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文学 > 正文  
是什么成就了红军长征这一艰难神话?
www.wforum.com | 2017-07-26 20:45:05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如火的信念

       人类的文明,由物质与精神两个部分组成。人类的生存不能没有物质,也不能没有精神。后者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在中国工农红军漫长的征途上,物质的缺乏近乎极限。想一想,在水草连天的草地上,米袋子已经是空空的了,连能吃的野菜也采光了。有人回忆曾见到前头的部队围了一圈又一圈的红军战士躺倒在地,手里端着饭碗,碗里还有野菜,分析说这是集体食物中毒。那一年重走长征路,我走到湖南新晃县时,访问了一个叫江文生的老红军,他跟我讲,长征中最难的是过草地呀,没有吃的,人没劲,很难往前走。这时身边有一匹战马踩到了泥潭里,就要沉下去了,没救了,有人上去用刀子割马屁股上的肉,想把这马肉割下来,烤一烤吃了,好有力量走出草地,因为这匹马已经无可援救;有的人不让割,说这是无言战友啊……这就是当时的一个最真实的故事,我把它写成诗,标题叫《沉马》,发表后,受到刘白羽、魏巍等许多前辈的称赞和鼓励。红军长征的艰难成了一部神话,这神话中,最鲜明的就是他们有着钢铁般坚定的明确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北上抗日救中国”。

       红军总司令朱德曾经在延安对前来采访他的记者说:“红军作战没有什么秘诀,只是政治认识透到每个战士,和群众基础工作得到许多便利!”

      长征中,红军官兵充满了为真理而献身的热忱。革命政党提出的政治使命,变成了成千上万人个人追寻的人生理想;革命政党提出的奋斗口号,变成了成千上万人自觉的行动。

      “北上抗日”,这个口号在长征途中是特别响亮的,是特别深入人心的。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刚刚发生时,我们党就提出了明确的抗日主张,针对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卖国政策,我们党作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决议号召全国人民武装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号召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1933年5月2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告闽粤白军士兵书》中,首次提出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口号。此后,我们党和红军多次重复、强调这一主张。

      1934年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之前,红军曾派遣3支部队先行突围远征。这3支部队是红七军团(后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师合编为红十军团)、红六军团和红二十五军。这3支队伍都鲜明地高举着“北上抗日”的旗帜。

      1935年1月红军在遵义休整期间,毛泽东重又响亮地提出了“北上抗日”的口号,给长征——当时叫“西征”这一军事行动,赋予了新的政治内涵。这个口号像闪耀强烈光芒的灯塔,一下子照亮了千帆竞发的红军的航程,广大指战员的眼睛亮了,心胸宽了,目标明确了,热血沸腾了!

      抗日!救国!

      这是引人共鸣的口号;

      这是凝聚人心的口号。

     红军向群众、向白军宣传这个口号,也把它当成自己全力奋斗的事业。

     红军长征先遣部队的将领方志敏率领先头部队冲破了敌人的包围,但他想到主力部队还没有出来,便又重新突入敌人的包围圈去寻找自己的主力部队。敌人兵力是红军的7倍,并且层层严密地包围了红军队伍。方志敏率领部下沐雨浴雪,已是弹尽粮绝,仍与敌人拼刺刀,寡不敌众,方志敏被敌人逮捕了。

      在敌人的“法庭”上,在敌人的监牢里,在多个有群众的集会场合,方志敏都高声宣传抗日主张,怒斥敌人卖国求荣,拒绝了敌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于1935年8月6日——中央红军走到了毛儿盖、中共中央政治局沙窝会议结束那天,在南昌英勇就义了。就义时英雄方志敏仅36岁英年啊!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从没有屈服过,他还利用敌人给他写“悔过书”“自白书”的纸笔,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10多万字的作品,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革命战士高尚的情操、不动摇的理想和坚贞的信念。

     长征中,红三军团“娃娃营”中有一个年仅十二三岁的小战士,他叫张金龙。部队突破腊子口之后继续北上的路途中,不时遇到敌人的袭扰。小金龙一条大腿被敌人的冷枪打中,他不省人事地滚下了山坡。待他苏醒时,天还没亮。大部队早已走得无影无踪,寒风吹得树叶哗哗响,毕竟他人太小了,禁不住害怕,竟哭了起来。哭了一阵,他想:我是红军战士啊,我要坚强啊,我要找我的部队去!腿伤了,他站不起来,就爬,没想到他一爬动,伤口的血就流得更多了,很快他就因失血过多而昏迷过去。

      等小金龙再醒来,已躺在老乡家里了。一个60多岁的老爷爷正用尖利的小刀给他取嵌在肉里的子弹,旁边有个慈祥的老奶奶在爱惜地望着他。原来这是一对老猎人,打猎时发现了小金龙,把他抱回家来。两个老人没孩子,对他无比的亲切。猎人家里又有治枪伤的药,加上精心照料,只个把月,小金龙就快痊愈了。这时,“马家军”到这条山沟里搜查“共匪”来了。“马家军”的代表人物为马步青、马步芳、马鸿宾、马鸿逵,人称“西北四马”。其中,尤以大军阀马步芳最为人熟知,他嗜血好杀,对红军残酷围追,对人民欠下深深的血债。

     一天早上,“马家军”一个军官闯进了这个老猎人的家门,从炕上把小金龙拉起来。老婆婆赶忙拦挡说:“这是我的孩子啊!”那匪军官从小金龙的怀里查出一顶红军的军帽,顺手给老婆婆两个耳光。

      小金龙知道这一切已掩藏不住,他年纪虽小,但此刻却表现得异常镇静,反倒质问起那军官:“我是红军,这究竟有什么罪?”

     “红军有罪,红军是土匪!”匪军官胡搅蛮缠。

     “你们才是土匪!我们红军是北上抗日的队伍!”

      “抗日也有罪!你们反对蒋委员长!”匪军官继续胡搅蛮缠。

      “我问你,你是不是一个中国人?日本人打到我们土地上来了,抢我们的东西,杀我们的同胞,我们的兄弟姐妹在受苦受难,你不管,不去尽一份力量,却来杀红军,你还是一个人吗?”小金龙把当红军以后首长给他讲的抗日的道理都用上了。匪军官知道说不过他,就下令“把这个小‘共匪’给我毙了”,几个匪兵就把小金龙拉出去了。

      那匪军官以“胜利者”的口吻对小金龙说:“你还有什么话要留下吗?如果有需要我们办的,比如通知你家里,我们也可以替你办到。”显得多么“宽容”、多么“大度”啊!

     “我有一个要求!”小金龙凛然说道。

     “你说吧。”匪军官以为小红军要说软和话了。

      小金龙说:“你为什么要枪毙我呀?为什么不用刀砍我的头啊?这样可以节省一粒子弹去打日本人呀!”

     “节省一粒子弹去打日本人”——那个匪军官听小金龙说出这样的“要求”,一时语塞。这个平时耀武扬威、也许是杀人不眨眼的“马家军”军官顿时热泪盈眶了,他哭泣起来了;他手下十几个兵也都被这个宁死不屈、自己死了还惦记着抗日的小红军感动了。

     那匪军官再没有说话,他把小金龙又送回老猎人家里,还扔下一些银元。

     小金龙在老猎人的帮助下到了陕北。

     两个故事同样令人深省。一个红军将领方志敏,一个红军小鬼张金龙,他们都是肉体凡胎,可是他们的意志却那么刚强,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肯低头,他们坚信自己选定的人生目标,觉得为自己的信仰而献身是无比光荣而幸福的。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采访了经历过长征的许多红军将士之后,很有感触地说:“共产党有理由认为,并且相信,他们正在走向抗日前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这有助于他们把一个可能会是士气低落的撤退,转变成一次精神振奋的胜利征程。后来的历史表明,他们强调这点是对的,这无疑也是他们大迁徙的第二大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他们要去的那个地区,对中国、日本和苏联的直接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它决定了这次英勇远征的胜利结局。”

      长征,确确实实是人类一曲信念的凯歌啊!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中美攻守易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中美攻守易位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中国想要“借船出海” 美国铡刀终于落下
毛泽东曾拟定一套不为人知的“世袭”计划
胡春华 王沪宁 赵乐际 曾庆红 江绵恒的未来
美大杀器终于抵菲! 北京急找 “俄爹”站队
湖南富豪修建奢华庄园选妃 睡觉翻牌 生1儿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