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巴铁兄弟两人合影,注意戴眼镜的是哥哥,胸口有伞兵徽章,说明其接受过伞降训练并合格。
当天晚上,中方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巴铁兄弟访沪招待会,地点放在了东方明珠脚下的东方滨江酒店欧洲厅,可以一边进行交流,一遍欣赏外滩夜景。对待咱们的好哥们,美食美景,应有尽有。
主人如此热情,巴铁兄弟也不含糊。
12月1日晚上,“赛伊夫”号护卫舰在后甲板举行了相当隆重的甲板招待会。笔者有幸参加过巴基斯坦舰艇第6次、第7次访沪接待,分别是2013年11月25日“哈伊巴尔”号驱逐舰编队和2015年12月28日“纳斯尔”号补给舰编队访问上海。
从中似乎可以发现,咱们的巴铁兄弟每两年,总要在年底来中国一趟叙叙兄弟之谊。
笔者参加过不下20次世界各国海军的甲板招待会,客观地说,美食并不是巴基斯坦的强项,所以对甲板招待会能品尝到什么美食还真没抱多高的期望。
然而,当笔者登上“赛伊夫”号后甲板时,被眼前的景象着实震惊了一把。
“T”形的餐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物:五彩缤纷的水果沙拉、香气四溢的现烤羊腿、回味无穷的羊肉抓饭,还有很多笔者叫不上名字的美食。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历次巴舰来访食物最丰盛的一次。
笔者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和巴方海军官兵交流。
在人群中,有几个身着黑色军官服,挂着两片白领章的人引起了笔者注意。笔者用英文同他们打招呼,没想到对方用标准的普通话,微笑着回答了一句:“您好,欢迎来到赛伊夫号!”
没有了语言的障碍,交流明显顺畅了许多。原来,他们是巴基斯坦派到中国的留学生,目前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习,从大一到大五都有,一共8名学员,今天专程从大连坐飞机赶到上海,参加“赛伊夫”号的甲板招待会。
在与学员们交谈时,一位巴基斯坦军官也站在这群学员的队伍中,虽然一脸的茫然,却也不时地微笑着看着我们聊天。笔者见他一言不发,便主动问了句:“您也是在大连学习吗?”
这位戴着眼镜的军官听到我的话并没有回应,而是把目光转向了身边的一位学员。这名学员抱歉地一笑,说:“这是我的哥哥,是随舰过来访问中国的,并没在大连学习过。”
在后来的聊天中笔者得知,哥哥叫Hsssan,是“赛伊夫”号的航海长,弟弟叫Azhar,是大连舰艇学院的一名学员。兄弟两人分开已经一年半有余,能在中国上海,能在巴基斯坦自己的军舰上重逢,兄弟两人都有说不出的激动。
笔者在一边祝福兄弟两人重逢的同时,一边暗自感叹:这对兄弟,从某种程度上不也正像中国和巴基斯坦兄弟般的友谊么,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总有一种血浓于水的力量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比金坚,比海深。
试问,有哪个国家的舰艇在靠泊上海的港口时,嘴里能用半生不熟的中文朝码头带缆的中国海军官兵喊:兄弟,带缆!兄弟,带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