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美国核动力航母:不可替代的海洋霸权支柱
www.wforum.com | 2025-02-06 18:39:01  赤色苍穹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 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CVN)—— 依然是军事力量的巨擘,且将继续保持这一地位。即便在未来的 “高端战争” 中,它们在出动架次生成能力、生存能力、存储容量、机动性以及指挥控制(C2)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图片

鉴于近期出现的反航母运动,这一观点并不受欢迎。该运动主张削减部分航母,或缩小航母规模,或将海军重塑为机器人舰队。福特级航母高达 130 亿美元的造价吸引了反航母运动者的目光,他们认为这笔资金可重新分配用于其他项目。他们声称,如今建造、维护航母以及配备人员的成本过高,而且所谓的 “航母杀手” 导弹已使航母变得过于脆弱,在战斗中毫无价值。

这并不奇怪,抨击航母项目一直是美国的一种“传统”。回顾1949年的“海军将领起义”,空军将领们以牺牲拟建的“合众国”号航母为代价,成功为B-36轰炸机争取到支持,他们辩称航母过于脆弱,建造航母得不偿失。再看20世纪70年代末,吉米・卡特总统试图取消第四艘尼米兹级航母“西奥多・罗斯福”号(CVN - 71)的建造计划,转而倾向于两艘性能稍逊的非核动力航母。更近一些,海军曾差点在 “哈利・S・杜鲁门” 号(CVN - 75)航母服役中期将其退役,以便将资金转用于无人舰艇。

然而,其他大国并不认同反航母运动。尽管反舰导弹技术不断进步,造价高昂,英国、中国和印度仍将航母发展视为国家重点。中国甚至计划到 2030 年代发展 4 至 6 艘航母,未来的型号在规模上接近福特级航母,并配备现代化的弹射器、阻拦装置和核动力推进系统。

我认为中国的做法很有道理。我坚信,威胁性导弹的发展并不会使航母变得无关紧要;小型航母只会在海战中削弱美国海军的实力;而且在未来的分布式战争中,航母将在力量投射和指挥控制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图片

航母:所有舰艇中生存能力最强

诚然,中国正在发展高超音速和远程反舰导弹,这确实令人担忧,但美国已具备技术、工业能力和战术 “三位一体” 的手段来应对这些导弹。早在 2014 年,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就指出,例如东风 - 21D 是 “一种不错的武器…… 但任何武器都有弱点…… 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应对,我对我们航母的作战能力很有信心。” 国防工业界也确实采取了行动。目前,九家国防承包商已获得合同,致力于开发针对高超音速威胁的更先进跟踪能力。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导弹防御局也在推进其他解决方案,比如 DARPA 的 “反高超音速” 导弹原型预计将在近期进行测试。美国海军在应对弹道导弹方面同样取得了成功,多年来,他们通过不断演变的欺骗、机动和发射控制等战术演练,使敌方的瞄准变得更加复杂。这就是基本的反制战术。

图片

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也是有史以来生存能力最强的舰艇。战时,当美国在陆地上的固定空军基地遭受巡航导弹和火炮攻击时,航母将处于机动状态。它们的航速超过 30 节,比大多数敌方潜艇或舰艇都要快,其结构具备生存能力特性,且在损管、推进和发电等方面拥有内置冗余设计,可与目前现役的任何潜艇或舰艇相媲美。事实上,航母很难被摧毁,更难被击沉。

航母还能从配备 “宙斯盾” 武器系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那里获得强大的保护,构建起一个无与伦比的全连接防御穹顶。此外,随着航母自身防御系统(SSDS)的现代化以及大多数海军舰艇(包括 E - 2D “鹰眼” 预警机)配备的协同作战能力(CEC)网络的显著进步,航母战斗群对敌方而言简直就是 “自杀地带”。

总而言之,“航母杀手” 导弹的说法只是转移注意力的幌子。如果我们考虑其他所谓的舰艇杀手,比如潜艇发射的超空泡鱼雷,那么没有任何舰艇是安全的,航母也不例外。因此,任何基于敌方几种武器就放弃航母的做法,实际上等同于放弃整个海军。

小并非明智之举

寻求小型、廉价的替代方案,这一想法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初期。托马斯・杰斐逊总统决定建造170 艘小型炮艇,而不是造价更高但性能更强大的 44 门炮护卫舰(当时已建造 6 艘)。结果,在 1812 年战争中,这些炮艇面对英国的海上霸权毫无用处。

不出所料,2016 年,海军委托兰德公司研究缩小航母规模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四种不同类型的替代航母(排水量分别为 2 万吨、4 万吨、7 万吨和 10 万吨以上)。兰德公司得出结论,两种较小的航母无法满足作战需求,并且需要对舰载机进行重大重新设计以实现适配。相反,从成本节约和任务能力的角度考虑,他们认可 7 万吨级的替代方案。海军则反驳称,7 万吨级较小航母在尺寸上的妥协将对任务成功产生不可接受的影响,并对开发全新设计的成本节约提出质疑。事实证明,规模与能力成正比。

为什么越大越好呢?要全面阐述 10 万吨级的尼米兹级或福特级航母的诸多优势,篇幅有限。简而言之,它们仅通过 “存在” 就能产生难以量化的威慑或认知影响(例如,在西太平洋始终有一艘航母处于部署状态);它是唯一能够在充满争议的环境中提供有意义人道主义援助的平台;而且航母及其舰载机联队(CVW)目前正在海上为阿富汗、伊拉克或叙利亚的联军部队进行打击、侦察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自 2001 年以来,海军几乎从未间断地执行此类任务)。这些优势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为了证明 “越大越好” 的观点,我们必须将航母置于与大国竞争对手进行理论上高端对抗的背景下,在这种情况下,航母及其舰载机联队有望夺取制海权并对陆地进行力量投射。

在这种情况下,规模在三个方面至关重要。首先,舰载机联队必须拥有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装备,以独立突破敌方防御屏障,摧毁海上和陆地目标。舰载机联队通过 MQ - 25 无人机和 F/A - 18F 进行空中加油以增加战术航程;使用 F/A - 18、F - 35C 以及未来替代 F/A - 18 的机型,摧毁下一代威胁飞机,然后打击目标;依靠 EA - 18G 进行电子攻击以压制敌方防御;利用 E - 2D 进行早期预警和指挥控制,以掌控战斗局势。

其次,航母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容纳 72 架以上的飞机,这就影响到飞行甲板和机库的大小。一条 1090 英尺长、角度合适的飞行甲板,配备多个弹射器和阻拦装置,每天可实现 110 至 160 次的出击架次,用于打击、自卫或两者兼顾,更不用说还具备同时支持飞机起降的能力。与此同时,机库对于飞机维修和日常维护至关重要。

第三,航母应尽可能避免海上补给,以便能够持续进行攻击或防御。两座核反应堆,加上大量的食品、航空燃油和弹药储存空间,意味着一艘航母可以连续作战数周,延迟海上补给时间。

图片

另一种说明规模重要性的方法是,将英国 7.16 万吨的 “伊丽莎白女王” 级(QE)航母与美国海军 10 万吨级的航母进行比较。美国航母的速度比 “伊丽莎白女王” 级更快(30 节以上对比 25 节以上)—— 这是快速战术撤退或摆脱威胁潜艇的关键规划因素。美国航母拥有两座核反应堆,具有全球无限续航能力;而 “伊丽莎白女王” 级航母有四台柴油发动机,续航里程仅 1 万英里。在航空力量方面,美国航母也更为强大,可搭载 72 架以上的飞机,其中包括 48 架攻击战斗机;而 “伊丽莎白女王” 级航母可能仅部署 24 架 F - 35B 战斗机和 4架 “乌鸦巢” 预警直升机。“伊丽莎白女王” 级航母还缺少两项高端作战的关键能力 —— 用于延长飞机航程和滞空时间的有机空中加油能力,以及用于压制复杂敌方防御的电子攻击能力。

此外,“伊丽莎白女王” 级航母的防御较弱,仅配备短程 “密集阵” 近防武器系统,因此需要多达六艘护航舰艇 —— 考虑到英国皇家海军整个舰队只有 19 艘护卫舰和驱逐舰,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尼米兹级航母配备两部 “密集阵” 系统、16 枚 “海麻雀” 导弹和 42 枚 “拉姆” 导弹,所有这些都集成到一个自动化的自卫网络中,传感器和目标数据与两到三艘护航舰艇共享 —— 而不是六艘。归根结底,在高端战斗中,10 万吨级核动力航母的小型替代方案无法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满足美国海军对持续制海权或力量投射的要求。

图片

航母在未来战争中提供指挥控制

美国海军最新的作战概念之一是分布式海上作战(DMO)—— 尽管 DMO 的许多细节将在海军作战部长约翰・M・理查森上将的《海上优势设计2.0》中详述的未来演习中展开。我们可以想象,整个大洋上分布着众多分散的战舰,它们通过佯攻、欺骗、严格的发射控制、打了就跑的突袭以及网络战等方式进行机动,一些战舰独立行动或两两配合。我们还可以设想,舰队指挥官 —— 可能在固定地点、极易受到攻击的海上作战中心指挥 —— 在通信受阻的环境中,凭借 “指挥官意图” 传达命令。更多的独立行动、更多的创造力,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风险。

那么大型航母与 DMO 有什么关系呢?事实证明,航母不仅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和生存能力,还在决策优势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强大且冗余的通信、及时的情报以及为舰队指挥官提供不间断的作战能力,确保可靠的指挥控制。可以肯定的是,舰队指挥官的指挥控制节点很可能会受到导弹攻击和干扰,因此失去舰队指挥官及其参谋人员应成为重要的规划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航母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 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拥有大量的无线电设备和强大的情报能力,还因为它们拥有人员和空间来指挥战斗,包括一支训练有素的作战指挥官团队。

由于 DMO 是一种作战原则而非最终状态,有时需要将指挥控制节点的力量重新集中起来,以便发起新的攻击 —— 也就是说,减少分散程度 —— 例如,协调水面、水下和空中装备进行决定性的交战。此时航母就发挥作用了,它通过舰载机提供关键的通信中继,利用靠近下属单位的各种冗余无线电设备突破干扰,甚至像在 “沙漠风暴” 行动中没有数字网络时那样,通过航母直升机向其他舰艇传递纸质命令。

图片

航母无可替代

尽管航母具备如此卓越的作战优势,但它们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军事装备,每艘造价高达 130 亿美元。这为反航母运动提供了口实。当然,海军正在推行创新的成本节约举措,比如采用自动化设计以降低人员成本,签订长期合同和批量采购以节省采购费用 —— 这些举措都很好。但当媒体头条都聚焦于 “杰拉尔德・R・福特” 号(CVN - 78)航母的武器升降机有多少能正常工作时,这些努力就很难得到认可。

图片

因此,反航母运动的主要诉求是通过减少航母建造数量来节省资金。这是个糟糕的主意。海军目前已将航母数量削减至法定的 11 艘,这已经承担了足够的风险。如果考虑到当前战区指挥官的全球需求、重大冲突中对多艘航母的需求、任何时候都有两到三艘航母处于维护状态、为期 10 至 14 个月的船员训练周期、为期 7 个月的部署以及更短的 “激增” 或 “双程” 部署,以及所有这些对个体水手及其家庭的影响 —— 即便在和平时期 —— 大多数兵力规模评估认为,海军需要多达 15 艘航母。就像现在拥有 11 艘航母的情况下,海军仍试图满足所有战区指挥官的需求,这将缩短舰艇和水手的服役寿命。从本质上讲,海军因未建造 15 艘航母而节省了数百亿美元,但却付出了战略代价,而这种代价将在战争中显现出来。

大型航母根本无可替代。未来没有任何替代方案 —— 无论是网络攻击解决方案、机器人舰队,还是低成本小型航母 —— 能够在生存能力、强大的空中力量或指挥控制方面取代现代或未来航母的能力。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大年初七,美菲“联军”冲向黄岩岛
苏联最差的轻机枪 到了中国却成了宝贝
俄罗斯“核巨兽”终于要“动了”
印度推出战斗机“隐形斗篷” 让雷达彻底失
美军B-1B飞越黄岩岛?中方战机迎难而上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大年初七,美菲“联军”冲向黄岩岛
苏联最差的轻机枪 到了中国却成了宝贝
俄罗斯“核巨兽”终于要“动了”
印度推出战斗机“隐形斗篷” 让雷达彻底失
美军B-1B飞越黄岩岛?中方战机迎难而上
中国官宣:福建舰即将入列
096核潜艇是中国“压轴级”武器
107编队穿越巴西兰海峡 速度明显放慢的原因
华盛顿空难原因找到了
韩国检查中国渔船 韩海警“心虚”对视中国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