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有很多连队被授予过“硬骨头六连式连队”的荣誉称号,那么,这个硬骨头六连到底在哪,他们有什么厉害之处,能让全军都向他们学习。5月8日,笔者应邀参加“相约强军新时代”进军营活动,走进了这支赫赫威名的连队——74集团军某合成旅的六连,真正感受到这个连队的过硬作风和强大战斗力。
诞生于抗日烽火,百余场战斗“杀”出“硬骨头”威名。这个以“三股劲”“四过硬”的“硬骨头精神”享誉全军的连队,是一支传承红军血脉、敢打硬仗恶仗的英雄连队。硬,就是这个连队的本色!
1939年,以14名红军骨干为基础在河北省雄县组建了六连。在战争年代,六连以刺刀见红威震敌胆,以当尖刀打硬仗著称,这是个传承红军血脉、敢打硬仗恶仗的英雄连队。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六连官兵用刺刀杀出了硬骨头的英名,两次荣获“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涌现出刘四虎、尹玉芬、李恩龙、高家凯等15名战斗英雄。目前硬骨头六连下属的3个步兵排,就是以战斗英雄刘四虎、尹玉芬、李思龙命名。
全军英模榜排行第一的特等战斗英雄刘四虎,在1948年瓦子街战斗中,在战友相继伤亡,子弹手榴弹打光情况下,端起刺刀只身冲进敌群,接连刺倒七个敌人,负伤十一处,仍顽强与敌搏斗,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拚刺英雄称号。
硬骨头六连是全军全军第一个两次被最高统帅部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连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六连被首次授予“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1985年6月,第二次被授予“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
我在军营的短短两天,就对六连的过硬作风有了深刻的感受。我们先听听六连的内务歌:整内务扣死角,看军被形象好,手若脏不碰墙,脚有泥不入堂。门窗净画框亮,床衣整鞋柜香,无水渍无尘毛,经得看很清爽。事虽小要牢记,个人形连队像,官和兵共努力,续辉煌美名扬。
在连队,我们每天早起,与官兵们一起列队,拉歌,共进早餐。然后在中午和傍晚,还是一起列队,拉歌,共同进餐。部队实现了营级伙食保障,全旅开设了多个大型自助餐食堂,可满足全营一起进餐。连里还编有炊事班,但都在营食堂集中开伙。
晚餐特别丰盛,食堂里有两排干净整洁的保温自助餐台,主食有小花卷和米饭。土豆烧牛肉、红烧带鱼、小鸡炖蘑菇、白菜豆腐,清炒菜心,猪肺蛋汤等6种菜式,汇集了南北风味,任由官兵自选。此外还有哈密瓜、香蕉等水果。
在六连,我还光荣的成为一名荣誉战士,参加了荣誉战士的入连仪式。能够成为硬骨头六连的一名荣誉战士,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在指导员宣布以后,我向前一个跨步,大声喊道:我叫科罗廖夫,来自黑龙江,我是硬骨头六连第5678名战士。我宣誓,有我无敌、刺刀见红,百折不挠、绝不低头,万难不屈、战斗到底!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六连就以战备思想过硬、战斗作风过硬、军事技术过硬、军政纪律过硬的“四过硬”闻名全军,六连在历次艰苦卓绝战斗中总结出来的“三分四定”、“四个秩序”等先进规章,被写入我军的条令,成为全军的规范。
六连战士的衣物永远按照穿戴的顺序叠放,个人物品永远按照战备要求摆放。就是鞋子的摆放,也有详细的规定,睡上铺的战士鞋尖朝里,睡下铺的战士鞋尖朝外。一旦遇有敌情,可以保证迅即出动。这个传统是由六连官兵在战斗中总结探索,并沿承保留至今。
现在的六连已经搬进了第五代军营,是一栋整洁的三层小楼。室内已经不使用双层铺,每个班配发10张钢架的单层床铺,但是鞋子的摆放仍很有规矩。
组建79年来,硬骨头六连始终保持“枕着敌情睡觉、聆听号令出征”的姿势,天天想着打仗。每周一个战备日、每月一回小拉练、每季一次紧急出动。
从小见大,一支能把鞋子摆放都立为规矩并严格执行的部队,一定是战无不胜的。只要有硬骨头六连这样的过硬作风,中国军队就会永远一往无前,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如今的硬骨头六连是一个装甲步兵连,装备05式高速两栖步兵战车,拥有强大的战斗力。晚上十点,硬骨头六连的全体官兵还在进行夜训。明天一早,六连要赶赴海训基地,参加全旅组织的大规模两栖作战训练。哪里有什么天然的和平,岁月静好,只因为有这些人,他们枕戈待旦,在默默的守护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