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次服役三艘主战舰艇 渲染马六甲危机? | |
www.wforum.com | 2025-02-10 17:10:52 海风看世界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2025年1月15日,印度海军三艘国产主战舰艇同时入列,印度总理莫迪在入列仪式上骄傲宣称这是‘印度海军的历史性突破’。 印度一度渴望通过增强海军力量遏制中国,尤其是在马六甲海峡这样至关重要的航道中。 然而,面对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印度这三艘舰艇是否能真成为遏制中国的‘杀手锏’? 印度海军崛起的背后印度海军的崛起始于2022年9月,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正式入列。 历时17年的漫长建造,印度终于迎来了其海军建设的“里程碑”。 “维克兰特”号的满载排水量达到4.3万吨,航速28节,能够搭载约30架舰载机。 它的设计理念受到了印度自力更生政策的深刻影响,标志着印度海军的一个全新起点。 西方媒体更是借此机会,挑唆称印度这艘国产航母是“为了应对中国威胁”。美联社直白地称,印度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入列,是为了“应对竞争对手中国规模大得多且不断增长的舰队”。 然而,这艘航母的实际能力并未达到西方媒体和印度政府宣传的水平。 首先,尽管“维克兰特”号具备现代化的航母设计,它在舰载机部署上依然面临困境。 目前,印度海军并没有为这艘航母配备足够的舰载机,且舰载机的选择和部署进程滞后,这使得其作战能力受到限制。 其次,“维克兰特”号虽然具备较强的海上存在感,但其舰载的雷达系统、武器系统和其他核心设施仍然依赖国外技术,未能完全实现印度自力更生的目标。 直到2025年1月,印度海军迎来了三艘舰艇同时入列的“历史性时刻”。 这三艘舰艇包括“苏拉特”号驱逐舰、“尼尔吉里”号护卫舰和“瓦格希尔”号潜艇,全部由印度国内造船厂建造。 尤其是“苏拉特”号,它是印度海军最先进的防空驱逐舰之一,配备了以色列的雷达系统和俄罗斯的反潜火箭。 印度海军通过这些舰艇的服役,展示了其自力更生的造船能力。 也正因此,莫迪在讲话中称:“这是印度海军的历史性突破,是印度防务自主制造的一个巨大进步。” 印度海军在近几年中迅速崛起,尤其是在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地区的军事部署,成为全球焦点。 马六甲海峡的战略重要性马六甲海峡被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航运通道之一。 对于中国而言,这条水道几乎是其所有进出口货物的必经之路,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运输。 因此,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无可替代。 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全球贸易通过这一水道,而中国的全球供应链高度依赖此通道。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海军的活动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印度地处马六甲海峡的西侧,拥有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军事基地,具备在危机时刻封锁这一海峡的潜力。 印度近年来强化海军力量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控制或威胁封锁马六甲海峡来遏制中国的海上贸易和能源运输。 面对印度日益强大的海军力量和其在马六甲海峡的战略部署,中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首先,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建设。 这个港口位于阿拉伯海的战略位置,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将货物运输到中国的西部,避免了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路径。 其次,中国还加大了在北极地区的投资,尤其是开发北极航线,通过这一“极地丝绸之路”绕过马六甲海峡。 这些替代航道的建设使得中国在战略上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减少了马六甲海峡的战略依赖。 虽然印度可以通过增强在马六甲海峡的海军存在来形成威胁,但中国的应对策略使得这一威胁的影响逐渐被削弱。 更重要的是,就单拿印度海军和中国海军相比,也根本不足为惧。 印度海军与中国海军的差距尽管印度海军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在舰艇数量和自主制造能力上,但与中国海军相比,印度海军在多个方面仍存在显著的差距,尤其是在技术水平、作战能力、远洋作战经验和战略部署等领域。 中国海军的航母技术在近年来实现了飞跃,已经成功建造了多艘航母,并具备了现代化的舰载机技术。 “辽宁号”航母作为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虽然起初基于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进行改造,但经过多年改进,中国海军逐步完善了其舰载机的部署。 紧接着,中国又顺利建造了第二艘航母“山东号”,并于2022年开始海试的“福建号”更是引入了世界先进的电磁弹射技术,使得中国的航母具备了更加现代化的舰载机操作能力,尤其是可以搭载歼-15舰载机进行远洋作战。 相较而言,印度的“维克兰特”号虽然标榜为“国产航母”,但其战力仍受限于多个因素。 首先,印度的舰载机选择和部署进展缓慢。 至今,“维克兰特”号尚未完全完成舰载机的部署和雷达系统的升级,无法完全发挥其潜力。 印度海军目前仍主要依赖俄罗斯提供的“米格-29K”舰载机,尽管印度计划通过引进法国的“阵风-M”舰载机来替代米格-29K,但这一计划仍未完全落实。 因此,即使印度海军在舰艇数量上有所增加,其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和现代化程度仍显得不足。 在驱逐舰和护卫舰的部署方面,中国海军在舰艇技术上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的“051B”级、“052C”级和“052D”级驱逐舰均具备现代化的防空导弹系统和远程反舰打击能力,特别是“052D”级驱逐舰,其配备的“HHQ-9”防空导弹与“YJ-18”反舰导弹,使得其具备了远程打击和防空能力,能够有效保护航母战斗群。 而印度海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在技术上虽有所提升,但与中国相比仍有差距。 例如,“苏拉特”号驱逐舰,尽管配备了现代化的武器系统,包括“巴拉克-8”防空导弹和“布拉莫斯”反舰导弹,但其雷达探测距离和反舰导弹射程依然逊色于中国的主力驱逐舰“052D”级。 “苏拉特”号的雷达探测距离为150公里左右,而中国“052D”级驱逐舰的雷达探测距离则已超过300公里。 此外,印度海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在作战经验和实战部署方面的不足,也使得其在与中国海军的对抗中处于劣势。 与此同时,潜艇力量是海上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核潜艇的部署上,潜艇的隐蔽性和打击力直接决定着海上大国的战略威慑力。 中国海军的核潜艇技术相较于印度海军有着显著的领先优势。 中国的“长征”系列核潜艇,包括“091”型、 “092”型和“094”型等,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远程打击能力。 特别是“094型”核潜艇,已能够搭载“巨浪-2”潜射导弹,这种导弹射程可达8000公里,足以覆盖印度及更远的地区。 这使得中国海军不仅具备了核威慑能力,同时具备了较强的海上控制力。 而印度海军的核潜艇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中国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印度的“歼敌者”级核潜艇虽然是印度自制的核潜艇,但这艘潜艇的技术依赖和管理问题依然突出。 印度的“歼敌者”级核潜艇搭载的K-15潜射导弹射程仅为750公里,远远低于中国“巨浪-2”的射程。 并且,印度的“歼敌者”级潜艇在海试时曾多次发生故障,例如2017年“歼敌者”号核潜艇发生了严重的舱室进水事故,造成潜艇的下潜被迫停止,暴露了印度海军潜艇管理上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印度海军的失败案例还远远不止这一例。 2013年,印度从俄罗斯引进的“基洛”级常规潜艇“辛杜拉克沙克”号在孟买海军船坞维修时发生了爆炸,导致潜艇沉没,18名海军官兵丧生。 2018年,印度首艘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在下潜时,因舱门没有完全关闭导致海水进入艇内,最终拖延了10个月才完成清理工作。 2024年,正在孟买海军船坞接受维护和升级的“布拉马普特拉”号护卫舰突发火灾,虽然火势得到控制,但该舰最终侧翻并严重损坏。 结尾总的来说,尽管印度海军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在舰艇数量和国产化方面,但与中国海军的技术差距依然明显。 印度在未来的海军扩张中仍然面临着技术、资金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 虽然印度有野心通过海军力量遏制中国,但在技术实力和战略经验方面,中国海军的优势依然不可小觑。 随着印度海军的不断壮大,未来的海上较量将更加复杂和多变。 对于中国来说,保持海军的优势,推动替代航道的发展,将成为应对印度海上挑战的关键。 而对于印度来说,如何弥补技术差距,提升海军整体作战能力,将决定其能否真正成为遏制中国的海上支柱。 |
|
|
|
![]() |
![]() |
俄军轮番轰炸乌机场,炸毁大批北约战机 |
![]() |
光美曝光绝密“地下核长城” 此为国防真底 |
![]() |
裸体邮轮出发 2300人脱光狂欢 但“严禁爱 |
![]() |
官方首次公开,99A坦克拦截能力远超想象 |
![]() |
俄军夺取军事重镇 乌军主力损失惨重 |