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文学 > 正文  
(图文)我军班长初上黑瞎子岛:面条吃一半冻出冰碴
www.wforum.com | 2012-10-12 02:10:06  中国青年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资料图:黑瞎子岛示意图

  我在黑瞎子岛上这4年

  2008年5月30日,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驻黑瞎子岛分队正式组建,这是解放军序列中最年轻的部队。

  余松宾,2003年年底入伍,现任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驻黑瞎子岛分队文书,上士。从2008年10月14日随部队登上黑瞎子岛至今,身边的战友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余松宾却始终没“挪窝”。如今,他成为驻守黑瞎子岛时间最长的军人之一,也成为黑瞎子岛这些年变化的见证者。

  深秋时节,他与上岛的笔者聊起了“我这4年”。

  我的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4年是在黑瞎子岛上度过的,4个春夏秋冬,我从下士成长为上士。我和战友们守卫着祖国最东极的这片土地,亲身经历了黑瞎子岛的巨大变迁。

  2008年10月14日,我作为连队通信班班长和战友们第一次登上黑瞎子岛。那时的黑瞎子岛荒无人烟,野兽时常出没,我们面临着没水、没电、没营房的恶劣环境。当时正值初冬,天气寒冷,我们把救生衣穿在军装外面来抵御凛冽的江风。每顿饭基本上都是在冰天雪地里吃的,米饭、面条吃到一半,碗里就已经冻出冰碴了。

  为了在这片崭新的国土上扎根立足,我们夜以继日地建板房、修铁质观察架、架设国界线拦阻设施。当时岛上路况极差,没有车辆,我和战友们完全是靠肩扛绳子拽,把成吨的钢材、铁丝网、聚氨酯板从船上卸下,再运到指定地点。在那段日子里,我每天至少要磨破3副手套,平均每天只睡4个小时,整整1个月,我睡觉没有脱过衣服。

  当年11月中旬,我们的吊脚楼式保温板房竣工了,连队配备了柴油发电机,取暖用上了燃油锅炉。虽然只是过渡性的临时营房,但毕竟有了一个温暖的窝。

  板房建成后,我的主要工作是维护通信线路,当时连队还没有联通网络,所以军线电话就成了岛上与外界联系的最重要渠道。驻岛初期,贯穿黑瞎子岛南北的通信线路是一条裸露在地表上的被复线,线路经常被岛上的小动物咬断。每隔一周,我都要带着战士巡线,往返一趟要徒步20公里,早上出发,天黑了才能回到连队,午饭就靠自带的压缩干粮解决。

  巡线看似寻常,但危险时刻存在,岛上野兽活动频繁,每次巡线我们都会看到狼和野猪的脚印。下雪之后,积雪填平了塔头沟,稍不小心人掉下去就有危险,所以,长棍成了我们巡线时不离身的武器,一为防身,二为探路。

  黑瞎子岛划归后,横跨抚远水道的浮桥连通着岛上岛下,界江封冻或者大江开化之前有为期半个月的流冰期,其间浮桥不得不断开。那半个月里,我们就和岛下完全隔绝了,餐桌便被土豆大萝卜占领。副指导员张洪波过生日正赶上流冰期,连队连鸡蛋都没有了,我想送点东西给他吃,可两手空空什么也拿不出来,突然记起很早以前在行李箱里还存了两个卤鸡腿,可等我翻出来时,发现鸡腿已经胀袋了。

  生活环境的艰苦可以咬牙克服,但精神上的寂寞却是最难忍受的。书信和报纸一个月才送来一两次,岛上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室内外没有活动场所,卫星接收“锅”经常被江风刮歪,好几天都看不成电视。2009年春节我没有休假回家,虽然那不是我第一次在部队过春节,但在荒凉的岛上过年,听不到家人的声音,我特别想家。除夕的晚上,我爬上观察架向四周眺望,只有远方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的灯火,才能让人感觉到现代文明的存在。

  度过了岛上的第一个冬天,我期待着春暖花开的季节,但花红柳绿给我们带来的却是身陷泥淖的苦恼和刻骨铭心的磨砺。

  2009年的夏天让我终生难忘。通信线路途经地段地势低洼,我们巡线几乎一路上都是在沼泽中挣扎,苦不堪言。7月,连队参加岛上的光缆施工,按照要求,光缆沟的深度要在1.2米以上。岛上植被茂盛,蒿草比人还高,施工非常困难,费劲全身力气挖下去一锹,翻起来一看是厚达30多厘米的草根层,锹镐在顽强的草根面前显得绵软无力。100多斤一块的标石只能用人扛,我的肩膀被磨破了,血染红了迷彩服。岛上蚊虫肆虐,蚊子、小咬、瞎虻三班倒,遮天蔽日,汹涌澎湃,蚊香、花露水、风油精一概无效。尽管天气炎热,可我们还得穿上厚厚的迷彩服,戴上防蚊帽,脖子围上湿毛巾。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吃够了蚊虫的苦头,叮咬处疼痛难忍,皮肤红肿难消,严重的流脓溃烂。野外就餐,米饭的热气引来密密麻麻的小咬,往饭里钻,我们只能闭着眼睛,连同虫子一起往嘴里扒拉。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知道这是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铺设的第一条光缆,一定要如期完成任务。我们不知疲倦地干活儿,从凌晨3点天一亮就开干,一直干到傍晚7点,每人每天平均要挖30米。原计划要20天才能完成的任务,连队只用10天就高标准完成了。

  光缆施工结束后,一场大水把黑瞎子岛变成一片汪洋,连队的营区水深都在1.5米以上,出入两栋板房,不到30米的距离都要坐橡皮艇和冲锋舟,那段日子,连队每个人都学会了驾船摆渡。生活保障极为艰难,菜只能用巡逻艇从县城运来,蔬菜供给不足,我们就用洗脸盆捞水里的小鱼。连队无法正常训练,我们就在院子里练习游泳,执行勤务时战士们就一路划着冲锋舟去上岗。

  经历了那个夏天,黑瞎子岛上多了两个新词儿,一个是黑瞎子岛特色菜“小咬拌饭”,另一个是“东极威尼斯”。

  经过2009年一年的建设,岛上有了光缆,我和战友们就再也不用顶风冒雪去巡线了,安装了视频系统,连队与团里可以开通视频会议,政工网进入战士宿舍,坐在班里轻点鼠标,就可以知晓天下大事了。这年年底,连队任命我为文书。

  2010年2月,岛上国家电网架通,我们终于告别了发电机轰鸣的历史。通国电那天,我打电话给退伍的战友,说黑瞎子岛通国电了。我哭了,电话那头的战友也哭了。

  2010年4月26日,岛上永久设施工程正式开工,在岛上施工备料的紧要关头,突如其来的凌汛威胁着一号临时涵桥的安全,如果涵桥被洪水冲断,工程建设必然受到影响。上级下达了抗洪的命令。

  道路泥泞,我们全连跑步赶到抗洪地点。3天3夜,大家拼命地装沙袋扛沙袋,用双脚追赶着洪水上涨的速度。桥面被垫高了两米,但上游淤积的冰块越来越多,必须清除掉。说实话,望着夹杂冰层和倒木的湍急河水,我心里很害怕,但为了保障交通运输线,谁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大家纷纷跳进冰冷的河水,清理淤塞的冰块和倒木。整整14个昼夜,我们奋战在涵桥上,虽然最终大桥没有保住,但我们为施工运料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从2010年春天到2011年夏天,除了正常的执勤、训练、教育时间,我们几乎都会去为工程建设添砖加瓦,平整道路,清理场地,抢运水泥,替工人给家里写信……

  2011年8月,永久营房正式竣工投入使用,我们住上了现代化的营房。我永远记得,在新营房里睡第一宿觉的感觉,既兴奋又踏实,那是一种付出辛苦收获果实的幸福——再也没有板房在风中颤悠时的提心吊胆了。

  电梯通上观察架,浴室可以洗桑拿。营房设施赛宾馆,执勤训练现代化……这是我编的一句顺口熘,短短4年间,我们连队的营房由低矮简易变为宏伟现代,从简单的遮风挡雨变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而黑瞎子岛也发生了巨变,由过去的荒凉闭塞变为繁荣开放,从人迹罕至变为游人如织。今年“十一”前,连通岛上岛下的乌苏大桥正式竣工通车,水果蔬菜连同书信报纸都可以在“最新鲜”的时刻到达连队了。

  崭新的国土,焕然一新的连队,黑瞎子岛,你每天都给我带来新感觉。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中美攻守易位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毛泽东曾拟定一套不为人知的“世袭”计划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中美攻守易位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毛泽东曾拟定一套不为人知的“世袭”计划
胡春华 王沪宁 赵乐际 曾庆红 江绵恒的未来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美大杀器终于抵菲! 北京急找 “俄爹”站队
湖南富豪修建奢华庄园选妃 睡觉翻牌 生1儿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