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海军联合编队的绕日巡航得到了来自双方面的印证:10月23日下午,中国国防部发布消息,10月17日至23日,中俄两国海军位西太平洋相关海域组织实施首次海上联合巡航。双方共派出10艘舰艇、搭载6架舰载直升机组成联合编队。巡航期间,联合编队严格遵守国际法有关规定,未进入其他国家领海。
分航仪式上成两列纵队的中俄海军编队
与此同时,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在23日发布了中俄舰艇编队的第三次动向报告:中俄海军编队在穿越津轻海峡进行绕日巡航后,在当天通过大隅海峡,并且进行了分航仪式。海上自卫队第11护卫队的“山雾”号训练舰和第12护卫队的“利根”号护卫舰与第1航空群的P-1反潜侦察机随行监视,相比只有“出岛”和“青岛”两艘扫雷艇在津轻海峡迎接的情况,这一跟踪规模虽不豪华,但也正常多了。
这张“标上打标”的Z字旗扫雷舰PS图片虽为玩笑,但也说明这点明治海军梗在中国互联网的流传广泛
相对于以往中俄或者朝鲜在远离日本的地区开展军事行动时日本的态度,日本媒体这回给人的感觉相当冷静。大多数的媒体只是综合了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和中国国防部的消息内容,少部分媒体则请来法学专家,认真评论了一番从津轻海峡中间的公海穿越这件事情在法理上没有问题,并且详细介绍了为什么日本领海宽度在这个角度会缩减到了3海里。考虑到中俄舰艇编队再次通过的大隅海峡同样属于只有3海里的“特定海域”,有关这些海域的法理问题,势必会在日本国内兴起一波讨论。
特别是中国国防部注明的这句“巡航期间,联合编队严格遵守国际法有关规定,未进入其他国家领海”,戳人戳的很难受又说不出
对于日本来说,津轻海峡、大隅海峡、宗谷海峡、对马海峡东西水道这五处特定水道的领海宽度仅有3海里,是这一次中俄海军编队能够来此通行而又合理合法的关键。这一情况来源于日本在1977年制定《领海法》时为了“作为一个海洋国家,尽可能保证海洋的自由通行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而做出的调整。其实际的初始目的在于让美国核潜艇自由通行这些水道的同时让日本遵守“无核三原则”。不过这一规则如今早已失去其初始的意义,无核三原则虽然依旧被日本政府在字面上坚持,但许多细节已经开始松动,比如美国核潜艇通行之类的东西,眼下美国和航母常驻日本,核潜艇也是隔三差五就停靠日本,加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于国际水道等权利的厘清,日本国内对于修改相关法律的想法也在不断滋长。
美国核航母如今常驻日本,核潜艇停靠日本也不是什么惊天大新闻了
说起中俄海军穿越津轻海峡,距离津轻海峡最近的海上自卫队的基地就是津轻海峡南侧陆奥湾内港湾内的大凑基地,理论上在此地部署有海自第三护卫队群的第7护卫队,下辖村雨级驱逐舰“夕立”,高波级驱逐舰“卷波”和“凉波”,朝日级驱逐舰“不知火”;第15护卫队,下辖朝雾级驱逐舰“滨雾”,阿武隈级护卫舰“大淀”和“筑摩”。规模上并不寒碜,全燃动力的舰船反应速度也应该很快,但是大凑基地这次面对中俄海军却迟迟没有派出舰艇跟随,多少也表现出海上自卫队眼下基地可用兵力并不充裕的情况。
大凑地方队这个距离和这个规模,按说是不需要只用扫雷舰上门的
从数据上看,海上自卫队目前的驱护舰除了4个护卫队群的32艘驱逐舰之外,还有5个地方护卫队的14艘驱逐舰和护卫舰,再算上联系舰队的3艘驱逐舰,总共有49艘驱护舰,去掉4艘顶着直升机驱逐舰名头的直升机航母,正儿八经的驱护舰有45艘,绝对数量是不少,应付一定的远航演训和面向东海和日本海的巡航问题也不大,但考虑到日本四面环海的环境,如果像这回这样来自西太平洋方向的应对需求一多,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情况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缺不缺军舰还得看有没有需要
这也正是海上自卫队近年来开始重新关注传统地方队对于作战舰艇需求,并且开始投资建造单价更低、但数量更多的“最上”级导弹护卫舰。虽然从现在造出来的情况看,“最上”级很可能会遇到“价格打小折,性能打骨折”的糟糕情况,让这款造价控制在500亿日元左右的护卫舰的批量采购显得不那么划算。但相比一年花700亿日元采购一艘高性能通用驱逐舰,一年花1000亿日元买两艘护卫舰至少在增加可用舰艇数量这一目标上能有较多的改善。
虽然“最上”级垂发单元少,但说起来它电子设备先进啊!
在两艘“摩耶”级宙斯盾驱逐舰相继服役后,日本海上自卫队完成了护卫队群防空舰的宙斯盾化,“最上”级则有望解决地方护卫队的旧护卫舰性能短板。然而海上自卫队眼下这个盾驱、通驱和护卫舰三者轮流建造的节奏,却免不了要让海自舰艇的性能水平面临“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情境。从2019年开始,以一年两艘速度编列预算建造的30FFM按照计划要建造22艘,也就是按照正常速度要造到2030年,而此时海上自卫队的护卫队群主战舰艇的年龄就要不能看了,2030年,首艘服役的宙斯盾舰“金刚”的舰龄要达到37年,而首艘村雨级通用驱逐舰的舰龄要达到34年,即使经过中修升级也不大可能有好的舰况。而如果把新的FFM直接补进护卫队群……单舰造价500亿日元左右的FFM吨位不够大,MK41垂发单元不够多,在综合性能上又够不上海上自卫队护卫队群的要求。
三菱集团想的就很周到:嫌短还可以加长
这一切问题的根本,说到底还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扩编的需求和眼下依然因循守旧的造舰速度和预算规模所决定的。在日本26中期防提出要将驱护舰总数增长到54艘的目标,同时又只能以30FFM这种降低性能以换取低造价的军舰来满足数量指标的时候,海上自卫队未来海上力量能力的“萎缩”就无可避免了。2021年,绕日航行的中国海军编队尚且只有两次,舰型也只有驱护舰而没有航母,而到了30FFM全部开工的2030年……很多事情,当代中国人都无法想象,更别说当代日本自卫队的官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