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想象不到:女兵驻训这样过夏天 | |
www.wforum.com | 2017-06-30 21:06:1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一 初秋的一天,第13集团军驻川装甲某旅女兵刘爱珍在微信里“晒”出自己买的一条裙子。从照片上看,这条裙子很时尚、很漂亮。不过,她在留言里写下这样一句话:“这条裙子买两年了,今年又穿不成了!” 微信一发出,立即引爆朋友圈。许多同学、朋友留言询问:怎么,部队女兵不能穿裙子吗? 面对各种疑惑、不解,刘爱珍没有回答。因为她知道,不能穿心爱的裙子,是使命任务决定的。外界的人也许永远无法想象,女兵的夏天是怎样度过的。 刘爱珍这条裙子是2014年回家探亲时买的,本打算夏季外出时穿。刘爱珍是大学生士兵,高挑的个子、修长的腿,亭亭玉立,如果穿上这条美丽的裙子,一定很好看。 不料,这年初夏刚至,刘爱珍所在的通信连女兵排就接到上级命令:女兵排全员全装随部队开赴西藏驻训。听到这个消息,刘爱珍很是兴奋。她想,西藏风景如画,如果训练之余穿上裙子,站在巍峨的雪山下或雄伟的布达拉宫前照几张照片,该是多美的事。于是,她赶紧找出那条裙子,折叠好后放入行李箱。 有此想法的女兵不止一个。出发前一夜,几乎全排的女兵们都翻箱倒柜,找出自己最漂亮的衣裙,装入行李箱。带着美好的憧憬,女兵们被奔驰的列车带到她们向往的雪域高原。 然而到达驻训地她们才发现,这是另外一个世界,一切完全超乎想象。这里海拔4500米,6月飞雪,四季寒冷,是“生命禁区”;这里寸草不生,方圆数十里荒无人烟,是极地“无人区”。在这冰天雪地的地方,别说穿裙子,就是裏着大衣都觉得冷。 令女兵们更没想到的是,考验接踵而来。驻训地空气含氧量不及内地的60%,即使徒步行走也相当于在内地负重20公斤。女兵们刚到这里时,个个胸闷气短、头痛欲裂、嘴唇发紫。第一次上淋浴车洗澡时,女兵一下昏倒好几个,把卫生队长惊出一身冷汗。这里昼夜温差达20多摄氏度,晚上最低温度达零下十多摄氏度,睡觉得盖两床被子。寒冷加上缺氧,使她们的睡眠质量很差,一周下来,女兵个个都长出了“熊猫眼”。高原紫外线十分强烈,开训没几天,女兵们的脸上、手上便被晒脱了皮。尽管大家用护肤霜拼命擦,但无济于事。不到一个月,一个个白皙的脸蛋被太阳烤得像“烧饼”。面对严酷的考验,女兵们没有怕。她们相信,世上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只要是男兵能吃下的苦,她们一样能吃下。咬牙坚持一周后,她们顺利度过高原适应期,全部“满血复活”,生龙活虎地出现在训练场。 女兵排担负旅指挥所的通信保障任务,是指挥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为了练就保障硬功,她们顶烈日、迎风雪,苦练体能技能智能。训练中,她们与男兵比速度、比精度、比耐力,巾帼不让须眉。上装甲车架天线、抬上百公斤重的油机等,只要是分内之事,她们从不让男兵插手。 刘爱珍在抬油机时扭伤了腰,疼痛难忍,但她只休息了一天又回到战位。袁琴琴在训练中缺氧昏倒,醒来后又继续投入训练。高强度的训练让女兵们吃不下饭,有的吃下去就吐,排长张医玲就组织开展吃饭比赛,谁吃得多给谁发小红旗。 9月下旬,在参加上级组织的联合演习中,女兵们熟练操作新型通信装备,确保指挥信息顺利流转,出色完成了任务,受到官兵交口称赞。此次高驻高训,女兵们还创下了7个“第一”:女兵第一次成建制在无人区驻训、女兵第一次在高原高寒地域进行装甲车驾驶训练、女兵第一次在高海拔地区进行通信对抗训练、女兵作为信息尖兵第一次嵌入联合演习指挥链…… 驻训结束,当女兵们带着一身征尘回到驻地时,已是10月初。此时,内地已是秋风瑟瑟。刘爱珍和战友们拿出箱底的裙子,看了看、摸了摸,又恋恋不舍地收入了箱底。 二 2015年初夏,时髦的女孩们开始穿着裙装,在大街上舞动新一轮时尚风。刘爱珍和她的战友们还没来得及畅想夏日风情,就被军列载着一路南下,到达红土高原的野外训练场。 驻训地海拔1700米,属山岳丛林地带。此时,云南已进入雷雨季节,老天爷不按常理“出牌”。这不,刚才还艳阳高照,眨眼工夫便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女兵们住的是帐篷,白天被太阳一烤,里面的温度高达摄氏40度,像蒸笼一样,一进去就冒汗。晚上,帐篷外下大雨,帐篷内下小雨,雨滴落在脸上常把女兵们从睡梦中惊醒。 有一天晚上,女兵们刚入睡。突然,一道闪电劈在帐篷支架上,激起一道蓝光,把女兵兰梦佳惊得失声大叫。接着,暴雨铺天盖地袭来,帐篷内顿时水流如注。女兵们赶紧爬起来,拿出脸盆接雨水,然后一盆一盆往外端。这样忙活了一夜,等雨停时已近天明,女兵个个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这场雷雨,让官兵尝到了云南极端天气的厉害。第二天,旅领导吩咐后勤部门为每顶帐篷安装避雷针,同时为帐篷增加一层篷布。 雨水多,给女兵训练带来了不小麻烦。女兵们每天一身干净衣服出去,返回时便是一身红泥,仅有的两套迷彩服来回洗,有时还没干就往身上穿。雨后的训练场变得一片泥泞,红土黏性大,沾了水变得更沉。那天,藏族班长鲁茸永宗一下车,便一脚踩进泥里被困住了,齐膝的泥浆死死“咬”住她的腿,任她怎么用劲也不“松口”。 眼看鲁茸挣扎成了一个“泥人”,一个男兵立即上前帮忙,可拔了好一会儿也没把鲁茸解救出来。这时,有个聪明的女兵出主意,先把鲁茸的脚拔出来,回头再摸靴子。男兵依计而行,这才成功解救了鲁茸。 驻训的日子,女兵们风里来雨里去,虽然苦不堪言,但她们脸上永远挂着笑容。排长陈茹家在昆明,早已到了结婚年龄。本来,她与未婚夫计划“八一”建军节结婚。可由于演训任务重,直到7月中旬她仍无法确定行程。为此,她只能一次次在电话里向双方父母和未婚夫反复解释。旅领导得知这一情况,给陈茹放了5天假,让她回家完婚。陈茹快事快办,头一天领证,第二天举行婚礼,第三天就返回了。当她带着一脸幸福回到驻训地时,女兵们被“雷”住了,称她是“奇葩新娘”! 车长牛仁娇,家离驻训地只有40分钟车程。可驻训3个多月,她也没有请假回去看过一次。父母实在忍不住了,来到驻训地探望。走进女儿住的帐篷里,父亲左看看、右摸摸,不停地问这问那。临走时,他连连夸赞女儿,个头又长高了,身体变结实了,并鼓励她在部队好好干。没想到到了晚上,母亲打电话说,爸爸见她黑了、瘦了,回去时眼泪掉了一路。牛仁娇却笑着说:“女儿现在是女汉子了,爸爸咋成了林妹妹?” 3 个多月野外驻训,女兵们用辛勤汗水交出一份优异答卷:3次参加对抗演习、综合演练,次次出色完成通信保障任务,并实现新装备操作零失误、零故障。 驻训结束了,刘爱珍和女兵们惦记着箱底的裙子,盼望在昆明中转时穿着上街过把瘾。可列车在昆明根本没停,直接开到四川。女兵们不禁心生小小遗憾:看来今年穿裙子的愿望又落空了。 三 2016年,正值四川平原百花盛开的时节,军营擂响战鼓,刘爱珍和她的战友们再次踏上征程。今年外训,她们要去的地方是西北戈壁。 提到戈壁两个字,刘爱珍便想到荒凉和艰苦。整理行李时,她和姐妹们索性把裙子放进连队储藏室,将箱底的位置留给了护肤品。 绿皮闷罐车奔驰两天两夜后,终于在宁夏的一个小站缓缓停下。从闷罐车里钻出来,寒风凛冽,漫天飞雪,大地一片雪白。女兵们顿时冷得紧抱双肩。这还不算啥,等到达驻训地,女兵们个个傻了眼:茫茫戈壁,黄沙漫卷,一眼望去不见人烟。大风夹杂着沙粒、雪粒,把装甲车敲打得当当作响。女兵们心里一沉:看来又得做好吃大苦的准备了。 果然,刚扎下营盘,风沙就来捣乱。吃晚饭时,一阵飓风突然袭来,顷刻间,天玄地黄,女兵们就餐用的帐篷在强风中痛苦地挣扎几下,随即“嗖”的一声腾空而起,不见了踪影。 进驻戈壁,风沙无疑是女兵的天敌。女兵们每天出发前收拾得再干净利索,一阵风后便灰头土脸、面目全非。后来,大家拿出围脖,将头和脖子捂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可作用也不大。训练结束后,拿下围脖一看,脸上、头发上、脖子里全是沙尘。 女兵都爱干净,可戈壁偏偏缺水,洗浴成了一件奢侈的事。部队每天用水都要靠供水车长途跋涉分送到各点位,供水量也很有限。为了节水,女兵们每天早晚用湿纸巾擦一下就算给脸一个交待了,只有到了周末才痛痛快快洗一次。至于带来的一大堆护肤品,几乎没派上用场。 驻训4个月,女兵们就这样一边同大自然作战,一边与战场上的“敌人”作战。她们尽量淡化自己的性别,努力像男兵一样去战斗。风沙割裂了她们的嘴唇、吹皱了她们的脸,她们在所不惜。 今年6月,旅里先后组织两天一夜极限奔袭演练、三天两夜连贯实施的综合演练。女兵们一个不落,全程参加。白天,她们伴随战车穿行在硝烟中,将作战指令准确传达到各作战单元;晚上,她们彻夜坚守在战位,保障指挥信息畅通,实在困了就抹清凉油、嚼辣椒,甚至相互掐腿。演练任务完成后,看到女兵个个如同“灰姑娘”,旅长王慧龙、政委罗绪东感慨万千:“我们的女兵真是了不起!” 演练圆满完成那天,姑娘们开心极了,大家在茫茫戈壁滩上欢呼留影。20岁左右,正是如花的年龄。风霜的洗礼虽然让女兵们成了汉子,但爱美的天性仍然绽放在那灿烂的笑容中。有一瞬间,刘爱珍有些遗憾地想起那条依然躺在箱底的裙子,但互相看看身边的姐妹,一个个神采飞扬,那份戎装之美更自信、更潇洒。她洒脱地一甩头,对着镜头摆出一个帅气的pose,虽然无暇穿上美丽的衣裙,画上精致的妆容,但她觉得属于女兵的青春更美! |
|
|
|
![]() |
![]() |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
![]() |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
![]() |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
![]() |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
![]() |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