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发生边境对峙以来,西方媒体对这个话题十分关注,而且出于一贯以来牵制中国的目的,对整个事件所持的立场也基本是站在印度一方。近日,两位美国战略防务专家在《连线》网站发表文章煽风点火,鼓吹印度不能对中国让步。文章称,如果印度无法迅速扭转现在的局势或采取反制措施,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要做到这一点将变得更加困难。
这两位美国战略防务专家称,如果印度改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所谓“拉达克东部”地区实际控制线(LAC)上对大部分土地的“占领”,那么印度的选择只能用“糟糕、更糟糕和一败涂地”来形容。
文章称,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维平·纳朗(Vipin Narang)和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教授克里斯托弗·克莱里(Christopher Clary)最近为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国际研究中心撰写的一篇论文称,印度面临着扭转中国“占有领土”既成事实的糟糕选择,在实践中很难实现。
[中印边境士兵照片]
他们警告说,采取反制措施的最佳时机是在其未完全控制之前。他们引用了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的丹•奥尔特曼(dan altman)的话说,如果中国在所谓“拉达克地区”上“占领”土地的既成事实不能迅速逆转或反制,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做(反制)会变得更加困难。
文章称,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加强并巩固了自己的军事存在,并形成了一种“新常态”,这正是中印两国在所谓“拉达克地区”的真实情况写照。此外,题为《班公湖困境:中印冲突后的选择》的分析认为,中国正在争取时间巩固其在战略要地的防御工事并进行坚守。
两位美国战略防务专家发表的论文表示,在一场国际军事争端结束时,甚至在之后持续十年的时间里,胜利者往往会继续保持对绝大多数土地的控制权,而这可能是印度必须要面对的新现实。
根据分析,印度第一个糟糕的选择是试图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其“占领”的土地上直接驱逐出去,这是是不明智的,这意味着印军要部署更多的部队并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这在战术和战略上都有先天的缺陷。毕竟,时间是站在中国这边,解放军目前正在巩固新的阵地。这反过来又会使印度更加难以“在任何地点上进行有限的协同进攻,更不用说全面进攻了”。
[印度边境安全部队(BSF)在印巴边境巡逻]
文章称,所谓拉达克地区的地形非常利于防御。据印度军队估计,在平原地区,进攻防御比例是1:3,即一个防御者抵御三个进攻者。而在山区,这一比例确是1:10,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高,这与1999年印度军队与巴基斯坦爆发的卡吉尔战争中所经历的情形相似。
麻省理工学院的报告称,对印度来说,第二个“更糟糕”的选择是,通过夺取中国在其他地方的领土,并以此作为交换条件,迫使解放军最终撤出所谓“拉达克地区”。虽然印度边防特种部队(SFF)在八月底控制了班公湖南岸的部分主要高地,但印度高级军官认为,这不足以迫使解放军脱离接触、撤军。
然而,报告警告称,在海洋领域,尽管印度海军在印度洋地区与解放军海军实力相当,但其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等地区,印度的军事选择极其有限。
此外,在外交上,印度也可能寻求加强与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的结盟关系,这种联盟目前还无法“迫使中国选择放弃”。
[正在驶向所谓“拉达克”地区的印度军用卡车]
报告称,第三个“一败涂地”的选项可能让印度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中国“占领土地”既成事实,并利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的定义和不划定的模糊性,承认它不是印度领土,从而麻醉国内的影响。
报告还补充说,面对几乎没有军事、外交或经济选择来扭转中国所形成的既成事实,印度可能别无选择,只能默默接受。印度需要在边境地区部署一支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在经济繁荣时期,尝试这样的威慑行为都是一项挑战,而在今年爆发的新冠病毒大流行病及其引发的毁灭性经济危机面前,这样的威慑行为几乎不可能实现。
报告还表示,在目前,印度的首要工作是避免中印边境流血事件发生,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可能导致两个邻国之间形成长期的对峙。
文章最后称,尽管报告提出了印度可以寻求应对中国的三种可能选择。其中前两个选择是非常糟糕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合常理的。但最重要的是,印度的军事策划者需要意识到,没有战术的战略是通往胜利的最慢途径,没有战略的战术是战败前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