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文学 > 正文  
(图文)探秘解放军唯一军马场:战马伙食费比骑兵还高
www.wforum.com | 2012-03-14 19:28:24  北京晨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牧马

  近日,电影大师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战马》在国内热映,这部角度独特的浪漫温情战争片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动物士兵——战马,它们是军人无言的战友,它们是没有军衔的士兵,它们曾经是左右战局的核心,它们创造过无数的传奇。

  晨报记者日前深入探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目前唯一保留的有部队编制的军马场——红山军马场,独家探秘我军最后的骑兵部队之一北京军区锡林郭勒军分区某骑兵营,展现了战马从出生到服役的光荣一生。

  ■战马·一生

  年龄:0-3岁

  出生地: 军马场

  为何马无夜草不肥?

  就像顽皮的孩子一样,马在这个阶段的唯一任务就是多吃多跑,无忧无虑地长身体,马除了白天需要吃草外,晚上也不停歇,每天的睡眠时间也就3到4个小时。

  在红山军马场这么好的草场,马应该很容易吃饱,为什么晚上还要放牧呢?

  红山军马场副场长于海峰介绍说:马这个动物和牛羊不一样,马就靠一个直肠,胃很小,它靠直肠来运转,就是随吃随便,你看它不倒嚼,它就是直肠子,每天黑白都在吃,它没有闲的时候,闲的时候就打打盹,站那睡会儿觉,醒了就开始吃,一天忙活的就是往嘴里吃东西。

  所谓“马无夜草不肥”,原来道理在这里。晚上值班喂马也不轻松,前半夜还好些,轮到下半夜人太困乏,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在草窝里睡过去,睡过去就有军马可能卧下来,次日天明发现,这匹马轻则结肠,重则死亡。这并非耸人听闻。

  为何要说马通人性?

  在红山军马场的每一匹马,都有独特的编号,统一在马身体左侧点一个白圈,“这样做方便管理,丢了好找,更重要的是怕外边来路不明的马进入军马场,防止传染病蔓延。”说这话的是在红山军马场有40多年的老牧工张福合。

  此外,每一匹军马都有一个数字编号,比如303,201,每年红山军马场向部队输送400匹左右的马,如何编号呢?张福合说,最先套上哪匹,哪匹就是1号,这个过程是人类对马匹驯服的开始。张福合通常会骑着套杆马,“它特别灵,基本上我点哪个马驹它就能像导弹一样锁定目标,保持适合的距离,让我一套就中。” 那个时刻我比西部牛仔还威风,我最舍不得就是套杆马,有次我差点倒地,它自己停下来,知道心疼人,后来张福合特意请示部队领导特批将套杆马留下来。

  年龄:4-8岁

  入伍地: 骑兵营

  选战马不挑大个头

  部队的择马标准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我军的战马相比国外的战马似乎矮小不少,不够威风?

  红山军马场副场长于海峰介绍说,太高的马不会被部队选中,那些身高在1.33米以上、1.40米以内的才是标准身高。据骑兵营军医刘红才介绍,在战场上,马越高大,骑兵的目标就越明显,被敌人射中的几率也就越大。所以军马都不选择高头大马,而1.3米的体高,也并不是一个随便确定的数字。这个高度不仅尽量缩小了目标,而且不会过多地影响马的奔跑速度和跨越障碍的能力。不仅如此,毛色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指标,对于军马而言也是至关重要 的。 如果不是在雪地这样特殊的战斗环境里,白色和浅颜色的马更容易暴露目标。军马的毛色就像军队的迷彩服一样,是为了在战斗中更好地隐蔽自己。而马的体长、口齿等其他指标,对于军马来说也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蒙古马是骑兵最爱

  我军使用最多的军马就是蒙古马,据于海峰介绍,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苏联的四类马种后,蒙古马的改良培育工作一直持续了多年,如今的蒙古马成为军马的优势明显:耐力好,耐寒性强,即便是零下40摄氏度依然可以作战。剽悍的蒙古马经过训练后,在战场上就会不惊不诈、勇猛无比。而且蒙古马具备超常的耐力,可以连续奔跑作战,非常有利于骑兵的长途奔袭。更为重要的是,蒙古马能适应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汗腺发达、不畏严寒酷暑,即使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也能生存。正是这些优良的品质,使得蒙古马成为军马的首选和骑兵的最爱。

  伙食费比骑兵还高

  现在,红山军马场向部队输送的每匹军马的费用在8500元左右。之前的上世纪60年代,部队为军马的定价为1500元,90年代这个数字提高到4200元。现在,骑兵营士兵的每天伙食标准为18元,而战马的标准比人还要多出几块钱。马比人“吃得好,吃得多”一直是个惯例,即便是在上世纪自然灾害期间吗,马的伙食标准也从来没有降过。那时候全国性的穷日子穷着过,一个战士每天的伙食费标准是0.65元,实际开支中要求每天节余0.05元,就是说一日三餐包括节日加餐,实际每人每天开支只能控制在0.5―0.6元之间,而每匹军马一天的生活费是1.75元,吃多少草、多少料、多少盐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夏天,战马在天然牧场进食,冬天,则以干草和豆饼为主。

  为何战马越烈越好?

  和新兵一样,来到部队最初的三个月对于战马来说格外关键,这是一个人与马从熟悉到较量的过程。

  实践证明,在驯服与抗争过程中,烈马更有机会经过调教成为好的战马。在与骑兵营战士一起聊天时,很多人都说,要挑就挑烈马驯。

  据骑兵营军医刘红才介绍,大多数马都很有个性和脾气,你要是摸不准,别说驰骋草原,就是骑上它都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兵刚到骑兵营时都会领到一个成熟的老战马,只有骑兵有了三年经验后才会去驯马。

  “新骑兵到老骑兵,最基本的一个门槛就是可以独自压马,就是将新入营的战马训练成军事合格服从指挥的熟马。”班长王聪介绍说。

  骑兵袁春说,曾经有一匹编号983的战马非常难以驯服,一开始有人骑它时就反应特别强烈,甚至会去撞墙,好几个老骑兵都被它摔下马受了伤。后来经过3年多调教,它最终成为营里最优秀的战马之一,多次考核都是名列前茅。

  年龄:8岁以后

  安息地:转业他处

  犁地拉车病死老去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即便是将军也有解甲归田的那一天。对于战马而言,时间更显残酷,在经历短短四年黄金期后,战马不得不离开部队转业到地方,或像小男孩的爱马乔伊一样套圈犁地,或者拉车,有些病死有些老去。不过也有罕见的立功马可以永久服役。在新疆有一个战马雕塑,是为了纪念一匹战功卓著的枣骝马,据说当年彭德怀曾经亲自发过指示,给予永不退役待遇。

  ■战马·牺牲

  先救人还是先救马?

  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动物都是肉体的折磨和身体的摧残。有战斗就有牺牲,人和马会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当危险来临时往往是战马牺牲自己保护战士,当同样的抉择摆在人类面前时,我们往往也只能是放弃战马拯救同类。据《解放军报》报道,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玉树军分区独立骑兵连的马厩,成为一片废墟,连队108匹军马,被砸在废墟中的共有61匹。当时,战士刘永山的坐骑被压在下面嘶叫,同时传来一名藏族妇女的呼救声,那一刻他的心简直就要被撕裂了,一边是遇难的藏族同胞,一边就是情同手足的无言战友。理智的选择使战马牺牲了。

  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部队被困没有粮食,最后只能杀马饮血吃肉渡过难关。

  西藏“墨脱戍边模范营”的官兵将一匹“牺牲”的军马安葬在山野里,坟前的木板上写着几个大字:老马之墓。

  墨脱曾经一直不通公路,部队的给养物资全部靠人背马驮。15年前,这匹栗色的骏马作为“编外战士”,来到营里,官兵们叫它“老马”。“老马”在墨脱服役15年,执行任务数百次,运送物资千余吨,行程4万余公里,先后40多次负伤,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于战马有太多感人故事,未来它们将继续书写传奇!

  ■战马·摇篮

  红山 全军唯一军马场

  中国的军马生产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最多时曾拥有22个军马场,这其中包括山丹军马场、牡丹江军马场、红山军马场、岷县军马场、昭苏军马场等,而红山军马场无疑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也是目前全军唯一保留的有部队编制的军马场。

  红山军马场现有马匹上千,主要为蒙古马。它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端的乌兰布统古战场核心区,始建于1964年,隶属北京军区联勤部,主要担负边防部队军马供应保障任务,为部队生产蒙古马。

  红山军马场曾经是我军后勤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12月,总后军马局和各军区所属军马场均进行了整编,军马场由22个减少到14个。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军马场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相继结束了原来承担的历史重任,大多数不再为部队养马、育马,而改营其他项目。2001年后,甘肃山丹军马场移交地方。至此,红山军马场成为全军现在唯一仅存的有部队编制的军马场。

  为什么红山军马场得以保留呢?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红山军马场副场长于海峰,自小出生在那里的他回顾说,当年是时任北京军区司令杨勇亲自圈定这块地,划给北京军区开始兴建军马场,四十多年来,红山军马场向部队输送了20000余匹军马。他介绍说,红山军马场蒙古马非常耐寒,即便是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依然可以行动自如,耐力非常好,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军的主要用马。

  红山军马场每年要向部队提供400匹左右优质蒙古马。当年军马场实行军事化管理,牧民五六个一组被分为一班,甚至还有一个女子放牧班。

  今年60岁的老牧工张福合在这里养马已经有48年了,他介绍,作为政治性极强的任务,红山军马场管理非常严格,早年部队领导提出的要求是“人不离马, 群不离人”,对于马群要24小时有人看护,防止丢失。有时半夜查岗,部队干部会临时在牧场朝天放三枪,次日逐个向放马人询问间隔时间,答不上来就是没有管马偷偷睡觉了。

  牧工看管军马不力会被严肃处理的,他们最怕的就是恶劣天气下马群走散。张福合回忆说,有时马群赶上暴风雪丢失马匹,自己就要去四处寻找,一找就是20天,直到把马找回来,因为每一批军马都是按照生产任务喂养的。为了识别管理军马,他们会在马身上烫上一个红山军马场的标记和编号,这样还可以防止外来马擅自闯入军马场带来流行病。

  如今的红山军马场被公众所熟悉,更多的是因为那里风景优美,尤其是很多自驾车爱好者和摄影发烧友最喜欢的旅游休闲圣地。

  此外,如果愿花1.5万元左右,就可以购得一匹这里的好马。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中国039C也下饺子?性能数量双双超越苍龙级
太快!福建舰海试跑出30节 仅2款舰艇能跟上
中国最大尼姑庵,天黑后必须遵循一条死规定
中国软件行业几乎全军覆没
江绵恒被降职 上海官场同期被“清洗”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