烦躁权作热鸡汤。冬是大冰箱,夏是桑拿房,闷罐车厢是我们的行军床。一切忠诚献给党,押运线上铸辉煌……” |
|
|
|
![]() |
![]() |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
![]() |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
![]() |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
![]() |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
![]() |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