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朝鲜 遇见来自四野的朝军女军官 | ||
www.wforum.com | 2012-02-10 21:10:30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1950年10月23日,父亲随中国人民解放军66军l97师第一批入朝作战,参加了抗美援朝一、二、三、四次战役,从鸭绿江边一直打过“三八线”,打到横城和春川一带。父亲说在第二次战役后,他遇到了几个北撤的朝鲜人民军。11月24日,197师歼灭祈雨山、松川洞、望日洞地区伪第15联队,得手后即向古城洞、龙山洞、宁边地区进攻.197师指战员敢打硬拼,激战6天,共毙敌官兵263人,俘敌58人 (含美军24人)。到29日晚,当面之敌溃退。12月22日,他们师冒着敌炮火袭击和美国飞机轰炸扫射,迅速插向敌后,于黄昏占领了草洼洞,华岳里,由宁边东南渡过清川江,继续向南攻击前进, 那天,他带几个人员到附近的村庄寻找粮食,找了好久也没有看到一个朝鲜老百姓,当地老百姓由于战争早已跑光了。他们在一栋房子里发现有十多个朝鲜人民军官兵正在烤火取暖,他们有的背着手枪,有的挎着苏式冲锋枪。 这些人民军也发现了父亲,他们看见父亲一行进来,问:“어떤 사람들?”(什么人?) 随行的联络员用朝鲜话回答说:“우리는중국사람들의자원봉사자”,(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屋子里一个佩戴中尉军衔的朝鲜人民军女军官站起来用中国话问:“你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吗?” 联络员说:"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父亲见她会讲中国话就反问说:“你会说中国话?” 她说:“我原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的”。 随行的朝语联络员指着父亲介绍说:“这是我们李副参谋长”。 这位女军官听后马上举手向父亲敬了军礼,并用朝鲜话告诉其他的几个人民军,他们马上站起来向父亲敬礼。这些人中有大尉、上尉、中尉和战士。一位大尉敬礼后说他是人民军大队长。朝鲜人民军虽然编制体制是苏式的,但各级编制的称谓却是军团、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是典型的日式称谓。因为朝鲜人民军按照苏联红军编制等级制度十分严格。由于我军无军衔标志,不易识别职务高低,在中朝两军交往时,朝军的校官、尉官们往往表现得神气颐指。 父亲问:“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那个女中尉说:“我们是从南面撤回来的,部队被打散了,在往北撤时遇到一块,正寻找我们的部队”。 父亲问:“你在哪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她说:她是在中国东北吉林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的,他们部队中有许多朝鲜人。跟随部队参加过黑山阻击战、辽沈战役和解放天津等战役,部队打到了湖南境界。后来上级命令,凡是朝鲜族的官兵都要回朝鲜,他们47军朝鲜族干部战士和40军、43军的朝鲜族干部战士,于1950年初从湖南回到朝鲜,编入到朝鲜人民军部队。回到朝鲜后不久就参加了朝鲜解放战争,一直打到南边釜山,后来战局发生变化,美军仁川豋陆切断了退路,伤亡很大,牺牲了很多人,他们一路打游击才撤到这里。 她接着说,“朝鲜人民军部队中有不少人是从中国东北四野部队转回朝鲜的”。 她说:“父母亲还在中国”。 父亲说:“中朝人民是一家人,毛主席派我们来抗美援朝同你们一起打美国鬼子”。 他们说:“早就盼你们来,听说你们来了真高兴,又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了”。 他们还介绍说,回到朝鲜后,好多不习惯,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好,没有那么严格的等级制度。朝鲜人民军实行的是一长制,各级编有政治副长。不象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政委、教导员、指导员,官兵平等,不打人骂人。 后来,我根据父亲讲述的情况,从有关资料中了解到:他们的部队是朝鲜人民军第7师团,是在四野156师的基础上吸收了139师、140师、141师的朝鲜官兵的基础上组建的。也就是打黑山阻击战赫赫有名的10纵。在辽沈战役之后,南下湖广,挺进川黔,解放重庆。140师在湘西剿匪,立下卓著功勋。就在剿匪过程中140师的朝鲜族官兵得到命令,北上整编。在1950年4月上旬,也就是在朝鲜战争开始之前2个月才仓促成军,该师团指战员长年在47军编成内作战,对解放军那套战略战术非常熟悉。该师团回到朝鲜后,立即就被整顿,朝鲜战争爆发时的番号是第7师团。开战后不久改称12师团,官兵成为了人民军的中坚力量。并在8月攻势中荣获“安东”师的荣誉称号。 六七十年代,在我们部队,我还听过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首长们讲,他们当年曾在朝鲜战场上还遇到在四野一个部队工作过的朝鲜战友,向他们讲过朝鲜战争的一些情况。朝鲜解放战争从1950年6月25日开战,北朝鲜进攻部队有2个军,下辖七个师,干部一部分来自抗联,一部分来自八路军,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官和战士来自四野,极少数来自苏军。从中国回到朝鲜后,师级干部成了军团级,团级干部成了师级,连营干部成了团级。部队全副苏式装备,在朝鲜战争初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作战时往往异常勇猛,死战不退,士气高涨。但美军仁川登陆后,战场形势逆转,釜山前线人民军大溃败,朝鲜人民军损失惨重。 志愿军第三次战役时,在前线的朝鲜人民军有1、2、5共三个军团、14个师团的番号,但总人数仅75000人,平均每个师团仅5000人左右,不到编制的一半,且重武器拥有量极少,战斗力孱弱,只能作为轻型步兵在次要方向上搞迂回渗透。1951年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结束,战线基本稳定下来,双方均转入固守。朝鲜人民军才在中方的建议下,着手编并番号,将9个师团撤编,并将每个军团整编为3个师团,精简下来的军官和士兵补充到其他编制不全的师团中去,这样才使每个师团兵员增加到了7000人左右,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也有所增强。与此同时,在大后方及在中国东北朝鲜族聚居区域内征集新的兵员,不再急于调上前线,而是一边开展军政训练,一边负责警戒朝鲜东、西海岸。待训练到一定程度,才成建制调往朝鲜东线替换久战疲惫的部队担任阵地防御任务。 66军原属华北军区的部队,长期在华北地区作战,部队中很少有朝鲜族干部战士,这与四野部队不同。父亲说:“在第四次战役横城反击战和春川阻击战时,曾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在志愿军组织的第四次战役中,在东线,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66军组成中集团,由中国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以朝鲜人民军第2军团,第3军团,第5军团组成东集团,由朝鲜人民军前线司令官金雄指挥。 1951年2月11日,66军主力适时向横城地区之敌实施反突击。197师奉命在秋洞里、东柯袋、黑海地区展开,沿大宫袋里向红桃山、国土峰、上、下介田里、横城方向突击。于2月12日1时,攻占三四九点九高地,毙伤伪23团2营一部。这一阶段战斗,迫敌后退26公里。197师全师共毙伤俘美军551人,毙、伤、俘伪军1291人。缴获汽车124辆,坦克3辆。第一阶段战斗后197师为军的第一梯队,主力集中在横城以东防御。自2月17日起,历时20余昼夜,与敌浴血奋战。当时北汉江雪融水涨,粮弹供应不上。战士们把粮袋中的炒面分成二十等份,每天一把炒面,一把雪坚持战斗,顽强抗击敌人。敌人白天攻占了我阵地,我则于夜间组织反击,将阵地夺回。3月4日,敌集中全力向我全线发动猛烈进攻。我部队在天寒地冻、粮弹短缺、减员甚大,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依托一般野战工事,逐山逐水节节阻击。坚守二零零高地的590团7连6班全部壮烈牺牲。197师于3月14日晚全部撤出战斗。1951年3月15日,197师在66军编成内胜利返回祖国。 中国人民没有忘记那些曾参加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朝鲜族官兵,国务院内务部(现称民政部)还曾下发过文件规定,转入朝鲜人民军部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朝鲜族官兵,亲属在中国境内的仍享受革命军人家属待遇、牺牲的享受革命烈士家属待遇。 |
|
|
|
![]() |
![]() |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
![]() |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
![]() |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
![]() |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
![]() |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