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解放军士兵在中印边境迷路,误入了印度军队的控制区域。
据解放军报报道,1月8日凌晨,中国边防部队1名士兵因天黑、地形复杂等原因走失。事发后,中国边防部队第一时间向印方通报情况,并希望印方协助搜寻救援。近两个小时后,印方明确回复找到1名中方走失士兵,待请示上级后归还移交中方。
解放军报还表示,个别印媒对此事有一些炒作,与事实不符。印方应严格遵守两国有关协议协定,抓紧向中方移交走失人员,为当前中印边境局势降温缓局增添积极因素,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
有专家认为,印方士兵也常有误进入中方一侧,中方一般按照相关程序低调处理,不大肆张扬。
如果留心央视军事的报道,我们就会发现解放军的前哨和印度军队的哨所是靠得很近的,某些地方还是相互交错的,地形复杂,标识不明显,而这名解放军战士很可能是天黑的时候去巡逻,检查铁丝网或者是换哨的时候迷路了,方向判定失误,在加上地面已经下雪,所以就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最终误入了印度军队的控制区域。
解放军报并没有说明这名解放军战士是在哪一个区域走失的,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地形,判定方向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方向判定后,如果能够知道我方营地的方位,手里面有一份简易地图(即使被别人得到也不会泄露机密),找准方向,对照着地图,自然就能够回到营地。即便迷路的战士没有回到他原来的部队,他最终回到的也是我们的边境内,如果幸运,还可能遇到牧民,或者是进入村落,这样就能够借助这些村民的手机,联络到自己的部队。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这名解放军战士很大的概率上是没有指北针和营地周围的地形图的,也没有携带单兵电台。当然,解放军的军用指北针是没有配发到每一名战士的,只到了班排长一级;单兵电台也是这样的,而军事地形图的保密级别自然是更高的,普通士兵自然是不能接触到的。
所以,对于在高寒山地一线前哨的士兵来说,如果能够为他们配发简易的地形图和户外指北针,熟记营地周围的地形地貌,最好以手绘来记忆,那么迷路时就不容易走失。此外,如果需要离开营地和战壕,一定两人结队,带上夜视仪、手持机(可以和单兵电台连接的对讲机),迷路了及时呼叫,确定自身的位置。如果能够配发便携式的北斗导航仪,那么自然是很好的选择。
至于前不久央视报道的军用级“微信”,自然是比便携式北斗导航仪更先进的,不过一线前哨已经零下几十度了,单兵战术终端电池不耐用,而高寒山地环境的阻挡也会导致信号的传递距离大幅度受限,中继通信车无法布置到一线前哨,毕竟山高路陡;而中继通信无人机也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滞空,并且会让边境的形式变复杂。以民间的户外徒步经验来看,便携式北斗导航仪已经够用了,如果被对方得到,还可以触发“红键”清零。
在高寒缺氧的西部高原,没有负重的行走都相当于在内地负重20kg,而解放军战士还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训练、巡逻和警戒,以在第一线的前哨保持存在,以应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态势。
可能有的小伙伴还记得,2020年10月19号下午,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个人账号发送了这条消息:印度媒体刚刚报道说,一名中国士兵在“拉达克地区无意中越境”被印方“逮捕”,将按既定协议返回中国军队。印媒援引消息人士透露,这名士兵“无意间进入了印度领土”。所以,此类的走失事件也是发生过的,这足矣说明高寒山地环境的复杂性。
在此次事件发生后第三天,中国军网发布快讯:根据中印双方有关协议,中方1名应牧民请求帮助寻找牦牛迷路走失的士兵,已由印方于10月21日凌晨移交中国边防部队。而在之前的一些肢体冲突中,对于受伤的印度士兵,解放军方面也是给予了周到的医疗救助。
此外,2020年的9月3日,在印度北锡金海拔达17500英尺(约5334米)的高原地区,有三名中国游客也发生迷路的情况,印度军队发现后,为他们提供了防寒衣物和氧气,并且给他们指明了方向,最终这三名中国游客到达了目的地。如果是加上中印双方牦牛走失又归还的事件,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
印度军队最终肯定还是会归还这名解放军战士的,而此类事件的处置方案,在双方达成的协议中也是有体现的。希望这次走失事件的最终处理,能够为中印双方达成新的共识增添积极因素,为边境对峙问题的最终解决打开一个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