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觊觎“西半球霸权” | |
www.wforum.com | 2025-01-18 22:51:55 江宁知府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仔细观察Trump自11月5日当选以来的言论与行为,里面跟中国相关的其实并不多,即使有也多为老调重弹。 在国际政治领域,俄乌战争与美洲话题占据了绝对热门地位。 为了解决俄乌危机,Trump破天荒去了一趟巴黎圣母院,与马克龙和泽连斯基会面。 美洲就更热闹了,从加拿大、墨西哥、格陵兰到巴拿马运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有一种观点认为,Trump及其外交团队具有典型的“新门罗主义”倾向。 比如:竞选期间Trump将整个拉美地区视为威胁美国安全的“负面议程”源头,认为非法移民、毒品走私、跨境犯罪等问题是拉美对美国的主要挑战,并试图将这些问题与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扩张联系起来。 再比如:Trump提名古巴裔出身的卢比奥担任国务卿,此人熟稔拉美事务,长期强烈批评拉美左翼政权。 这种情况下,未来四年美洲议题占华盛顿外交工作的份额或将明显上升,不排除美国进一步扩大在美洲影响力、整肃古巴和委内瑞拉等宿敌,并通过各种方式破坏中拉合作。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门罗主义”。 1823年,美国第五任总统门罗发表咨文,提出“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欧洲列强也不得干涉美洲事务”的想法,宣告“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门罗表示,倘若欧洲国家进一步对北美或南美的土地进行殖民,对其政权进行干预,都将视为侵略行为,美国政府将会介入。 这种把拉美乃至西半球变成自己势力范围的主张被称作“门罗主义”。 话说十九世纪中后期,几乎所有拉丁美洲殖民地都在摆脱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争取获得独立。 所以美国与英国一拍即合,希望借此打压西班牙和葡萄牙,同时美国默许英国继续保留对加拿大的统治——英属北美不在“门罗主义”范畴内。 换言之,“门罗主义”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符合全球霸权英国和美洲霸权美国的共同利益。
二十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时期是“门罗主义”的巅峰,当时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宣称“视任何殖民美洲的企图为对美国之国安威胁”,并提出所谓“温言在口,大棒在手”(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的巨棒外交思路。 1902至1903年委内瑞拉债务危机期间,德国、英国、意大利曾动用武力逼迫委内瑞拉还债,派出军舰对该国实施海上封锁。 时任委内瑞拉总统拒绝向三国屈服,主张通过国际仲裁的方式解决债务问题。 面对咄咄逼人的欧洲列强,西奥多·罗斯福派出军舰到相关海域,声称如果德国人登陆委内瑞拉,美国定会参战。 由于委内瑞拉拒绝让步以及来自美国的压力,德国、英国、意大利三国决定妥协,于1903年2月19日解除封锁;委内瑞拉承诺会还钱,至1930年终于还清所有外债。 此次军事干预让美国声望大涨,渐渐获得了在西半球行使“国际警察权”的权力。 之后美国不仅阻止欧洲国家介入美洲,还开始频频干预西半球其他国家事务,披着“庇护美洲”的外衣行领土扩张和经济殖民之实,比如从西班牙手里抢夺古巴和波多黎各,以及鼓动巴拿马从哥伦比亚分裂出去,进而控制巴拿马运河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从区域霸权走向全球舞台的转折点。 传统的世界中心欧洲在战争中被打烂,沦为美国小弟;曾经桀骜不驯的远东小霸王日本被驯服,也沦为美国小弟;至于说中东、东南亚等广袤地区的国家,大家一个个排着队拜美国码头。 如此一来华盛顿便渐渐忽视了美洲的小伙伴们,“门罗主义”名存实亡。 二战结束至今,美国“马歇尔计划”大力扶持的对象是欧洲,产业转移的对象是日韩和中国,拿华盛顿军事援助最多的是以色列和乌克兰…… 更令拉美国家寒心的是,当1982年马岛战争爆发时,美国非但没有为阿根廷(美洲国家)站台,反而全方位帮助英国(欧洲强权)夺取马岛。 到头来白宫的“美洲政策”只剩下一个防止非法移民流入,以及CIA频繁发起的颠覆美洲左翼执政者的“特别行动”。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越是打压美洲左翼,左翼思潮就越是在拉美“春风吹又生”,让华盛顿头疼不已(拉美左翼普遍反美或厌美,右翼则亲美)。
最近几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拉美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2023年中国与拉美国家贸易额达到4890亿美元,2024年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中美贸易额为6882.8亿美元),不仅如此,中方还在美洲大地铺开了钱凯港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拉美左翼政权跟华盛顿离心离德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比如加沙危机以来多个拉美国家激烈反对以色列,甚至与其断交),跟美国国内兴起的MAGA浪潮更是格格不入。 在此背景下,Trump政府有意重拾“门罗主义”,以强化对拉美的控制。 实际上,Trump团队热捧阿根廷总统米莱,就带有施压拉美左翼领导人的意味,而高调宣布“收回巴拿马运河”,则有从地缘政治层面敲打、警告拉美国家的含义。 知名拉美问题学者威廉·莱奥格兰德在评价Trump的拉美政策时指出: “美国仿佛回到了20世纪,如果不喜欢某个拉美国家政府,就让他尝尝舰炮或者被中情局推翻的滋味。”
有观点认为,Trump就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关税政客一样,怀揣着孤立主义梦想:东边是大西洋,西边是太平洋,中间是连绵的麦田,经济结构对外隔绝。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将拉美变成“后花园”和“提款机”,掌控其经济命脉,使其沦为美国的经济附庸,那就更好了。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美国的新门罗主义者们希望扶植“可靠的拉美代理人”,协助美国处理拉美的秩序,从而让白宫能专注于其他全球问题。 犹记得2013年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在美洲国家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宣布“门罗主义”时代已经终结,承诺“美国不再干涉其他美洲国家的事务”,收获现场不少拉美国家的掌声。 如今短短十二年过去,美国的“门罗主义”不但死灰复燃,甚至还公然向美洲国家发出领土威胁、希望恢复历史特权,真是令人唏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