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几个老兵的不同人生结局 | |
www.wforum.com | 2012-08-24 20:01:0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我老家有2个差不多的人,一个是先被抓当GMD的兵,后来被俘虏改当了解放军,参加过打金门的战斗,运气的是他没有过去,是个重机枪手,小的时候听他吹过牛,最常说的两句话是:“死在我手上的人不晓的有多少”“要死吊朝上,不死翻过来,怕个P”,应该还要更粗鲁一点,但是我不知道怎么用文字表达,呵呵;另一个也差不多这样的情况,但是后来去了朝鲜,小时候总听人说这个人很老实。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前一个人受到了一点冲击,但是也没受什么罪,搞派性斗争的时候,有时候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到另一个村子里去斗,来我们村子斗的时候,村子里的领导还专门安排人在暗中保护他,让他少吃了很多苦头。一条理由听起来也真的很朴实:他家里还有那么多子女,万一被打坏了,那么多小孩怎么办?再说他也毕竟当过解放军,说话也很有意思,而且村子还有更大的鱼,所以他也没受什么罪。早在几年前就听说他们有补贴拿,一个月700这个样子,在农村应该算是不错了,而且其中一个人已经死了,但是他的老婆仍然可以领这笔钱。国家的经济好了,对于这部分人的待遇也开始跟上去了。 我的一个大伯解放后参军到了朝鲜,但是那个时候战争基本已经快要结束了,他是铁道兵,从朝鲜回来后驻扎在福建,面临退伍的时候给了他一个选择:回家或者到东北当铁道工人,我们那里人一般不太愿意离开家,直到现在仍然如此,但是家里的兄弟姐妹实在是多,也实在是穷,所以他还是选择了到东北。若干年后调回了南京,后来提前退休把职位让给最小的儿子回了老家,早几年,单位里因为他这样的老工人没有分到过房子,所以就给补发了8万块钱,那时候南京江宁开发区一套92平方的房子也就才34万。再后来当这笔钱相对于房子极度贬值的时候,心理极度不平衡,开骂了。然后想起来他也去过朝鲜,就找到政府开骂,政府也没办法,给他每个月再补发200。去年春节的时候我嘲笑他每个月那么多钱还穿的破破烂烂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们这些人小时候穷怕了。 解放后参军的有一个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来被俘,在听到被俘虏的时候,家里人感到极度的耻辱,有传说说他父亲对别人讲:还不如死掉。戏剧性的是换俘虏的时候人又被换了回来,据说还立了功,一条腿也残疾了,退伍后被安排到了造币厂。现在算算应该也要退休了吧。 最大的鱼是一个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他就比较倒霉了,据说是他在部队撤退的时候因为舍不得他老婆,在赶回去接他老婆的时候被俘虏了,那个时候是个营长,本身也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他自己的一个堂兄弟到是跑到台湾。这个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受到的冲击比较大,但是最起码没死没残,主要也是受到了村里人的暗中保护,这种保护也就是看别人打的重的时候把他拉开,或者帮他挡一下,或者阻止别人对他的折磨这样的类型,理由同上,毕竟在那个年代,还是善良的人多,在那个年代穷凶极恶,手段凶残的人在现在的这个年代就是地痞流氓。80年代初期,又开始搞统战的时候,他好象还和黄埔同学会有联系,因为很多次见到过这个同学会给他发信。他最小的儿子后来也当过兵,据说在同意他儿子当兵的时候,他上缴了一把手枪,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没人再追究这事情了,都说如果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发现他还有枪的话,他就死定了。95年我考到了广州,他在得知我在广州的时候,特意在我放假的时候去找过我,聊天的时候他还告诉我我的学校曾经是他驻扎过的地方,到现在我还记得这个人的模样,只是那种颤颤微微的样子已经掩盖不住了。他的那个堂兄弟从台湾回来的时候在村子里转,一边看指着村里的房子对他从台湾带来的老婆说:这个地方原来是我们家的,那个地方原来也是我们家的。 历史就是这样,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选择自己命运,只是在偶然性事件中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每一件历史性的大事发生后,都必然要给一部分人带来好处,给另外一部分人带来坏处。区分历史性事件性质的标准应该只有一个:是给大部分人带来了好处还是给大部分人带来了坏处。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标准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在将来也不可能有。所以绝大部分的事件即不象看上去的那么邪恶,也没有描写的那么美好,就看是什么人从什么角度去看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