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2月16日下午15时22分许,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的核心星座全部部署完毕。这也意味着我国北斗系统,将能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精确的定位与导航服务。
而就在北斗三号核心星座完成部署的数日之前,第十四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大会,于12月8日在印度班加罗尔市如期召开。会议上,美国空间与先进技术办公室副主任戴维·特纳高度评价了我国的北斗系统,并称其在壮大了世界卫星导航力量的同时,为全球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作为国人们无比熟悉的一个项目,于上世纪90年代正式启动的北斗导航系统,在研发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典型的“三步走”战略。即为国内用户提供服务的北斗一号,以及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的北斗二号,直至可以覆盖全球且有望在2020年全面提供服务定位导航服务的北斗三号。
当然,今天的北斗虽然成功,但其一路走来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相关采访中,北斗系统副总师杨元喜就透露称,在十年前的某次国际会议上,某国代表称当场对北斗发难,并叫嚣在已有众多提供免费服务的导航系统的情况下,北斗只会给其他导航卫星带来更严重的噪声干扰。
对于这种荒谬的说法,今天北斗的成绩和贡献无疑是对其最好的驳斥。通过努力建设,我国的北斗不仅从最初的区域性导航定位系统,壮大到了如今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更是已经达到了足够和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以及欧洲“伽利略”并驾齐驱的地步。
也就是在北斗系统高歌猛进的同时,曾经在频率问题上与北斗产生激烈竞争的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他们最近的日子可是相当不好过。在系统故障不断的背景下,今年7月份那次连续一周的服务降级到全面中断的故障,更是让“伽利略”导航系统的可靠性受到了广泛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